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政治易錯易混知識點大全

字號:

1.人民幣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tǒng)一體,其本質是一般等價物。(紙幣沒有價值,本質是貨幣符號)
    2.商品必須是勞動產品,勞動產品也一定是商品。(勞動產品不用于交換就不是商品)
    3.勞動產品和商品都反映社會關系。(勞動產品不反映社會關系)
    4.商品生產者重視商品的質量是為了增加商品的價值量。(目的是追求利潤,擴大商品的銷路)
    5.使用價值是商品特有的屬性,是買者的目的所在。(價值是商品特有的屬性)
    6.判斷社會經濟生活中是否出現(xiàn)通貨膨脹主要看社會上是否出現(xiàn)搶購風。(物價持續(xù)上漲,供不應求)
    7.信用卡的使用說明貨幣發(fā)展進入了信用貨幣的階段。(電子貨幣)
    8.匯率反映兩國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9.匯率是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10.外匯儲備的增加標志著我國貿易順差越來越大。(綜合國力明顯提高)
    11.本國幣值貶值,必然導致該國進口貿易總額下降。
    12.買方市場呈現(xiàn)的特征之一:價格便宜,消費者競相購買。
    13.使用價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間能夠交換的原因。(價值)
    14.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量成正比。(反比)
    15.個別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量成正比,與商品價值總量無關。(無關
    正比)
    16.社會勞動生產率、個別勞動生產率與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的使用價值量都成反比。(正比)
    17.金銀是商品交換長期發(fā)展的產物。(貨幣)
    18.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固定地充分一般等價物)
    19.金銀天然是貨幣,貨幣天然是金銀。(貨幣天然是金銀,金銀天然不是貨幣)
    20.商品價格的高低,一般地說與商品本身價值大小成正比,與貨幣的價值大小成正比。(反比)
    21.商品流通是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其公式是商品━━商品。(商品━━貨幣——商品)
    22.紙幣是金屬貨幣的符號,只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屬貨幣的價值執(zhí)行價值尺度的職能。(流通手段)
    23.對商品實行限價可能導致產品供過于求。(供不應求)
    紙幣發(fā)行量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不符,就會引起通貨膨脹。(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量)
    24.
    25.通貨膨脹必然引起物價上漲,物價上漲必然引起通貨膨脹。(不一定)
    26.通貨緊縮表現(xiàn)之一貨幣不斷貶值。(升值)
    27.世界石油價格上漲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主要由供求影響)
    28.企業(y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商品價值量。
    29.加大產品的科技含量有利于提高產品價值量,增加盈利。
    30.企業(yè)要提高競爭力必須擴大生產規(guī)模,增加產量。
    31.企業(yè)做廣告的根本目的是增加商品的價值量。(順利讓流商品,實現(xiàn)商品價值)
    32.要提高居民的消費水平必須增加居民工資。(增加收入)
    33.居民享受和發(fā)展方面的消費越增加,經濟就越發(fā)展。
    34.國家提高電價能夠促進電力企業(yè)提高勞動生產率。(會促進新型能源的開發(fā)和生產)
    35.降低商品的價值有利于擴大商品的銷量。
    36.消費者到折扣店購買商品是從眾心理引發(fā)的消費。(求實心理)
    37.貨幣成為財富的一般代表是因為貨幣是商品,有價值。(是一般等價物)
    38.生產決定需求(生產決定消費)
    39.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40.改革是對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根本變革。
    41.改革就是調整生產關系中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補充: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
    42.分配是生產的目的、消費的動力。消費是生產和分配的前提、基礎。
    43.擴大內需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戰(zhàn)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
    44.只有大力發(fā)展生產力,才能使生產和消費協(xié)調發(fā)展。
    45.各種經濟成分同等重要,應一律平等對待。應鼓勵各種經濟成分在一切范圍內發(fā)展。
    46.現(xiàn)階段我國的公有制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股份經濟。(混合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47.股份制企業(yè)都必須由國家或集體控股。
    48.股份制有利于實現(xiàn)政企分開。(國有企業(yè)實行股份制有利于政企分開)
    49.發(fā)展非公有制經濟有利于消除兩極分化,實現(xiàn)共同富裕。
    50.在我國所有制結構中,國有經濟處于主體地位。(主導,支柱)
    51.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在國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yōu)勢,國有經濟發(fā)揮主導作用。(公有資產)
    52.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