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頻道為大家推出【2017年司法考試課程!】考生可點擊以下入口進入免費試聽頁面!足不出戶就可以邊聽課邊學習,為大家的取證夢想助力!
【手機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電腦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司考法理沖刺必讀:法律責任的歸責原則。
法律責任的歸結(jié),也叫歸責,是指由特定國家機關或國家授權(quán)的機關依法對行為人的法律責任進行判斷和確認。在我國,歸責的原則主要可以概括為:責任法定原則、公正原則、效益原則和合理性原則。
責任法定原則是指法律責任作為一種否定的法律后果應當由法律規(guī)范預先規(guī)定,包括在法律規(guī)范的邏輯結(jié)構(gòu)之中,當出現(xiàn)了違法行為或法定事由的時候,按照事先規(guī)定的責任性質(zhì)、責任范圍、責任方式追究行為人的責任。
公正原則要求在追究法律責任方面:第一,對任何違法、違約的行為都應依法追究相應的責任。第二,責任與違法或損害相均衡,即人們通常所說的“責罰相當”、“罰當其罪”。第三,公正要求綜合考慮使行為人承擔責任的多種因素,做到合理地區(qū)別對待。第四,公正要求在追究法律責任時依據(jù)法律程序追究法律責任,非依法律程序,不得追究法律責任。第五,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對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必須同樣地追究法律責任,不允許有不受法律約束或凌駕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
效益原則是指在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時,應當進行成本收益分析,講求法律責任的效益。
合理性原則是指,在設定及歸結(jié)法律責任時考慮各當事人的心智與情感因素,以期真正發(fā)揮法律責任的功能。
上述四項歸責的基本原則可以概括為“合法、公正、有效、合理”八個字。麗合法、公正、有效、合理地歸結(jié)法律責任,是正確、充分地發(fā)揮法律責任的功能,實現(xiàn)法的價值的必要條件,進而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