2017年事業(yè)單位招聘面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6

字號:


    大蟒蛇和小毒蛇在路邊發(fā)現(xiàn)一只巨大的烏龜,他們想將烏龜當作美餐,蟒蛇施展絕跡,用身體將大烏龜牢牢地纏住,卻無法傷到烏龜;之后,小毒蛇在烏龜伸出頭的一瞬間,咬了烏龜一口,烏龜將頭縮回殼里,中毒而死。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他們無法脫下烏龜?shù)耐鈿?,怏怏離開了。請談談對這則故事的看法。
    【參考答案】
    大蟒蛇與小毒蛇將巨大的烏龜當作目標,故事中,小毒蛇善于抓住目標的要害,將烏龜致命,然而它們卻沒有考慮到烏龜殼無法脫下的客觀條件,最終未能達成初衷。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為實現(xiàn)目標,需選取合適的方式,切中要害,同時需要注意對客觀條件的考量,否則浪費時間,徒勞無功,事與愿違。
    俗話說,蛇打七寸。達到目標,需抓住要害,這是達成目標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古有說客游說諸國,最終獲得成功者,大都是善于抓住被游說國的利弊方而取得成就,今有中國外交代表團的不辭辛苦與不斷訪談,制定詳細的外交戰(zhàn)略,才取得了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然而,抓住要害,并非可以達成目標,還需對客觀條件進行適時考量,才能成就未來。以“商鞅變法”與“王安石變法”為例,商鞅最終車裂雖為悲劇,但是商君之法卻廣為流傳,成就了大秦霸業(yè),不僅在于商君能夠切中當時時事切中要害,更在于商君之法符合當時的客觀條件,也被諸多人所遵循,才有了如此久遠的效果;“王安石變法”,雖在起初進行了大肆宣傳,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源于它未真正普惠于民,更未考慮宋代時期集中制的進一步增強這一客觀條件的限制,變法未能真正生根發(fā)芽,最終被廢止。
    談論當今,中國迎合時事,善于抓住和平與發(fā)展主題,積極參與國際發(fā)展合作,共向16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近4000億人民幣援助,并積極與其他國家從基礎設施建設、全球能源互聯(lián)網(wǎng)建設等層面深入探討與實踐。這一系列的舉措,都是中國善于抓住各國實際國情特質,主動融入全球化,求同存異而付諸的努力。
    國家尚且如此,個人而言,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們更需做到的應是,一方面,對工作進行全方位目標把控,認真查找工作的關鍵點與要點,以其來進行工作的有效開展;另一方面,在進行建議提出之時,考慮當下實際情況,且進行客觀條件的全面評估,唯有此,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