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嬰兒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夠物體,以后才會用手指去拿東西,這是服從了( )。
A.高低規(guī)律
B.從整體到局部的規(guī)律
C.大小規(guī)律
D.首尾規(guī)律
2.“清高孤傲,自命不凡”的性格,容易在( )親子關系的家庭中出現(xiàn)。
A.民主型
B.****型
C.獨斷型
D.放任型
3.小朋友在活動室內進行活動時,窗外突然飛進一只小鳥,小朋友們都興奮地去看小鳥。小朋友這時的注意是( )。
A.隨意注意
B.無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4.幼兒在結構游戲中,由獨自搭建發(fā)展為能與同伴聯(lián)合搭建,主要反映了游戲中幼兒( )。
A.運用材料的水平
B.確定游戲主題的水平
C.社會性發(fā)展的水平
D.建構形式發(fā)展的水平
5.初幾天新生兒或哭或安靜,或四肢劃動等,可以稱為( )。
A.原始的情緒反應
B.基本的情緒反應
C.混合的情緒反應
D.高級的情緒反應
6.在近代教育,對于掌握知識和發(fā)展能力究竟以誰為主的問題上存在爭論,一種理論是形式教育論,另一種理論是( )。
A.學科課程論
B.活動課程論
C.實質教育論
D.現(xiàn)代課程論
7.文藝復興時期的兒童觀是人類關于兒童認識的“哥白尼式”的革命,這時出現(xiàn)了( )。
A.個人本位兒童觀
B.家族本位兒童觀
C.社會本位兒童觀
D.自然本位兒童觀
8.幼兒能區(qū)分一個人是男性還是女性,說明他已經( )。
A.產生了性別行為
B.具有了性別概念
C.對性別角色有明確的認識
D.形成了性別角色習慣
9.福祿培爾認為兒童有四種本能,包括活動的本能、認識的本能、藝術的本能和( )。
A.制作的本能
B.創(chuàng)造的本能
C.宗教的本能
D.運動的本能
10.早期發(fā)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患兒主要的措施是( )。
A.開展生長發(fā)育監(jiān)測
B.開展健康教育
C.指導喂養(yǎng)
D.開展疾病預防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1.評價教師有關幼兒園社會教育內容的確定和使用需要開展哪幾方面的測評工作?
12.簡述幼兒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特點。
三、論述題(本大題1小題,20分)
13.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小強原本是個很好學的孩子,成績也不錯,爸爸媽媽對他都很滿意,經常給他買禮物作為學習獎勵。但后來他的成績不太理想,學習動力也越來越差,放學回家后總想著玩電腦游戲,對學習作業(yè)也敷衍了事。媽媽很著急,先是批評他不該貪玩,進而苦口婆心地告誡他電腦游戲危害很大,可是都不管用。
問題:試述如何引發(fā)幼兒的學習動機。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4.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國外有媒體指出,中國的小孩越來越不會玩了。他們發(fā)現(xiàn),中國的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穿得干干凈凈,不允許他們做那些可能會弄臟衣服的游戲。同時,中國很多的年輕父母覺得游戲對于孩子的成長意義不大,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應該花更多的時間來學習畫畫、英語、鋼琴等。
問題:請結合游戲對成長的作用分析這些中國父母的做法。
15.閱讀下面材料?;卮饐栴}。
人們越來越關注幼兒的早教問題,甚至有很多父母在早教機構的鼓動下宣稱孩子成不成才.就在小孩學齡前的那幾年。其中。幼兒學外語成為家長們?yōu)殛P注的熱點,上英語興趣班已成為一些幼兒家長的首選.書店里的幼兒英語教材也越擺越多。有的英語早教機構的一套幼兒英語教材就要收5000多元.有的“雙語”幼兒園半年收費達6800元。一些家長質疑:幼兒學英語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幼兒英語應該怎樣學?
