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社實習實習報告范文

字號:

報社實習的實習報告
    于健東的實習報告
    于健東,讀報參考小組組長。
    報告內容:
    尊敬的院領導,尊敬的報業(yè)集團領導,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們全班同學以及我們小組感謝報業(yè)集團的領導為我們提供的這個寶貴的實習機會,同時感謝《讀報參考》編輯部的編輯老師們對我們的熱情招待和巨大的幫助。謝謝!
    在剛剛結束的大三專業(yè)認識實習中,我們組十分幸運,連續(xù)三個星期參加了國內刊物——《讀報參考》的實習活動,獲得了很多寶貴的經(jīng)驗,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我們在《讀報參考》的短短幾周實習,編輯部老師們認真、嚴謹?shù)膹臉I(yè)風格,冷靜、執(zhí)著的思維方式,親切友善的待人接物,和諧友愛的工作氛圍等,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時,編輯部老師們不僅為我們的實習提供了單獨的辦公室,而且在日常實習過程中為我們提供了許多無私的幫助,使我們的實習得到十分圓滿順利地完成。在這里再次由衷地感謝《讀報參考》編輯部的編輯老師們。謝謝!
    以下是關于我們組的實習報告:
    一、《讀報參考》的歷史、現(xiàn)狀和發(fā)展未來:
    一) . 歷史:
    成立時間:
    《讀報參考》創(chuàng)辦于 1986 年 8 月 25 日 ,刊物原來叫做《吹風與信息》,是原青島日報社的一份內部刊物。
    其編輯部前身為青島日報社資料室,負責管理報社的刊物資料等及報紙文摘版的編輯工作。
    《讀報參考》試發(fā)行時,為每份單頁四版,每期一百份,在報社內部免費發(fā)行。后來逐漸增至 16 頁,又增加到 32 頁,最后到目前的 48 頁。
    當時主要刊登社會信息、政策規(guī)定、新聞線索、外報動向及部分有參考價值的文章資料,發(fā)行范圍只限于報社的編采人員,后來又逐步擴大到報社特約記者、特約通訊員及全市新聞干部。
    1991 年,擴充了刊物的部分內容,更名為《讀報參考》 ;
    1991 年 3 月 18 日 ,《讀報參考》經(jīng)批準正式在省內發(fā)行;
    1991 年 7 月 15 日 ,《讀報參考》半月刊正式創(chuàng)刊。
    經(jīng)過兩年成功運轉,到 1993 年 7 月,經(jīng)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讀報參考》開始向全國發(fā)行。
    99 年到 xx 年,發(fā)行量成倍增長,期發(fā)行量達 45 萬份。
    xx 年改為旬刊,每月三期。
    二) . 現(xiàn)狀:
    目前編輯部共有 21 人,主要負責《讀報參考》的編輯出版工作,此外,還負責管理報業(yè)集團資料室,和集團內部信息的錄入處理。
    《讀報參考》的讀者定位是“關心實事政治的中老年男性讀者”。辦刊宗旨是“提供重大事件背景,介紹時事新聞資料”。
    目前,《讀報參考》每月三期,印刷點除青島外還有柳州、蘭州、南昌三個分印點,刊物發(fā)行到全國 200 多個大中小城市。
    目前,在穩(wěn)定現(xiàn)有《讀報參考》的宗旨、讀者群及發(fā)行量的同時,編輯部正在積極組織年輕編輯創(chuàng)辦一份新風格、新讀者定位的試行刊。以進一步開拓讀者市場,細分讀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