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下列詞語補充完整。
|
(惱)羞成怒 |
同(仇)敵愾 |
|
猝不及(防) |
萬籟(俱)寂 |
|
(蓄)謀已久 |
哭(爹)喊娘 |
|
人仰馬(翻) |
大聲(疾)呼 |
|
夜以(繼)日 |
如火如(荼) |
二、選擇正確的讀音。
|
號召(zhāo zhào) |
魔爪(zhuǎ zhǎo ) |
|
挑釁(xìn xìng ) |
殲(jiān qiān)滅 |
三、體會感情色彩。
同樣寫行軍,我發(fā)現(xiàn):“偷偷地”“摸”提示了日本軍隊的險惡用心及卑鄙行徑,帶有鄙視唾棄的感情色彩;“悄悄地”“進發(fā)”表現(xiàn)了我國守軍的足智多謀、英勇善戰(zhàn),含有表揚、贊許之意。
同樣寫戰(zhàn)斗失利,我發(fā)現(xiàn):“暫時退守”是我軍在“眾寡懸殊”條件不利的情況下的正確策略,有贊揚之意;“人頭滾落”“尸橫橋頭”“鬼哭狼嚎”“抱頭鼠竄”是對敵人被打慘狀的痛快描述,表達了對日軍的鄙視。
四、選擇。
下面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3)
五、根據(jù)提示,摘抄關(guān)鍵詞語,把盧溝橋事變的過程講出來。
1、1937年7月7日深夜:日寇以兩個士兵失蹤為由,前來搜查,這是蓄意挑釁,遭到中方嚴詞拒絕后,惱羞成怒,首先向我方開火,中國軍隊還擊。但由于敵眾我寡,只得暫退守橋頭。
2、第二天凌晨:日本向宛平城發(fā)動進攻,早有防備的守軍同仇敵愾,奮起反擊,日寇狼狽而逃。
3、當天晚上:大刀隊員悄悄地向盧溝橋進發(fā),日寇被打得抱頭鼠竄,盧溝橋又回到我軍手中。
4、盧溝橋事變的第二天:中國共產(chǎn)黨號召全國人民團結(jié)抗戰(zhàn),全國人民對中國官守軍給予慰問與聲援。
六、閱讀選段,回答問題。
1、開頭的景物描寫是為了顯示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潛伏十分不易,突出表現(xiàn)戰(zhàn)士們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
2、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意思是:與對手總會碰面的,只有勇敢的人才有可能取得勝利。
3、我覺得李云龍是一個英勇善戰(zhàn),機智、處事果斷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