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講話稿、演講稿、發(fā)言稿寫作技巧大全

字號:

平時多留心,閑在不閑間
    俗話說,“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寫文章同樣如此。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沒有平時的日積月累,儲備不足,肚子里沒貨,一旦接到文稿任務,決不可能很好地滿足工作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說,一篇講話稿的寫作,并不是從接受任務這一刻才開始的,此前的一系列日常工作都屬于醞釀準備階段,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對一個優(yōu)秀的秘書而言,秘書工作辛苦,這是一個重要的體現。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說,秘書工作輕松,也體現于其中。因為平日花了功夫,關鍵時刻就能從容應對,顯得“清閑”,反之,平時積累不夠,面對文稿則會一籌莫展,折騰來折騰去,總寫也不對路。平時的積累主要在于三個方面,一是閱讀文件報刊。廣泛閱讀文件報刊,有助于及時領會上級精神,學習外地經驗做法,把握上情、了解外情。
    目前已步入網絡時代,要學會利用網絡拓寬視野、增長見識。一要善于作筆記,把有價值的信息摘錄下來,以備將來拿來為己所用。二是深入調查研究。領導講話稿是對當地工作的要求、布置,必須緊密聯系實際,突出針對性。調查研究是謀事之道、成事之基,要掌握本地實際情況,不能不經常性地開展調查研究。要圍繞上級精神的貫徹落實和本地重點工作,深入基層調研,并形成理論調研文章,其中的素材在今后的講話稿中常常能派上用場。三是學會“聽會”。講話稿如何把握領導的思路,貼近領導,“聽會”是重要渠道。實際上,領導在大型會議上所作的講話,往往是前一階段點滴觀點的“集成”,而這些觀點主要體現于平時小型會議領導的即興講話中。要善于在“聽會”中捕捉有價值的信息,記錄下來,有些具有較大利用可能性的內容予以標注,以便需要時及時、迅速地查找。上述工作做好了,就為既快又好地寫作講話稿奠定了堅實基礎,稿子不僅有望早日拿出來,而且比較容易實現上情與下情的結合,創(chuàng)造性地落實上級方針政策,正確體現的意圖
    前開后聚合,放收兩相宜
    任何文章的寫作都有兩個運思過程,即起筆時的發(fā)散性運思和定稿時的收斂性運思。在面對講話稿時,要先根據會議主題、講話場合、參會對象等,明確具體要求,在此基礎上大膽地“放”,打開思路“胡思亂想”,羅列出與主題相關的講話觀點及相應素材。這些內容準備好了之后,接下來就是予以整合,緊扣主題確定可用的材料,并按照一定的布局形成寫作提綱,作一些展開即成為富有條理的文章,這個過程就是“收”,也是正式行文。人們常說“文無定法”,這是不錯的,但寫作大體上還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這就是所謂的“文章無法又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