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牽動著千家萬戶,浙江作為教育部高考改革的試點之一,將在2017年迎來第一批新高考畢業(yè)生。上周五,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發(fā)布2017浙江新高考招生錄取方案,新高考的各項政策基本都已明朗。
新高考,意味著高考有了新的游戲規(guī)則。而這些新規(guī)則,改變了些什么?需要哪些新策略去應對?
新規(guī)則之一,文理不分科,除了語文、數(shù)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外,考生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等7門高中學考科目中自主選擇3門選考科目。喜歡什么選什么、考完一門扔一門、最后沖刺語數(shù)英,這是浙江新高考規(guī)則下讓學生充分選擇、減輕負擔的最理想路徑。
但是,這條路并不好走:選什么科目最合適?選什么時候考最有利?別人一次就考了滿分你怎么辦?學考選考混在一起怎么分配時間和精力?新高考對學生的“自主選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賦分制度,是新高考中的一個新概念、新規(guī)則。以當次某門科目考試的考生卷面得分(卷面滿分100分)為依據(jù),各科成績按等級賦分,以當次高中學考合格成績?yōu)橘x分前提,學考不合格不賦分。起點賦分40分,滿分100分,共分21個等級,每個等級分差為3分。
比如某同學化學成績,必考題68分,加試題28分,卷面分為96分。如果他的成績排名在當次考試的前1%,那么按照等級賦分方案計算,他計入高考的化學分數(shù)應為100分;如果他的成績排名在當次考試的前2%,參照等級比例和賦分值,他計入高考的化學分數(shù)應該為97分。以此類推。
賦分會讓學生的分數(shù)更集中、靠攏,同一個分數(shù),可能有上百人。有老師算了一筆賬,傳統(tǒng)高考時期,理綜考試滿分很少,全省不到100個?,F(xiàn)在,按全省30萬考生來算,前1%的比例是滿分,就是將有3000個滿分。
高考區(qū)分度變小,引起非常明顯的連鎖反應,首先是頂尖高校改變錄取規(guī)則,紛紛進行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用自己的一套招生辦法選拔優(yōu)秀生源。這樣一來,搞競賽的高中學生越來越多,為的是通過競賽成績敲開頂尖高校的大門。
省內一所知名重點高中,全年級500多人,五大學科競賽的參與人數(shù),有近400人,這是新高考下的熱潮。北京大學浙江招生組組長李祎坦言:“新高考政策下,高考區(qū)分度確實變小,給頂尖高校、尤其對基礎學科拔尖人才選拔帶來一定困難。但高考改革所面對的是全省30萬考生,教育行政部門要考慮的問題比高校要考慮的問題更廣更復雜。新高考開辟了‘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通道,高校可以結合本校人才選拔標準,通過自主測試進行選拔,為高校留有探索的空間?!?BR> 上周公布的新高考招生錄取方案,最讓人關注的是實行專業(yè)平行投檔,每所學校的一個專業(yè)(類)作為一個志愿單位,每位考生每次可填報不超過80個志愿,這對考生來說又是個全新的挑戰(zhàn)。
填報80個專業(yè),是個什么概念?有業(yè)內人士分析,如果是第一段需填志愿考生(排名全省前20%的考生),有近1400所在浙招生的省內外高校,一共提供了23700多個專業(yè)供考生選擇。
有人說,新的招生錄取方案,對抑制高校大而全有一定效果,弱勢的專業(yè)招生可能會比較困難。也有人說,游戲規(guī)則變了,原先學校不怎么樣,卻通過行政手段把一些專業(yè)放到一本招生的省內普通大學,將被打回原形;一些綜合實力比較強,但專業(yè)不好的重點大學,再也沒有通過專業(yè)調劑保持生源質量的優(yōu)勢了。一線城市的普通大學將強勢崛起。
關于新高考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止。
有人說,新高考的目標其實和學生的個性一樣,既有理性的一面,又有感性的一面。而不是之前的高考,不是文科就是理科,一考定終身。
也有人說,新高考恰好能展現(xiàn)出一些學生隱藏的能力,除了學習之外,新高考更需要優(yōu)秀的決斷能力,在大浪潮下保持清醒的思維,做出最理性的選擇,以及極強的自信心。
還有人說,新高考需要新的應考策略,高考不再只是對個人能力的檢測,開始需要不同的策略,需要大大增強對時間的管理和利用能力。高考,不僅僅是成績,更有如何面對高考的綜合能力。
其實,新高考不僅需要學習上的實力,也需要更綜合的能力和更加開闊的視野。
新高考,意味著高考有了新的游戲規(guī)則。而這些新規(guī)則,改變了些什么?需要哪些新策略去應對?
