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一地理期中考試試題

字號:

高一地理期中試卷
    一. 選擇題(各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每小題2分,共50分)
    1. 宇宙中的天體系統( )
    A. 由高到低共有五個級別
    B. 沒有與地月系同級別的天體系統
    C. 沒有人類存在的天體系統是河外星系
    D. 級的天體系統是總星系,即指宇宙
    2. 太陽輻射對地球的直接影響是( )
    A. 維持地表溫度 B. 使大氣產生運動
    C. 出現“磁暴” D.使無線電短波中斷
    近年來,人類探索太空熱情空前高漲,研究的新成果與新進展令人振奮。請回答3—4題。
    3. 2007年4月,美國宇航局發(fā)表了太空探測器拍攝到的太陽三維圖像。這是人類首次從三維視角觀測太陽活動。目前,人們對太陽活動的正確認識之一是( )
    A. 黑子增多增大時耀斑也頻繁爆發(fā)
    B. 太陽活動會引發(fā)極光、流星雨、磁暴
    C. 太陽風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
    D. 光球層到日冕層依次出現黑子、太陽風、耀斑
    4. 2007年4月,歐洲天文學家首次發(fā)現一顆有生命跡象的太陽系外行星。該行星可能適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據是( )
    A. 行星上有巖石 B. 行星上有液態(tài)水與適宜的溫度
    C. 行星的表面比較平坦 D. 行星接受來自恒星的輻射能量
    讀大氣溫度的垂直分布示意圖,完成5—7題。
    5. 甲層氣溫遞減的原因是( )
    A. 距離太陽遙遠
    B. 有臭氧吸收紫外線
    C. 有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輻射,使熱量來自地面
    D. 受人類燃燒礦物燃料造成大量熱源的影響
    6. 大氣對流運動比較顯著的層次是( )
    A. 甲和乙 B. 乙和丁 C. 甲和丙 D. 甲和丁
    7. 乙層利于航空飛行的主要原因是該層( )
    A. 氣溫相對下高上低,大氣穩(wěn)定
    B. 水汽含量較多,但塵埃少,水汽不易成云致雨
    C. 大氣易電離,有利于保持與地面的短波通訊
    D. 大氣以平流為主,大氣的能見度好
    讀“太陽照射地球示意圖”(箭頭表示地球自轉方向,陰影區(qū)表示夜半球),完成8—9題。
    8. ①②③點相比( )
    A. 線速度相同 B. 角速度不同
    C. 地方時相同 D. 晝夜長短不同
    9. 此刻的日期可能為( )
    ① 3月21日 ② 6月22日 ③ 9月23日 ④ 12月22日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0. 下列現象中,與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運動都有關的是( )
    A. 晝夜現象 B. 太陽高度角變化
    C. 熱力環(huán)流 D. 南亞的西南季風
    11. 太陽直射北半球時,北半球( )
    A. 正午太陽高度 B. 白晝長于夜晚
    C. 處于夏季 D. 處于冬季
    12. 一年中,正午時物體的影子只朝北不朝南的地方位于( )
    A. 赤道以北地區(qū) B. 赤道以南地區(qū)
    C. 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qū) D. 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qū)
    13. 北半球使用的遠程火炮,在校正瞄準儀時應使炮彈的落點( )
    A. 向前偏一點 B. 向后偏一點
    C. 向右偏一點 D. 向左偏一點
    14. 下列地理現象,能證明北半球為夏季的是( )
    A. 北京地方時6:12分日出 B. 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
    C. 地球公轉速度最快 D. 南極圈上出現極夜
    15. 我國北方住宅區(qū)的樓房間距理論上應該比南方大,理由是( )
    A. 北方地形平坦開闊 B. 北方正午太陽高度角較小
    C. 北方冬季白晝時間更短 D. 南方氣候更溫暖濕潤
    16. 極晝現象從南極圈縮小到南極點的時期是( )
    A. 春分到冬至 B. 秋分到冬至
    C. 冬至到春分 D. 夏至到秋分
    17. 下圖的四條曲線中,能夠正確表示北半球氣流運動方向的是( )
    18. 下列因果關系,正確的一組是( )
    A. 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反射作用
    B. 諺語“冬季十霧九晴”——散射作用
    C. 白天多云比晴天氣溫低——吸收作用
    D. 多云的夜晚不易出現霜凍——大氣逆輻射作用
    19. 月球晝夜溫差遠大于地球,其主要原因是( )
