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初步了解和學習漫畫的藝術特點,認識漫畫這種藝術形式的獨特性,掌握漫畫的常用手法,用夸張、比喻、擬人等方法試畫一幅或一組漫畫。
【過程與方法:】
通過賞析、討論和創(chuàng)作實踐、作業(yè)交流、評價等途徑學習和掌握初步的漫畫欣賞和創(chuàng)作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味漫畫特有的幽默感,解讀在滑稽背后隱含的深刻教育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初步了解漫畫的藝術特點。
【難點:】
結合漫畫的基本特征和表現(xiàn)方法創(chuàng)作一幅漫畫
三、教學方法
講述法、提問法、討論法、體驗感悟法。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設備、教學課件及相關教學資料、鉛筆、橡皮及勾線筆等。
五、教學流程
環(huán)節(jié)一、新課導入
游戲導入,揭示課題
老師拿出一些名人漫畫形象圖片并設問:同學們能猜出這些人物是誰嗎?能說出這是哪一種藝術形式嗎?
學生交流討論并積極發(fā)言,師揭示人物形象名稱(答對的同學可以把圖片獎勵給學生),并提示藝術形式是漫畫。
環(huán)節(jié)二、直觀欣賞
(一)展示圖片、初步感知
播放課前準備好的漫畫作品,讓學生初步觀察并思考。
提問:漫畫給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教師小結:漫畫是繪畫藝術的一個品種,是通過不同手法描述圖畫來敘事的一種視覺藝術形式,通常會給我們留下“有趣”“好笑”的印象。那么作者是如何讓漫畫變得“有意思呢”?
環(huán)節(jié)三、具體分析
(一)觀察討論、總結交流
1.師展示名人漫畫頭像和《鐘馗老矣》漫畫作品,同時播放名人真實頭像,讓學生對比觀察。
討論:以上幾幅漫畫有什么特點?與真實人物相比漫畫人物在哪些地方“做了手腳”呢?
師小結:以上漫畫作品運用了夸張變形的手法,將人物的五官進行“放大”或“縮小”。
2.播放《美育》、《上行下效》、《無題》幾幅漫畫作品。
討論:這幾張作品表現(xiàn)了什么內容?從這幾張作品中你們學到了什么?
師小結:《美育》告訴我們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興趣,《上行下效》教育我們要尊老愛幼,《無題》警示我們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以上漫畫都是采用了寓意的手法。
3.學生觀看書本和自己搜集的漫畫作品,分小組討論這些作品分別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予以點評,并引導學生思考:紛繁多樣的漫畫怎么來給他們分分家呢?
(二)總結分類、加深印象。
1.師展示《上行下效》和《上下左右》,
學生討論:這兩幅作品傳達什么內容,有什么目的?
師小結:按照不同用途可將漫畫分為諷刺漫畫、教育漫畫?!渡闲邢滦А肥墙逃惵嫞渡舷伦笥摇肥侵S刺類漫畫。
2.播放《魯智深》、《三毛流浪記》、《阿衰》漫畫作品。
學生同桌進行討論,這三部作品類型有什么特征。
小結:漫畫按照形式可分為:單獨漫畫、多幅漫畫和連環(huán)畫。
3、老師在黑板上設置分類區(qū)域,學生結合自己搜集的漫畫資料,將自己分類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師小結:漫畫是通過夸張、變形、寓意或象征等不同表現(xiàn)手法來達到諷刺、歌頌、傳播或娛樂目的一種藝術形式。
環(huán)節(jié)四、創(chuàng)作實踐
(二)交流討論、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
通過上述對漫畫與動漫知識的學習,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畫筆創(chuàng)作一幅或一組漫畫。
1.教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畫什么題材?用什么形式表現(xiàn)?選擇什么樣的類型?
師小結:1.以身邊發(fā)生的事情為素材,經過藝術構思和夸張,添加幽默色彩,用漫畫來表現(xiàn)。2.要想讓漫畫趣味更濃一些可以大膽地使用夸張變形手法,讓形象富有趣味感性。
(二)學生創(chuàng)作
創(chuàng)作:學生自由構思,自選技法。
巡視:對創(chuàng)作出現(xiàn)困難的學生適當給予指導。
1.學生主動展示作業(yè),
2.同學之間相互評價,選出自己喜歡的作品,談談想法。
3.教師對部分作品進行點評,課后將學生作品制作成畫冊。
環(huán)節(jié)五、課堂延伸
1、學生討論并說出我國和國外動漫形象
2、不同漫畫形象跟一個國家的關系。
師讀畫并小結:孫悟空、哪吒、葫蘆娃、等卡通形象代表了現(xiàn)代我國卡通藝術發(fā)展的歷程。唐老鴨、米老鼠、蠟筆小新等則是國外眾多卡通形象的縮影。一個經典的卡通形象離不開一個國家、民族的文化背景,并代表著一定的價值取向。大家課下可以多搜集一些漫畫形象,可以收藏起來。
六、板書設計
【知識與技能:】
初步了解和學習漫畫的藝術特點,認識漫畫這種藝術形式的獨特性,掌握漫畫的常用手法,用夸張、比喻、擬人等方法試畫一幅或一組漫畫。
【過程與方法:】
通過賞析、討論和創(chuàng)作實踐、作業(yè)交流、評價等途徑學習和掌握初步的漫畫欣賞和創(chuàng)作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味漫畫特有的幽默感,解讀在滑稽背后隱含的深刻教育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初步了解漫畫的藝術特點。
【難點:】
結合漫畫的基本特征和表現(xiàn)方法創(chuàng)作一幅漫畫
三、教學方法
講述法、提問法、討論法、體驗感悟法。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設備、教學課件及相關教學資料、鉛筆、橡皮及勾線筆等。
五、教學流程
環(huán)節(jié)一、新課導入
游戲導入,揭示課題
老師拿出一些名人漫畫形象圖片并設問:同學們能猜出這些人物是誰嗎?能說出這是哪一種藝術形式嗎?
