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我國立法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以來,如今已是第三個年頭。這種充滿儀式感地祭奠,無疑是對青少年生動、有意義的歷史觀、家國觀的教育,可以說,它是一堂青少年的歷史必修課。
1937年12月13日,毫無人性的日軍在南京城進行了長達6周的慘絕人寰地*,30萬同胞就此失去生命,留下了人類歷野蠻,可恥的一頁。我們舉行國家公祭,就是為了體現(xiàn)對生命的敬畏,對人性的信仰,就是為了讓后輩體會到,在冷冰冰的數(shù)字背后,是人世間的溫情。城雖殤,人已亡,但中國人民從未忘卻逝去的同胞,因為中華民族永遠是一個血肉相連的群體,是一個團結友愛的民族,青少年當對此銘記于心。
在2016年11月26日,89歲的張福智老人離世后,在冊的南京*幸存者僅剩108位。數(shù)字背后是一位位歷史見證者的老去,每一位老人的過世,都是一段歷史的塵封。在此種背景下,只有讓更多的青少年牢記這段血淚史,老人的逝去才會更欣慰一些。國家公祭,就是為青少年搭建起了用生命觸碰歷史靈魂的軌道?!巴涍^去意味著背叛”,不論是演講還是參觀紀念館,不論是網上公祭還是“哭墻”獻花,任何形式都是歷史的載體,我們的目的就是讓“歷史”后繼有人,讓歷史為更多青少年所熟知,從而激發(fā)起他們“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強烈歷史使命感,而不是讓他們看著日本動漫,玩著“高達”、cosplay,用著他國的馬桶蓋和電飯煲,卻淡忘了歷史。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和平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滋潤。有了陽光雨露,萬物才能茁壯成長。有了和平穩(wěn)定,人類才能更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鼻嗌倌晔亲鎳奈磥?、民族的希望,在國家公祭日中,讓青少年銘記歷史,不忘國恥,目的并不是“拉仇恨”,而是要告訴青少年和平與發(fā)展是多么的重要,我們決不能讓歷史的悲劇再次重演。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我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中華民族的利益容不得侵犯!舉行國家公祭儀式,讓青少年銘記歷史,不僅僅是為了緬懷死難的同胞,同時也是為了讓歷史告訴世界,中國人民已從苦難中走出來,深知和平的珍貴、發(fā)展的價值,不論是這一代人,還是下一代人,我們都要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凝聚力量、珍愛和平,讓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前幾日,與一位抗戰(zhàn)老兵對話,他說:“人死,歷史不能死,就算年齡再小,也不能忘了祖國的歷史,不能忘了國家的恥辱,更不能忘了報效國家的心。”身為青少年,就當銘記歷史、砥礪前行,以實際行動告慰南京*中不幸遇難的英靈,以強大自信彰顯民族大義,上好這堂歷史必修課。
1937年12月13日,毫無人性的日軍在南京城進行了長達6周的慘絕人寰地*,30萬同胞就此失去生命,留下了人類歷野蠻,可恥的一頁。我們舉行國家公祭,就是為了體現(xiàn)對生命的敬畏,對人性的信仰,就是為了讓后輩體會到,在冷冰冰的數(shù)字背后,是人世間的溫情。城雖殤,人已亡,但中國人民從未忘卻逝去的同胞,因為中華民族永遠是一個血肉相連的群體,是一個團結友愛的民族,青少年當對此銘記于心。
在2016年11月26日,89歲的張福智老人離世后,在冊的南京*幸存者僅剩108位。數(shù)字背后是一位位歷史見證者的老去,每一位老人的過世,都是一段歷史的塵封。在此種背景下,只有讓更多的青少年牢記這段血淚史,老人的逝去才會更欣慰一些。國家公祭,就是為青少年搭建起了用生命觸碰歷史靈魂的軌道?!巴涍^去意味著背叛”,不論是演講還是參觀紀念館,不論是網上公祭還是“哭墻”獻花,任何形式都是歷史的載體,我們的目的就是讓“歷史”后繼有人,讓歷史為更多青少年所熟知,從而激發(fā)起他們“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強烈歷史使命感,而不是讓他們看著日本動漫,玩著“高達”、cosplay,用著他國的馬桶蓋和電飯煲,卻淡忘了歷史。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和平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滋潤。有了陽光雨露,萬物才能茁壯成長。有了和平穩(wěn)定,人類才能更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鼻嗌倌晔亲鎳奈磥?、民族的希望,在國家公祭日中,讓青少年銘記歷史,不忘國恥,目的并不是“拉仇恨”,而是要告訴青少年和平與發(fā)展是多么的重要,我們決不能讓歷史的悲劇再次重演。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我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中華民族的利益容不得侵犯!舉行國家公祭儀式,讓青少年銘記歷史,不僅僅是為了緬懷死難的同胞,同時也是為了讓歷史告訴世界,中國人民已從苦難中走出來,深知和平的珍貴、發(fā)展的價值,不論是這一代人,還是下一代人,我們都要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凝聚力量、珍愛和平,讓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前幾日,與一位抗戰(zhàn)老兵對話,他說:“人死,歷史不能死,就算年齡再小,也不能忘了祖國的歷史,不能忘了國家的恥辱,更不能忘了報效國家的心。”身為青少年,就當銘記歷史、砥礪前行,以實際行動告慰南京*中不幸遇難的英靈,以強大自信彰顯民族大義,上好這堂歷史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