    A. 月球在公轉過程中距太陽遠近差異大
    B. 月球沒有大氣,對太陽輻射無削弱作用,對月面又無保溫作用
    C. 月球體積小吸熱散熱快
    D. 月球的公轉周期小于地球的公轉周期
    20. 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是( )
    A. 高低緯度的熱量差異 B. 海洋陸地的降水差異
    C. 高低空的氣壓差異 D. 不同地形的海拔差異
    讀兩組示意圖,回答21—22題。
    21. 下圖中,表示暖鋒及其天氣狀況的是( )
    22. 當冷鋒天氣系統過境時,下列各圖中正確表示當地溫度變化過程的是( )
    23. 2006年8月在浙江、福建登陸的“桑美”,是50年來登陸我國大陸地區(qū)的臺風,下圖中表示該天氣系統的是( )
    讀“三圈環(huán)流示意圖”,完成24—25題。
    24. 圖中序號所代表的氣壓帶或風帶正確的是( )
    A. ①——赤道高壓帶 B. ②——低緯信風帶
    C. ③——副熱帶低壓帶 D. ④——副極地低壓帶
    25. 下列氣候類型的成因,組合正確的是( )
    A. ①②交替控制——熱帶雨林氣候 B. ③④交替控制——地中海氣候
    C. 在②控制下——熱帶雨林氣候 D. 在③控制下——溫帶海洋性氣候
    二. 綜合題(共50分)
    26. 讀甲圖和乙圖,完成下列要求。(共8分)
    (1)請在甲圖中畫出地球自轉方向。
    (2)該日乙圖中,三個城市正午太陽高度大小的比較,正確的是 。
    A. 北京小于汕頭 B. 汕頭小于???BR>    C. 北京大于???D. 海口大于汕頭
    (3)該日乙圖中,三個城市中白晝最長的是 ;正午時人影最長的是 。
    (4)該日清晨太陽未升起時,室內已經能夠看見物體,這種現象反映的是大氣對太陽輻射的 作用。
    (5)該日所在的季節(jié),下列現象可能發(fā)生的是 。
    A. 華北地區(qū)低溫少雨 B. 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常受臺風襲擊
    C. 地中海沿岸溫和濕潤 D. 我國西南山區(qū)易發(fā)生泥石流
    27. 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共10分)
    (1)請在圖中①處的地球上畫出黃道與赤道的交角,并標出度數。
    (2)黃赤交角存在的直接地理意義是 。
    (3)地球公轉一周約360°所需時間稱為一個 年。當地球運行到位置①時,太陽直射的緯度是 ,此時,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值的緯度范圍是 。
    (4)地球從位置②運行到位置③的過程中,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方向是 ;北京天安門升旗時間越來越 ;地球上極晝極夜的范圍越來越 。
    (5)下列地理現象,由地球公轉產生的是 。
    A. 晝夜更替 B. 晝夜長短變化 C. 晝夜現象 D. 晝暖夜涼
    28. 閱讀下圖,完成要求。(共6分)
    (1)填出圖中各字母表示的圈層名稱;
    A ,B ,C 。
    (2)地球各圈層中,屬于外部圈層的有 。
    A. 大氣圈、水圈、巖石圈 B. 水圈、生物圈、地殼
    C. 巖石圈、生物圈、大氣圈 D. 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3)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中最活躍的有機圈層是 ,其分布與其他圈層相比具有
    特點。
    29. 讀北半球某地區(qū)等壓線圖,完成要求。(共8分)
    (1)畫出有摩擦力時A處空氣水平勻速運動方向。
    (2)如果不考慮摩擦力,空氣水平勻速運動時,主要受 力和 力的作用。當這兩個力的相互關系達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時,空氣運動的方向大致是 。
    (3)在圖中虛線附近可能出現 鋒,當它過境時,一般常出現 天氣。
    30. 讀某海濱地區(qū)白天的示意圖,完成要求。(共8分)
    (1)在圖中畫出該地氣流運動的方向。
    (2)圖中各數字處的氣溫,的是 ,原因為 。
    (3)圖中各數字處氣壓高低相比,正確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④>①>②>③ D. ①>③>④>②
    (4)若該地區(qū)位于40°N—60°N之間,且此時為夏季。則在大陸東岸,由④吹向①處的風是 風;在大陸西岸,由④吹向①處的風是 風。
    31. 讀“我國部分地區(qū)春季某時天氣圖”,完成下列要求。(共10分)
    (1)甲地是 氣壓中心,乙地的氣流狀況是 。
    (2)圖中各字母中,可能出現降水的是 。原因為 。
    (3)圖中C地風向偏北,該風的性質可能是 。
    A. 熱濕 B. 冷干 C. 熱干 D. 冷濕
    (4)下面四個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中表示D地氣候類型的是 ,其氣候特點是