學生交流討論并積極發(fā)言,師揭示人物形象名稱(答對的同學可以把圖片獎勵給學生),并提示藝術形式是漫畫。
環(huán)節(jié)二、直觀欣賞
(一)展示圖片、初步感知
播放課前準備好的漫畫作品,讓學生初步觀察并思考。
提問:漫畫給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教師小結:漫畫是繪畫藝術的一個品種,是通過不同手法描述圖畫來敘事的一種視覺藝術形式,通常會給我們留下“有趣”“好笑”的印象。那么作者是如何讓漫畫變得“有意思呢”?
環(huán)節(jié)三、具體分析
(一)觀察討論、總結交流
1.師展示名人漫畫頭像和《鐘馗老矣》漫畫作品,同時播放名人真實頭像,讓學生對比觀察。
討論:以上幾幅漫畫有什么特點?與真實人物相比漫畫人物在哪些地方“做了手腳”呢?
師小結:以上漫畫作品運用了夸張變形的手法,將人物的五官進行“放大”或“縮小”。
2.播放《美育》、《上行下效》、《無題》幾幅漫畫作品。
討論:這幾張作品表現(xiàn)了什么內容?從這幾張作品中你們學到了什么?
師小結:《美育》告訴我們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興趣,《上行下效》教育我們要尊老愛幼,《無題》警示我們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以上漫畫都是采用了寓意的手法。
3.學生觀看書本和自己搜集的漫畫作品,分小組討論這些作品分別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予以點評,并引導學生思考:紛繁多樣的漫畫怎么來給他們分分家呢?
(二)總結分類、加深印象。
1.師展示《上行下效》和《上下左右》,
學生討論:這兩幅作品傳達什么內容,有什么目的?
師小結:按照不同用途可將漫畫分為諷刺漫畫、教育漫畫?!渡闲邢滦А肥墙逃惵嫞渡舷伦笥摇肥侵S刺類漫畫。
2.播放《魯智深》、《三毛流浪記》、《阿衰》漫畫作品。
學生同桌進行討論,這三部作品類型有什么特征。
小結:漫畫按照形式可分為:單獨漫畫、多幅漫畫和連環(huán)畫。
3、老師在黑板上設置分類區(qū)域,學生結合自己搜集的漫畫資料,將自己分類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師小結:漫畫是通過夸張、變形、寓意或象征等不同表現(xiàn)手法來達到諷刺、歌頌、傳播或娛樂目的一種藝術形式。
環(huán)節(jié)四、創(chuàng)作實踐
(二)交流討論、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
通過上述對漫畫與動漫知識的學習,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畫筆創(chuàng)作一幅或一組漫畫。
1.教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畫什么題材?用什么形式表現(xiàn)?選擇什么樣的類型?
師小結:1.以身邊發(fā)生的事情為素材,經過藝術構思和夸張,添加幽默色彩,用漫畫來表現(xiàn)。2.要想讓漫畫趣味更濃一些可以大膽地使用夸張變形手法,讓形象富有趣味感性。
(二)學生創(chuàng)作
創(chuàng)作:學生自由構思,自選技法。
巡視:對創(chuàng)作出現(xiàn)困難的學生適當給予指導。
1.學生主動展示作業(yè),
2.同學之間相互評價,選出自己喜歡的作品,談談想法。
3.教師對部分作品進行點評,課后將學生作品制作成畫冊。
環(huán)節(jié)五、課堂延伸
1、學生討論并說出我國和國外動漫形象
2、不同漫畫形象跟一個國家的關系。
師讀畫并小結:孫悟空、哪吒、葫蘆娃、等卡通形象代表了現(xiàn)代我國卡通藝術發(fā)展的歷程。唐老鴨、米老鼠、蠟筆小新等則是國外眾多卡通形象的縮影。一個經典的卡通形象離不開一個國家、民族的文化背景,并代表著一定的價值取向。大家課下可以多搜集一些漫畫形象,可以收藏起來。
六、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