新規(guī)則之一,文理不分科,除了語文、數(shù)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外,考生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等7門高中學考科目中自主選擇3門選考科目。喜歡什么選什么、考完一門扔一門、最后沖刺語數(shù)英,這是浙江新高考規(guī)則下讓學生充分選擇、減輕負擔的最理想路徑。
但是,這條路并不好走:選什么科目最合適?選什么時候考最有利?別人一次就考了滿分你怎么辦?學考選考混在一起怎么分配時間和精力?新高考對學生的“自主選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賦分制度,是新高考中的一個新概念、新規(guī)則。以當次某門科目考試的考生卷面得分(卷面滿分100分)為依據(jù),各科成績按等級賦分,以當次高中學考合格成績?yōu)橘x分前提,學考不合格不賦分。起點賦分40分,滿分100分,共分21個等級,每個等級分差為3分。
比如某同學化學成績,必考題68分,加試題28分,卷面分為96分。如果他的成績排名在當次考試的前1%,那么按照等級賦分方案計算,他計入高考的化學分數(shù)應為100分;如果他的成績排名在當次考試的前2%,參照等級比例和賦分值,他計入高考的化學分數(shù)應該為97分。以此類推。
賦分會讓學生的分數(shù)更集中、靠攏,同一個分數(shù),可能有上百人。有老師算了一筆賬,傳統(tǒng)高考時期,理綜考試滿分很少,全省不到100個?,F(xiàn)在,按全省30萬考生來算,前1%的比例是滿分,就是將有3000個滿分。
高考區(qū)分度變小,引起非常明顯的連鎖反應,首先是頂尖高校改變錄取規(guī)則,紛紛進行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用自己的一套招生辦法選拔優(yōu)秀生源。這樣一來,搞競賽的高中學生越來越多,為的是通過競賽成績敲開頂尖高校的大門。
省內一所知名重點高中,全年級500多人,五大學科競賽的參與人數(shù),有近400人,這是新高考下的熱潮。北京大學浙江招生組組長李祎坦言:“新高考政策下,高考區(qū)分度確實變小,給頂尖高校、尤其對基礎學科拔尖人才選拔帶來一定困難。但高考改革所面對的是全省30萬考生,教育行政部門要考慮的問題比高校要考慮的問題更廣更復雜。新高考開辟了‘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通道,高校可以結合本校人才選拔標準,通過自主測試進行選拔,為高校留有探索的空間?!?BR> 上周公布的新高考招生錄取方案,最讓人關注的是實行專業(yè)平行投檔,每所學校的一個專業(yè)(類)作為一個志愿單位,每位考生每次可填報不超過80個志愿,這對考生來說又是個全新的挑戰(zhàn)。
填報80個專業(yè),是個什么概念?有業(yè)內人士分析,如果是第一段需填志愿考生(排名全省前20%的考生),有近1400所在浙招生的省內外高校,一共提供了23700多個專業(yè)供考生選擇。
有人說,新的招生錄取方案,對抑制高校大而全有一定效果,弱勢的專業(yè)招生可能會比較困難。也有人說,游戲規(guī)則變了,原先學校不怎么樣,卻通過行政手段把一些專業(yè)放到一本招生的省內普通大學,將被打回原形;一些綜合實力比較強,但專業(yè)不好的重點大學,再也沒有通過專業(yè)調劑保持生源質量的優(yōu)勢了。一線城市的普通大學將強勢崛起。
關于新高考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止。
有人說,新高考的目標其實和學生的個性一樣,既有理性的一面,又有感性的一面。而不是之前的高考,不是文科就是理科,一考定終身。
也有人說,新高考恰好能展現(xiàn)出一些學生隱藏的能力,除了學習之外,新高考更需要優(yōu)秀的決斷能力,在大浪潮下保持清醒的思維,做出最理性的選擇,以及極強的自信心。
還有人說,新高考需要新的應考策略,高考不再只是對個人能力的檢測,開始需要不同的策略,需要大大增強對時間的管理和利用能力。高考,不僅僅是成績,更有如何面對高考的綜合能力。
其實,新高考不僅需要學習上的實力,也需要更綜合的能力和更加開闊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