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將于3月11日進行,請考生做好備考準備,迎接考試,小編在此預祝大家取得好成績。
課程推薦:小編在此為大家中公網校課程,套餐、免費試聽體驗【>>點擊查看詳情】
【幼兒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小學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中學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21.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長善救失”符合年輕一代身心發(fā)展的()。
A.順序性
B.個別差異性
C.不平衡性
D.互補性
22.心理學家所說的“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是指()。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23.在教育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韓非子
24.以別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是()。
A.說服法
B.榜樣法
C.鍛煉法
D.陶冶法
25.直接決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A.生產力
B.文化
C.科學技術
D.政治經濟制度
26.教師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A.熱愛教育事業(yè)
B.熱愛學生
C.教書育人
D.開拓創(chuàng)新
27.學生從事集體活動、結交好友的場所是()。
A.班級
B.學校
C.家庭
D.社區(qū)
28.德育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的過程。
A.知識
B.能力
C.個性
D.品德
29.德育過程與品德形成過程的關系是()。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B.教育與發(fā)展的關系
C.相互促進的關系
D.相互包容的關系
30.目的在于使學生做好上課前的各種準備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
A.檢查復習
B.組織教學
C.講授新教材
D.布置課外作業(yè)
21.B【解析】每個人身心的發(fā)展都與別人不同,教育也不應完全相同。
22.B【解析】少年期是身心劇烈變化的時期,少年表現出追求獨立的傾向,但他們的認識水平還很低,所以是“危險期”。
23.A【解析】孔子提倡啟發(fā)式教學,題于反映的正是這一思想。
24.B【解析】題干是對榜樣法概念的解釋。
25.D【解析】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不同,對培養(yǎng)的人的規(guī)格要求也不同,因此,政治經濟制度直接決定教育目的。
26.C【解析】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根本任務,也是教師工作的目的和使命。
27.A【解析】班級是學生從事集體活動、結交好友的場所。
28.D【解析】學生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紀、道德方面的認識、情感、意志、行為等因素構成的,而德育過程是這幾方面統(tǒng)一發(fā)展的過程。
29.B【解析】德育過程是對受教育者實施教育的過程,品德形成過程是個體努力去踐行道德信念,提高自身的過程,因此,二者的關系是教育與發(fā)展的關系。
30.B【解析】上課開始時為使學生做好各種準備而進行的工作就是組織教學。
新東方網課推薦:2017年教師資格順利課程??!點擊免費試聽>>>
課程推薦:小編在此為大家中公網校課程,套餐、免費試聽體驗【>>點擊查看詳情】
【幼兒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小學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中學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21.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長善救失”符合年輕一代身心發(fā)展的()。
A.順序性
B.個別差異性
C.不平衡性
D.互補性
22.心理學家所說的“危險期”或“心理斷乳期”是指()。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23.在教育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韓非子
24.以別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是()。
A.說服法
B.榜樣法
C.鍛煉法
D.陶冶法
25.直接決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A.生產力
B.文化
C.科學技術
D.政治經濟制度
26.教師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A.熱愛教育事業(yè)
B.熱愛學生
C.教書育人
D.開拓創(chuàng)新
27.學生從事集體活動、結交好友的場所是()。
A.班級
B.學校
C.家庭
D.社區(qū)
28.德育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的過程。
A.知識
B.能力
C.個性
D.品德
29.德育過程與品德形成過程的關系是()。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B.教育與發(fā)展的關系
C.相互促進的關系
D.相互包容的關系
30.目的在于使學生做好上課前的各種準備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
A.檢查復習
B.組織教學
C.講授新教材
D.布置課外作業(yè)
21.B【解析】每個人身心的發(fā)展都與別人不同,教育也不應完全相同。
22.B【解析】少年期是身心劇烈變化的時期,少年表現出追求獨立的傾向,但他們的認識水平還很低,所以是“危險期”。
23.A【解析】孔子提倡啟發(fā)式教學,題于反映的正是這一思想。
24.B【解析】題干是對榜樣法概念的解釋。
25.D【解析】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不同,對培養(yǎng)的人的規(guī)格要求也不同,因此,政治經濟制度直接決定教育目的。
26.C【解析】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根本任務,也是教師工作的目的和使命。
27.A【解析】班級是學生從事集體活動、結交好友的場所。
28.D【解析】學生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紀、道德方面的認識、情感、意志、行為等因素構成的,而德育過程是這幾方面統(tǒng)一發(fā)展的過程。
29.B【解析】德育過程是對受教育者實施教育的過程,品德形成過程是個體努力去踐行道德信念,提高自身的過程,因此,二者的關系是教育與發(fā)展的關系。
30.B【解析】上課開始時為使學生做好各種準備而進行的工作就是組織教學。
新東方網課推薦:2017年教師資格順利課程??!點擊免費試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