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慶元旦活動策劃方案

字號:

新的一年馬上就要來臨了,幼兒對節(jié)日的到來非常的高興,但是幼兒對于元旦的來意并不是很清楚。我們希望通過活動,使幼兒了解元旦的來意,體驗動手制作的快樂,用自己制作的作品裝飾我們的幼兒園和活動室,體會節(jié)日的愉快氣氛。
    活動形式:
    慶元旦、迎新年“我是巧巧手”幼兒手工活動
    活動宗旨:我參與、我動手、我快樂、我們都是巧巧手
    活動目的:
    1、通過創(chuàng)設溫馨、和諧的環(huán)境,讓幼兒充分體驗合作的愉快心情,增進同伴間的感情;
    2、通過開展該活動使幼兒進一步認識、了解元旦,感受節(jié)日的愉快氣氛;
    3、通過制作方案的設計、實施,調動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增進家園關系和諧。
    活動時間:
    XX年12月31日上午9:10開始
    活動準備:
    1、場地環(huán)境的布置;
    2、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認識元旦(知道元旦的意義和來歷)
    元旦,也被稱為“新年”或“新歷年”,是指公歷的1月1日。但在古代,“元旦”即是今天的“春節(jié)”,也就是農歷新年。
    元旦是很多國家的法定假日;在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和澳門,元旦均為法定假日;中國大陸及臺灣均作為法定假日休假一天。習俗方面,“元旦”主要以各種方式互相祝福,賀年卡是其中主要形式。
    漢語“元旦”含義:“元”是開始、第一的意思;“旦”即早晨天明的時間,也通常包含一天之意。因此“元旦”就是一年的開始、一年的第一天。
    歷,中國各個朝代對“元旦”說法不一致。中華民國成立后,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公歷,所以便統(tǒng)計”,定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jié),而以公歷1月1日為新年。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xx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將公歷1月1日正式定名為“元旦”,自此我國的每年1月1日就成我們家喻戶曉的新年“元旦”節(jié)日。
    二、迎接元旦暨“我是巧巧手”幼兒手工活動
    1、幼兒繪畫:年年有魚
    2、幼兒剪紙:美麗的窗花
    3、幼兒制作賀卡并互贈(說一句祝福的話)
    4、展示幼兒作品(布置活動室)
    三、歡慶元旦
    觀看有關的電影,師幼共慶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