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行政審判權原則
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是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一項重要原則,行政訴訟活動必須遵循。行政訴訟法第3條第1款規(guī)定:人民法院依法對行政案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該原則包含以下內容:
第一,行政審判權由人民法院統(tǒng)一行使。行政審判權是人民法院根據(jù)訴訟當事人的請求,并在雙方當事人的參加下,依照訴訟程序居中審理,裁判行政爭議的權力。行政審判權具有統(tǒng)一性和完整性。首先,行政審判權是我國的司法主權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只能由人民法院代表國家行使,任何外國政府和機關不能干涉或者分割。其次,人民法院有權依法定程序確定自己對某一個行政案件是否享有管轄權,對此,其他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或者個人都不得干涉。最后,人民法院統(tǒng)一行使行政審判權必須符合法律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的全部過程,從最初對起訴的受理,到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實質性審查,再到判決執(zhí)行都要嚴格依法進行。行政審判權,既包含羈束的權力,也包含自由裁量的權力。當人民法院行使自由裁量權時,還須公正合理,不得濫用權力。
第二,案件審判獨立,即人民法院作為一個整體獨立,不受外界的任何非法影響。行政審判獨立的首要一環(huán)是人民法院作為一個整體獨立于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能把法官個人的獨立等同于行政審判獨立,法院集體獨立是我國行政審判獨立的實質。
第三,合議庭審判獨立,即合議庭在具體辦理和審判行政案件的過程中非依法定程序不受來自法院內部和外部的各種影響。行政訴訟實行合議制,在一般案件中,合議庭的裁判即視為人民法院的裁判。因此,人民法院獨立行使行政審判權原則的第二層次的內容是合議庭獨立進行審判,既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也不受審判委員會、院長或庭長的干涉。對于重大復雜的行政案件,如果合議庭經開庭審判不能作出判決,應當通過法定程序提交審判委員會決定。
第四,審判人員獨立,即審判人員參加合議庭審判和審判委員會議決時,不受來自法院內部和外部的干涉或者指使,獨立進行判斷,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表決。法官的個人獨立是人民法院獨立審判的必要條件。
第五,人民法院行使行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由于行政訴訟的一方當事人是行政機關,而行政機關與人民法院同為國家機關,并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而,行政審判必須排除來自行政機關的干擾。同樣,為保證行政審判的獨立和公正,也要排除社會團體和其他個人的干涉。此外,雖然行政審判要接受國家權力機關和新聞輿論的監(jiān)督,但為確保行政審判的獨立,國家權力機關的監(jiān)督和新聞輿論的監(jiān)督也必須依法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