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給我一打健全的兒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變,或者使他們成為醫(yī)生、律師……或者使他們成為乞丐和盜賊……”這種片面的觀點突出強調的是( )兒童發(fā)展的作用。
A.遺傳因素
B.先天因素
C.環(huán)境和教育
D.主觀愿望
2.有個孩子聽到媽媽說:“你是好孩子”。他說:“不,我是壞孩子”。這說明這個孩子可能處于( )。
A.危機期
B.敏感期
C.期
D.關鍵期
3.關于幼兒視覺發(fā)展的表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突然把手放在孩子眼前,若無眨眼反射,是正常表現(xiàn)
B.“代償頭位”表示兩眼可能是弱眼
C.孩子有畏光現(xiàn)象,在陽光下常把一只眼閉上,可能為青光眼
D.斜視,多是視力功能不好
4.1歲前兒童注意選擇性的變化發(fā)展過程是( )。
A.從探究性的注意到定向性的注意
B.從注意全面的輪廓到注意局部的輪廓
C.從無意注意到狀態(tài)性的注意
D.從注意形體外周到注意形體的內部成分
5.“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懷念”,這屬于( )。
A.運動記憶
B.情緒記憶
C.形象記憶
D.語詞記憶
6.一個5歲3個月的女孩說:“我想畫小貓咪、小花,還想畫人?!彼旧习此f的去畫了。說明她的想象是( )。
A.仍以無意想象為主
B.與記憶的界限不明顯的
C.有計劃的,但想象內容零碎、缺乏組織
D.力求符合客觀邏輯的
7.幼兒最初社會性發(fā)生的標志是( )。
A.誘發(fā)性微笑的出現(xiàn)
B.不出聲的笑
C.出聲的笑
D.有差別的微笑的出現(xiàn)
8.一個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穩(wěn)定的特征是指人的( )。
A.性格
B.能力
C.個性
D.氣質
9.研究者運用一定的心理學、教育學原理和有效經驗,對研究對象專門活動的作品進行分析研究。從而了解研究對象心理活動的一種方法是( )。
A.作品分析法
B.實驗法
C.觀察法
D.調查法
10.幼兒在5歲以后,白天或者夜晚仍不能主動控制排尿,經常夜間尿床,白天尿褲,稱( )。
A.遺尿癥
B.尿床
C.大小便失禁
D.失調癥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本題考查華生的觀點。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從行為主義心理學思想出發(fā),提出了環(huán)境決定論。其主要內容是:否認遺傳在兒童發(fā)展中的作用和片面夸大環(huán)境和教育的作用。故選C。
2.A【解析】在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兩個階段之間,有時會出現(xiàn)心理發(fā)展在短期內突然急劇變化的情況,稱為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轉折期。在兒童的轉折時期,往往容易出現(xiàn)對成人的反抗行為,被稱為危機期。孩子對媽媽的話表示反抗說明他可能處于危機期。故選A。
3.D【解析】A項中“若無眨眼反射”并非正常表現(xiàn),眨眼反射是兒童生而有之的無條件發(fā)射;B項中“代償頭位”是患麻痹性斜視的病人出現(xiàn)的將頭或面部轉向麻痹肌作用的方向,借以消除或減輕復視的干擾,并不是弱眼;C項中孩子有畏光現(xiàn)象是與幼兒獨特的視覺發(fā)展情況相關的,并非青光眼;D項中“斜視”是視力功能不好的表現(xiàn)之一。故選D。
4.C【解析】注意可以分為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兩種基本形式,其主要區(qū)別是是否有目的和是否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兒童最初的注意屬于無意注意,研究表明,l歲前兒童注意發(fā)展是從無意注意到狀態(tài)性注意。故選C。
5.B【解析】根據(jù)記憶的內容可將記憶分為不同的類型,包括運動記憶、形象記憶、情緒記憶和語詞邏輯記憶。情緒記憶是對經驗過的情緒或情感的記憶。整個幼兒期,幼兒記憶都帶有強烈的情緒性?!拔羧胀扒椋两癯涯睢北磉_了一種對同窗情義的懷念,屬于情緒記憶。故選B。
6.C【解析】小女孩在畫之前已經預先在頭腦中設想了要畫的事物,說明她的想象已經有了一定的目的,不屬于無意想象;但其想象的事物之間是比較零散、缺乏組織和邏輯聯(lián)系的。故選C。