    附加題(共20分)
    一. 選擇題(各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每小題2分,共10分)
    下圖是北半球某日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分布圖,完成1—3題。
    1. 在圖中所示日期,正午太陽高度相等的兩地是( )
    A. 赤道和20°S
    B. 20°N 和60°S
    C. 20°S 和60°N
    D. 20°N 和20°S
    2. 以下有關圖中所示日期地理現象的描述,正確的( )
    A. 太陽直射北半球且直射點正向北移動
    B. 太陽直射南半球且直射點一定向南移動
    C. 北半球晝短夜長
    D. 南半球晝長夜短且一定是晝變長
    3. 在圖中所示季節(jié),大氣環(huán)流的變化情況是( )
    A. 赤道低氣壓移到北半球
    B. 副熱帶高壓控制北半球地中海氣候區(qū)
    C. 西風帶控制南半球地中海氣候區(qū)
    D.我國北方地區(qū)受蒙古——西伯利亞高壓控制
    4. 若黃赤交角增大,則會引起的現象是( )
    A. 北極圈以北范圍增大,南極圈以南范圍縮小
    B. 地球上有太陽直射的范圍擴大
    C. 北極點出現極晝的天數增加
    D. 全球不再出現四季變化
    5. 地面獲得太陽輻射能多少,與下列各項要素成正相關的是( )
    ① 太陽高度 ② 地理緯度 ③ 大氣厚度 ④ 大氣透明度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二. 綜合題(共10分)
    6. 讀圖甲“寒潮影響我國路徑示意圖”和乙圖及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央氣象臺2007年3月4日發(fā)布的寒潮警報說,受來自西伯利亞強冷空氣東移南下的影響,預計4日至5日,華北大部、東北等地區(qū)將出現大風、降溫天氣。
    (1)資料反映的是 天氣系統過境,其帶來的好處可能有 。春季,此類天氣系統可能給北京帶來的災害性天氣是
    (2)受該天氣系統影響,北京的風向為 氣壓變化過程是乙圖中的 (填字母)
    (3)寒潮帶來的天氣現象發(fā)生在大氣垂直分布層中的 層。關于該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能反射無線電短波 B. 厚度隨緯度的變化而變化
    C. 主要的直接熱源是太陽輻射 D. 被譽為“地球生命的保護傘”
    【試題答案】
    一. 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1. C 2. A 3. A 4. B 5. C 6. C 7. D
     8. C 9. B 10. B 11. B 12. B 12. C 13. D
     14. D 15. B 16. C 17. C 18. D 19. B 20. A
     21. B 22. A 23. A 24. B 25. B
    二. 綜合題(共50分)
     26. (共8分)
    (1)畫圖:略(2分)
    (2)A(1分)
    (3)北京(1分);北京(1分)
    (4)散射(1分)
    (5)BD(2分)
     27. (共10分)
     (1)畫圖:略(2分)
    (2)太陽直射點一年中回歸運動(1分)
    (3)回歸(1分);南回歸線(1分);南回歸線以南(1分)
    (4)向北(1分);早(1分);大(1分)
    (5)B(1分)
     28. (共6分)
    (1)大氣圈(1分);巖石圈(1分);水圈(1分)
    (2)D(1分)
    (3)生物圈(1分);鑲嵌在大氣圈、水圈與巖石圈中(1分)
     29. (共8分)
    (1)畫圖:偏南風(2分)
    (2)水平氣壓梯度(1分);地轉偏向(1分);平行于等壓線(1分)
    (3)冷(1分);降溫、大風、雨雪(2分)
     30. (共8分)
    (1)畫圖:略(2分)
    (2)①(1分);白天,受海陸熱力差異影響,際地增溫快(2分)
    (3)C(1分)
    (4)東南季(1分);西(1分)
     31. (共10分)
    (1)高(1分);上升(1分)
    (2)A、B(2分);位于鋒面之下(A在冷鋒后,B在暖鋒前)(2分)
    (3)B(1分)
    (4)D(1分);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2分)
    附加題(共20分)
    一. 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分)
     1. B 2. C 3. D 4. B 5. A
    二. 綜合題(共10分)
    (1)冷鋒(1分);低溫殺死細菌,減少疾??;雨雪緩解旱情(2分);霜凍、大風、雨雪(3分)
    (2)偏北(1分);C(1分)
    (3)對流(1分);B(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