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在英國留學生活感受

字號:

別人的英國留學故事
    如果你問我在英國留學的感受,我一定會說:“很值得,好懷念英國,真想哪天再回去看看。”這就是英國的魅力。這個國土面積只有中國四十分之一、天氣整日陰晴不定的地方,卻這樣令人魂牽夢繞。從開始學英語時,英國就是個令我向往的地方。它是白金漢宮、大本鐘和倫敦橋,是牛津、劍橋,是出門要帶把傘的英格蘭人,是高地上的蘇格蘭風笛,是湖畔詩人筆下的水仙花:“Beside the lake,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在樹蔭下,在湖水邊,迎著微風起舞翩翩)。但只有在那里待上一段時間,你才會真正對它有所了解。幾年前的某天,我到達倫敦,走出希思羅機場,開始了我在英國的求學之旅。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將學著適應這里的一切。
    突破交流障礙
    到了一個純英語環(huán)境里,你會突然發(fā)現聽不懂別人說話了。即使你的雅思聽力考了9分,也會在這里被帶有各種異國口音的英語弄得暈頭轉向;即使你平時看美劇一點聽力障礙都沒有,但在英國的電*里對著沒有字幕的電影,你還是不知道大家在笑什么;盡管你平時聽BBC或VOA都能聽懂,但當你給銀行客服打電話咨詢問題時,伴著電話的雜音,你和一個不知道放慢語速的銀行職員聊銀行業(yè)務,就顯得異常費力。
    其實,這些都不算什么。在異國待的時間長了以后,這些交流障礙自然就會消除。真正的障礙其實是我們自身不夠主動開放。記得我在英國參加過一個chamber choir(室內合唱團),團里的成員幾乎都是歐洲人,而且很多都是比我小幾歲的大一新生。剛開始時,我總是不知道和他們聊些什么。第一次演出彩排完后,我準備一個人出去“覓食”,這時有三個高大帥氣的男生友好地邀請我和他們同行。其實我心里挺想和這幾位帥哥一起吃飯,但考慮再三,我還是婉拒了他們的邀請:“你們去吃吧,我想去麥當勞買點吃的。”因為語言的關系,我擔心如果他們聊到感興趣的話題而我又插不上話,那場面就太尷尬了。如果聊到音樂和電影,我還能說上幾句,但是對于足球,我可是個球盲,關于足球的詞匯和表達,我知之甚少,如果他們談到足球,我就完全不知道該說什么了。所以,我拒絕了他們的好意,把自己孤立了起來。這不僅讓我錯失了一個融入周圍環(huán)境的大好機會,也讓自己錯失了一次練習聽力和口語的機會。想到自己留學的初衷,我感到深深的自責。于是,我下決心要打破思維障礙,要敢于表達,要積極主動地和別人交流。所以,自那以后我便有意識地積累各種話題的相關詞語和表達,并留意機會主動和別人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