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律例》于乾隆元年開始重新修訂。乾隆即位之初,命律令總裁官對原有律例進(jìn)行逐條考證,重加編輯,于乾隆五年完成,頒行天下。
《大清律例》的結(jié)構(gòu)、形式、體例、篇目與《大明律》基本相同,共分名例律、吏律、戶律、禮律、兵律、刑律、工律七部分。其中《律目》、《諸圖》、《服制》各一卷,《律例》正文36卷,律文436條。自乾隆五年頒律以后律文部分基本定型,極少修訂,后世各朝只是不斷增修律文之后的“附例”。
《大清律例》是中國歷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大清律例》以《大明律》為藍(lán)本,是中國傳統(tǒng)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
【記憶口訣】《大清律例》乾隆定,最后一部集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