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學生英語學習方法指導

字號:


    同學們,踏進高中的大門,獲取更多的知識是我們大的愿望;考上理想大學是我們的追求;那么,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達爾文曾說過“關于方法的知識是重要的知識”,不管我們學習什么,掌握正確的方法是重要的。目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初、高中英語學習的銜接問題。
    為了使我們高一學生盡快適應高中英語學習,實現(xiàn)初中到高中英語學習的順利過度和轉變,少走彎路,提高學習效率,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我們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要處理好英語學習初高中銜接的問題
    如何盡快地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是每一個同學必須面對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誰適應的快誰就能占得先機。
    1.努力適應老師的講課風格
    要學會適應環(huán)境而不是環(huán)境遷就你。就英語來說,你們大的不適應就是聽課。初中英語課老師大部分用漢語講解,你們能聽得明明白白。但到高中,老師幾乎全用英語授課,大家普遍吃不消。
    但這很正常,這需要一個過渡期,大家只要努力地去聽并堅持不懈,逐步地適應老師的語音語調,語言的節(jié)奏,提問和處理問題的方式,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這個問題一定會迎刃而解?,F(xiàn)在不是比一個月之前聽課順利多了嗎。
    2.轉變學習英語的觀念,注意平時的積累,千萬不能臨時抱佛腳
    初中英語知識少而淺,臨陣磨槍真是不快也光,不少同學在初中這招用得是出神入化,百試不爽。甚至中考用這一招也能考個一百多分。但到高中再用這招就不靈了。這一個月通過做題大家會有感覺,高中英語知識在深度﹑廣度和難度上與初中不可同日而語。
    英語的專題語法在高中就講盡了,到大學只是擴充單詞和練口語聽力。這就要求把工夫下到平時,把時間化整為零,把零散的時間利用起來。高一是打基礎的階段,千萬不能偷懶,要努力做到一個"勤"字,勤動腦,勤動手,勤動口,勤動耳,當量的積累到一定程度,形成了語感,英語學習就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樂趣。語言的學習是慢工夫,靠一點一滴的積累,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
    另外,提醒大家早自習和晚上睡覺前半小時記憶效果較好,應充分利用。
    3.注意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認真對待學習的五個環(huán)節(jié)。課前預習要自覺,要力爭取自己讀懂學會教師將要講的東西,并發(fā)現(xiàn)自己不甚明了的地方,這樣上課聽課就會有的放矢。上課要充分調動一切感官,養(yǎng)成眼、耳、口、手、腦并用的聽課習慣。要積極開動腦筋回答問題,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密切與同學合作,不怕出錯,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聽講要學會抓重點,筆記要記下關鍵有用的東西。復習是進一步消化理解,鞏固記憶,把所學內容進行條理化、系統(tǒng)化的過程,也是與遺忘作斗爭的過程,是搞好學習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首先要及時復習,加強記憶,其次要反復閱讀教材,反復獨立思考,多方查閱參考資料和請教老師與同學,使通過課堂教學仍然弄不懂的問題盡可能得到解決,達到完全理解新教材,靈活運用語言知識和語言材料的目的。作業(yè)不但要獨立完成,還要從所完成的作業(yè)中總結審題、解題的規(guī)律。還要注意把平時的作業(yè)當作考試做,因為考試是讓你在單位時間內完成一定量的題,所以平時的作業(yè)應有意識地訓練做題的速度和準確率。后一環(huán)是課后自己安排的補充內容。補充內容不要僅局限于做課外題。課外閱讀各種英文報刊書籍、聽英語講座、看英語節(jié)目﹑網上查詢、都是對課內學習的有益補充。
    4.要想盡快適應高中的英語學習,必須學會自主學習
    初中時,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大家對老師的依賴非常大。你們只需要聽老師講,記筆記,回家完成作業(yè)就可以了,因此大家普遍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比較弱。離開老師就不知道該如何學,沒有作業(yè)就不會安排時間,更不會自覺地對自己的學習進行不斷的評價和反思并調整學習策略。
