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熱的傳遞

字號:

熱的傳遞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經(jīng)歷探究熱的傳遞規(guī)律過程。
    2.加強測量水溫的技能訓練,培養(yǎng)連續(xù)觀察并記錄的能力。
    3.學會分析實驗現(xiàn)象及數(shù)據(jù),找尋其中的科學規(guī)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知道科學探究過程中,離不開認真細致的觀察。
    2.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3.懂得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樂于合作,扎實完成自己的任務。
    科學知識
    1.知道熱能從一個物體傳到另一個物體。
    2.了解熱總是從高溫物體(部分)傳向低溫物體(部分),直到物體溫度相等為止。
    3.了解熱傳遞的三種方式。
    金屬棒、酒精燈、火柴、凡士林或蠟、支架、溫度計、大燒杯、小燒杯、熱水、冷水。 拓展課準備:酒精燈、火柴、三角架、石棉網(wǎng)、燒杯、水、茶葉、有關熱輻射的錄像資料。
    一.教學導入
    1.演示:將開水倒入杯中,放上湯匙,過會兒,讓學生摸摸。
    2.提問:“湯匙變熱了,熱怎么傳遞過來的?” 引導學生做出猜想后,進入下面的實驗研究。
    二.活動 物體怎樣傳熱
    1.教師介紹實驗裝置及實驗材料。
    2.猜測:火柴棒掉落的順序會怎樣?(猜測的理由)
    3.交待實驗注意事項。
    4.學生實驗。
    5.匯報。
    6.檢查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
    7.歸納:熱是從高溫部分傳向低溫部分。
    三.活動 測量變化的水溫
    1.組織學生預測:兩杯水的溫度各會有怎樣的變化?兩杯水后會怎樣?2.討論要做好實驗,該怎樣進行?
    2.討論:要做好實驗,該怎樣進行?
    3.分組測量,認真觀察、準確讀數(shù)和及時記錄。
    4.分析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熱從熱水杯傳向冷水杯,溫度的變化先快后慢,后直至兩杯水溫度相等。
    四.拓展:熱的傳遞方式
    多媒體課件輔助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