7.D【解析】幼兒期是兒童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有差別的微笑出現(xiàn)標志著幼兒最初的社會性發(fā)生。故選D。
8.C【解析】個性是指個體在物質活動和交往活動中形成的具有社會意義的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系統(tǒng),這道題考查的是個性的概念。個性作為一個心理系統(tǒng),包含三個彼此之間相互聯(lián)系著的結構,它們是個性傾向性系統(tǒng)、自我意識系統(tǒng)和個性心理特征系統(tǒng)。故選C。
9.A【解析】作品分析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收集資料的方式。它輔助觀察法、訪談法等他研究方法互證或證偽其研究結果,也是一種獨立、完整的研究方法。作品分析法是研究者運用一定的心理學、教育學原理和有效經驗,對研究對象專門活動的作品進行分析研究,從而了解研究對象心理活動的一種方法。在對作品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礎上,揭示作品背后隱藏的研究對象的行為、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研究對象的作品很多,如作業(yè)、日記、作文、筆記、繪畫作品、考試試卷、工藝制品等。故選A。
10.A【解析】幼兒在5歲以后,白天或者夜晚仍不能主動控制排尿,經常夜間尿床,白天尿褲,稱“遺尿癥”。引起遺尿的原因較多,主要有以下幾種。心理因素:主要指精神方面受到創(chuàng)傷,如突然受驚、大病一場、對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不能適應等。訓練不當:排尿過程的自主控制,既需要大腦發(fā)育成熟到一定的程度,也需要學習和訓練。一般兩三歲的幼兒就可以開始自行控制排尿,如謝I練方法不當,兒童沒有形成良好的排尿習慣,亦可發(fā)生遺尿。遺傳因素:研究發(fā)現(xiàn),遺尿與遺傳的關系密切,約有70%的遺尿患兒的一級親屬中有遺尿歷史器質性遺尿癥——因疾病所引起的遺尿癥稱“器質性遺尿癥”,如蟯蟲病、膀胱炎等,均可使兒童不能主動控制排尿。故選A。
1.“給我一打健全的兒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變,或者使他們成為醫(yī)生、律師……或者使他們成為乞丐和盜賊……”這種片面的觀點突出強調的是( )兒童發(fā)展的作用。
A.遺傳因素
B.先天因素
C.環(huán)境和教育
D.主觀愿望
2.有個孩子聽到媽媽說:“你是好孩子”。他說:“不,我是壞孩子”。這說明這個孩子可能處于( )。
A.危機期
B.敏感期
C.期
D.關鍵期
3.關于幼兒視覺發(fā)展的表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突然把手放在孩子眼前,若無眨眼反射,是正常表現(xiàn)
B.“代償頭位”表示兩眼可能是弱眼
C.孩子有畏光現(xiàn)象,在陽光下常把一只眼閉上,可能為青光眼
D.斜視,多是視力功能不好
4.1歲前兒童注意選擇性的變化發(fā)展過程是( )。
A.從探究性的注意到定向性的注意
B.從注意全面的輪廓到注意局部的輪廓
C.從無意注意到狀態(tài)性的注意
D.從注意形體外周到注意形體的內部成分
5.“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懷念”,這屬于( )。
A.運動記憶
B.情緒記憶
C.形象記憶
D.語詞記憶
6.一個5歲3個月的女孩說:“我想畫小貓咪、小花,還想畫人?!彼旧习此f的去畫了。說明她的想象是( )。
A.仍以無意想象為主
B.與記憶的界限不明顯的
C.有計劃的,但想象內容零碎、缺乏組織
D.力求符合客觀邏輯的
7.幼兒最初社會性發(fā)生的標志是( )。
A.誘發(fā)性微笑的出現(xiàn)
B.不出聲的笑
C.出聲的笑
D.有差別的微笑的出現(xiàn)
8.一個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穩(wěn)定的特征是指人的( )。
A.性格
B.能力
C.個性
D.氣質
9.研究者運用一定的心理學、教育學原理和有效經驗,對研究對象專門活動的作品進行分析研究。從而了解研究對象心理活動的一種方法是( )。
A.作品分析法
B.實驗法
C.觀察法
D.調查法
10.幼兒在5歲以后,白天或者夜晚仍不能主動控制排尿,經常夜間尿床,白天尿褲,稱( )。
A.遺尿癥
B.尿床
C.大小便失禁