    而到了高中,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老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組織者﹑幫助者﹑參與者和合作者。教學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互動過程。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學生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高中學生應該形成適合自己學習特點的學習策略,并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不斷地調整學習策略;有自己特定的學習風格和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機械記憶為主動實踐和積極探索。學會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學習的奴隸,只有這樣才能從高手云集的八一脫穎而出。
    二、要適應新課改,優(yōu)化學習方法
    高中課程標準對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分別提出了相應的具體內容和標準。其中,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考試的重點。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聽和讀是理解的技能,說和寫是表達的技能;這四種技能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他們既是學習的內容,又是學習的手段。語言知識包括語音﹑詞匯﹑語法﹑功能和話題等五個方面的內容。新舊課標在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要求方面大的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詞匯和閱讀方面,在這兩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根據新課標,英語學習也要聞風而動,進行適當的調整。
    1. 首先就是要擴大詞匯量
    按照新課標,高中英語課程按水平分為六﹑七﹑八﹑九四個等級,共十一個模塊,分必修和選修。1-5模塊為必修,七級,達到七級目標要求即達到畢業(yè)要求。而課標要求所有學校應保證開設到6-8模塊,有條件的盡快開設9-11模塊。也就是說至少要開到第八模塊,即達到八級目標,而八級目標要求學生學會使用3500個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比舊課標的要求足足多出了1000個單詞。因此,擴大單詞量刻不容緩。
    怎么做呢?
    準備一本高中英語詞匯手冊,隨身攜帶,不斷復習。在上課或課外閱讀中不斷吸收單詞和詞組,記入手冊,有意識地擴大英語詞匯量。除了單詞,還特別注意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注意它們在課文中的用法。把那些與漢語差異大的、較難理解的短語記入手冊,詞匯的學習,應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原則,典型的例句也好記住,經常用以進行口、筆頭自由表達。只要堅持不懈,你的單詞量一定會與日俱增,而且用得得心應手,恰倒好處。
    2. 其次擴大閱讀量,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課標中八級目標對閱讀的要求是:能識別不同文體的特征;能通過分析句子結構理解難句和長句;能理解閱讀材料中不同的觀點和態(tài)度;能根據學習任務的需要從多種媒體中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處理;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欣賞淺顯的文學作品;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30萬詞以上。什么概念呢?三年三十萬詞,一年十萬詞,平均每天至少300個詞,也就是一篇閱讀。而且高考出題的趨勢是增加主觀題壓縮客觀題,主觀題中的閱讀理解由原來的四篇增加到五篇,還出現(xiàn)了新題型,閱讀填空題。所有這些都要求大家把閱讀理解作為重中之重。
    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應從精讀和泛讀兩方面努力。所謂精讀,就是仔細讀,一句話一句話地將結構和意思搞明白。對不明白的詞或短語,要翻查辭典,務求弄懂。文章讀完后,還要找出每段的主題句,概括中心大意以及做一些推理判斷方面的練習。教材中的課文和一些英語名篇都可以作為精讀的材料。泛讀是大家容易忽略的一種閱讀方式。所謂泛讀,就是泛泛一讀,只求了解大意,不去考慮句子結構和某些詞匯的用法。泛讀的材料多種多樣,簡易讀物,中學生英文報紙,各類比較淺顯的英語文章,均可以供泛讀使用。讀這類材料時,不要一碰到生詞就翻辭典,盡量靠上下文來猜測詞義,除非一個生詞反復出現(xiàn),不知道意思實在影響理解全文,否則就不查。泛讀還要講究一定的速度,有時也不必逐詞細看。泛讀多了,語感就會強,還能逐步鍛煉出跳讀與掃讀的能力。另外,提醒大家,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切不可急于求成。但只要有付出就一定有回報。
    3.背誦是英語學習的基本功。
    學英語,只有在死記的基礎上才能活用。背誦就是死記的第一步。背誦以背小短文為好。如《新概念英語》的第二冊上的小文章,內容有趣,用詞淺顯,語言地道,實在是練習背誦的好材料。背誦的好處很多,可以使我們熟悉英語的詞匯和結構,增強語感。由于背下來的東西已在你頭腦中深深扎根,這就為你在使用英語時模仿英美人的句型打下基礎,如果僅僅是從語法規(guī)則來編造句子,那樣的英語很可能是不地道的英語。背誦的另一個好處是為未來作積累。中學時期是一個人記憶力好的時期,中學背會的東西常常能永生難忘。沒有中學時期的大量背誦,將來的在英語方面向更高層次發(fā)展就困難了。
    4.聽力練習要持之以恒
    建議同學們每天練聽力10-20分鐘,聽力材料可選用由外籍人士所讀的英語文章或試題上的材料,聽的時候要學會抓住關鍵詞語,學會預測,并努力做到邊聽邊分析綜合,還可以適當的用筆記。對聽力測試問題的類型,既概括中心話題,推理判斷,談話細節(jié)等問題要心中有數。對??嫉恼勗拑热?,如打電話、購物﹑就餐、活動安排、表示看法等,要做到熟悉不陌生。聽力的提高不是一天就能實現(xiàn)的,它是慢功夫。但經常聽,肯定會有大的長進。另外,要練好聽力還要注意自己的語音語調要正確。許多同學聽力差不是因為掌握的語言知識不夠,而是聽到的正確的語音與自己所熟悉的不正確的語音不能聯(lián)系起來,因此影響了理解。
    5.關于語法的學習
    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人學英語,只要會說就行了,不必學習英語語法,也不要費力氣鉆研詞匯的用法。這種聽說萬能論是不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學生學習英語是有特定條件的,首先我們是中國人,中文在我們的頭腦中已深深扎根,我們在開展思維活動時完全忘掉中文是不可能的。其次,語法學習如果得法,會使學生在應用英語時更準確、更符合英美人的習慣。另外,語法知識,對精確地閱讀好處是很多的。
    認真學習語法,就是要把英語語法的基本條條記牢,并經常運用到使用英語的實踐中。背例句是學語法的好方法,但是也不必鉆研語法知識過細。因為英語畢竟是活的語言,任何規(guī)則都是相對的。有同學有一種誤解,以為學好語法,英語就算學好了,其實不是。語法只是對我們語言實踐活動的一種幫助,學英語主要還是投入聽說讀寫的實踐。
    6.關于英語寫作
    學英語還有一件事要做的,就是寫作。聽說讀寫其實是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寫的練習可以稍后進行,但無論如何是應該經常練練筆的。寫作,可以使我們對英語的掌握更精確,也可以促進聽說讀的能力的提高。開始不要長篇大論,要從寫簡單句練習起。依照中文意思譯成英文,慢慢地靠頭腦中的英文思維直接寫出英文。初學寫作,主要使用小詞、小句子,也就是常用詞和簡單句。待有一定水平了,也可以適當用一些復雜結構,如定語從句,非謂語動詞,強調句型等等。還要練習用好連接詞,因為連接詞語用好了,可以使意思表達更準確,文章更順暢。有一點需要提及的是不要生造漢語式的英語。寫英語作文,應以模仿為主,用你聽過的話來說,用你讀過的句子來寫。
    另外,我們還有幾點建議,希望同學們參考。
    1.補充課外閱讀材料。雖然我們有必修和選修教材,但閱讀量也遠遠不夠。因此建議大家課外訂一份難度適中的英語報紙或雜志,既開闊了視野又是對教材的補充。
    2.選擇一本合適的英漢詞典。好選一種英漢雙解詞典做自己的良師益友。遇到詞匯方面的疑問不等待或僅依靠教師解答,自己找字典求得答案。經常使用字典,越用越熟練,查找迅速,而且能學會根據上下文找到恰當的釋義。字典的解釋比文曲星的權威。
    3.準備一本高中語法參考書。能在教師的點撥下歸納出語法的規(guī)則,系統(tǒng)性地學習語法。能針對各個語法項目在語法書上尋找相應的練習進行強化鞏固。
    達爾文說過,"關于方法的知識是重要的知識"。許多專家學者也這樣認為,即怎樣學比學什么更重要。但我想比怎樣學更重要的是學習的態(tài)度﹑堅韌不跋的毅力和堅定不移的自信心。希望大家能盡快實現(xiàn)初高中銜接的平穩(wěn)過渡,在英語學習上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