D.失調癥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本題考查華生的觀點。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從行為主義心理學思想出發(fā),提出了環(huán)境決定論。其主要內容是:否認遺傳在兒童發(fā)展中的作用和片面夸大環(huán)境和教育的作用。故選C。
2.A【解析】在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兩個階段之間,有時會出現(xiàn)心理發(fā)展在短期內突然急劇變化的情況,稱為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轉折期。在兒童的轉折時期,往往容易出現(xiàn)對成人的反抗行為,被稱為危機期。孩子對媽媽的話表示反抗說明他可能處于危機期。故選A。
3.D【解析】A項中“若無眨眼反射”并非正常表現(xiàn),眨眼反射是兒童生而有之的無條件發(fā)射;B項中“代償頭位”是患麻痹性斜視的病人出現(xiàn)的將頭或面部轉向麻痹肌作用的方向,借以消除或減輕復視的干擾,并不是弱眼;C項中孩子有畏光現(xiàn)象是與幼兒獨特的視覺發(fā)展情況相關的,并非青光眼;D項中“斜視”是視力功能不好的表現(xiàn)之一。故選D。
4.C【解析】注意可以分為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兩種基本形式,其主要區(qū)別是是否有目的和是否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兒童最初的注意屬于無意注意,研究表明,l歲前兒童注意發(fā)展是從無意注意到狀態(tài)性注意。故選C。
5.B【解析】根據(jù)記憶的內容可將記憶分為不同的類型,包括運動記憶、形象記憶、情緒記憶和語詞邏輯記憶。情緒記憶是對經驗過的情緒或情感的記憶。整個幼兒期,幼兒記憶都帶有強烈的情緒性?!拔羧胀扒椋两癯涯睢北磉_了一種對同窗情義的懷念,屬于情緒記憶。故選B。
6.C【解析】小女孩在畫之前已經預先在頭腦中設想了要畫的事物,說明她的想象已經有了一定的目的,不屬于無意想象;但其想象的事物之間是比較零散、缺乏組織和邏輯聯(lián)系的。故選C。
7.D【解析】幼兒期是兒童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有差別的微笑出現(xiàn)標志著幼兒最初的社會性發(fā)生。故選D。
8.C【解析】個性是指個體在物質活動和交往活動中形成的具有社會意義的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系統(tǒng),這道題考查的是個性的概念。個性作為一個心理系統(tǒng),包含三個彼此之間相互聯(lián)系著的結構,它們是個性傾向性系統(tǒng)、自我意識系統(tǒng)和個性心理特征系統(tǒng)。故選C。
9.A【解析】作品分析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收集資料的方式。它輔助觀察法、訪談法等他研究方法互證或證偽其研究結果,也是一種獨立、完整的研究方法。作品分析法是研究者運用一定的心理學、教育學原理和有效經驗,對研究對象專門活動的作品進行分析研究,從而了解研究對象心理活動的一種方法。在對作品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礎上,揭示作品背后隱藏的研究對象的行為、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研究對象的作品很多,如作業(yè)、日記、作文、筆記、繪畫作品、考試試卷、工藝制品等。故選A。
10.A【解析】幼兒在5歲以后,白天或者夜晚仍不能主動控制排尿,經常夜間尿床,白天尿褲,稱“遺尿癥”。引起遺尿的原因較多,主要有以下幾種。心理因素:主要指精神方面受到創(chuàng)傷,如突然受驚、大病一場、對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不能適應等。訓練不當:排尿過程的自主控制,既需要大腦發(fā)育成熟到一定的程度,也需要學習和訓練。一般兩三歲的幼兒就可以開始自行控制排尿,如謝I練方法不當,兒童沒有形成良好的排尿習慣,亦可發(fā)生遺尿。遺傳因素:研究發(fā)現(xiàn),遺尿與遺傳的關系密切,約有70%的遺尿患兒的一級親屬中有遺尿歷史器質性遺尿癥——因疾病所引起的遺尿癥稱“器質性遺尿癥”,如蟯蟲病、膀胱炎等,均可使兒童不能主動控制排尿。故選A。
點擊免費試聽>>> |
點擊免費試聽>>> | 點擊免費試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