問題:根據(jù)這些現(xiàn)象,談談幼兒園教育的幾大原則。
五、活動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30分)
16.圍繞幫水寶寶搬家的主題,設計一個幼兒同小班活動方案。要求寫明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從整只手臂到用手指,這是動作發(fā)展的從整體到局部的規(guī)律。
2.D【解析】放任型親子關系容易使幼兒形成好吃懶做、蠻橫胡鬧、自私自利、清高孤傲、自命不凡、意志薄弱、缺乏獨立性等不良品質。
【專家點撥】親子關系通常分成民主型、****型、放任型和忽視型四種,考生要掌握每一種親子關系類型的特點。
3.B【解析】幼兒對小鳥的這種注意不需要意志努力,是無意注意。
4.C【解析】幼兒從獨自游戲發(fā)展為能與其他幼兒進行合作游戲,說明其社會性有所發(fā)展。
5.A【解析】新生兒出生后,立即可以產生情緒表現(xiàn),題干中所描述的可以稱為原始的情緒反應。
6.C【解析】實質教育論是歐洲18~19世紀對立于形式教育論而出現(xiàn)的一種教育學說。它認為普通教育應以獲得有價值的知識為主要任務,而學習知識本身就包含著能力的培養(yǎng),能力無須加以特別訓練。
7.A【解析】個人本位兒童觀提倡教育教學以兒童為中心,要根據(jù)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確定教育目標,制訂教學計劃。兒童觀出現(xiàn)于文藝復興時期。
【專家點撥】作答該題可以采取分析法。16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提出以人為中心,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倡導個性解放,因此可以推出,此時的兒童觀應為個人本位兒童觀。
8.B【解析】幼兒能區(qū)分一個人是男性還是女性,說明他已經具有了性別概念。
9.C【解析】福祿培爾認為兒童具有活動的本能、認識的本能、藝術的本能和宗教的本能。
10.A【解析】早期發(fā)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患兒主要的措施是開展生長發(fā)育監(jiān)測。
二、簡答題
11.【答案要點】在評價教師有關幼兒園社會教育內容的確定和使用方面的工作過程和效果方面時,有必要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測評工作:
(1)教師能依據(jù)幼兒園社會教育的目標選擇教育內容,將目標具體化和細化為教育內容。
(2)基于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社會關系的分析,設計一些有實效性的教育內容。
(3)將社會現(xiàn)實中存在的與社會教育密切相關的知識體系加以整合和分解,形成與社會教育領域相匹配的分年齡的知識體系,并將上述內容細化為課堂教學的內容。
(4)側重從幼兒身邊的人和事、環(huán)境和文化人手,將幼兒的經驗主動地納入教學內容之中。
(5)堅持由近及遠、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處理好內容的廣度和深度的關系。
(6)讓幼兒在真實的活動中學習社會知識,積累社會經驗,教師要給予幼兒相互交往的機會、良好的榜樣和正確的示范。
(7)盡量減少負面性的內容的傳遞。
12.【答案要點】(1)自我認識的發(fā)展。幼兒自我認識發(fā)展包括對自己身體的認識,以及對自己行動、心理活動的認識。掌握“我”字是自我意識形成的重要標志,說明兒童意識到了自己是各種行動和心理活動的主體。
(2)自我評價的發(fā)展。幼兒初期,幼兒還不會真正自我評價。他們的自我評價往往依賴于成人對他們的評價;只能評價一些外部的行為表現(xiàn)等。到了幼兒晚期,開始出現(xiàn)獨立的評價,有時會對成人的評價持批判態(tài)度;還能夠評價內心狀態(tài)和道德品質;評價也比較細致全面??傮w來說,幼兒的自我評價能力還很差。
(3)自我體驗的發(fā)展。幼兒自我體驗明顯的特點就是受暗示性。成人的暗示對幼兒自我體驗的產生起著重要作用。年齡越小,表現(xiàn)越明顯。
(4)自我控制的發(fā)展。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獨立性、堅持性和自制力的發(fā)展方面。
三、論述題
13.【答案要點】引發(fā)幼兒的學習動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應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和新穎有趣的教具;(2)設置問題情境;利用精心設置的問題情境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動機,這是將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有機結合的有效方式;(3)制定具體、明確而適當?shù)膶W習目標;(4)給予積極反饋,使幼兒有成功體驗。
(補充學習動機原理:)學習動機的減退確實跟學習動機有關。動機通??煞譃閮刹糠謨炔縿訖C和外部動機。內部學習動機是孩子對學習內容和行為有強烈的求知欲,通過掌握知識而滿足自已的好奇心,學習動機來自于解決難題后的心理成就感,也就是“自我強化”;外部學習動機是孩子對學習材料沒有太多的興趣,學習是為了滿足老師和家長的期望與要求,學習動力來自于解決難題后老師和家長給予的獎勵,也就是“外部強化”。同時家長給予獎勵也需要注意方式,材料中小強的父母由于獎勵方式不正確,導致不但沒有激發(fā)學習動機,反而弄巧成拙。
小強的父母發(fā)現(xiàn)他對電腦游戲感興趣,但又擔心他沉迷其中,父母缺乏對孩子的了解和對電腦游戲的正確認識,而且喜愛游戲也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可以花點時間監(jiān)督孩子,并且不要將玩游戲作為努力學習的交換條件,只是課余的一種娛樂方式,孩子會將玩電腦游戲視為一種正常的休閑活動,放松過后繼續(xù)學習。
四、材料分析題
14.【答案要點】這些中國父母的做法是不科學的。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是兒童通過實際行動探索周圍世界的一種積極活動。游戲不但給兒童帶來樂趣,而且也是培育兒童走向健康人格發(fā)展的一種方法,兒童心理的發(fā)展主要是在游戲活動中完成的。
(1)游戲是滿足幼兒需要的一種基本的活動方式,它能夠解決幼兒渴望參加成人社會實踐活動的需要與從事這些活動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水平之間的矛盾。
(2)游戲是促進幼兒認知發(fā)展的強有力工具。
(3)游戲有助于幼兒去自我中心,在游戲中逐漸學會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
(4)游戲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自制力,能夠激勵他們克服困難,努力達到一定的目的,從而鍛煉幼兒的意志。
15.【答案要點】《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的教育工作原則提出:“要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注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fā)展?!薄坝變簣@必須切實做好幼兒心理和生理的衛(wèi)生保健工作。”針對心理不健康的兒童,幼教工作者要在工作中利用游戲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疏導環(huán)境。幼兒園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則主要如下:
(1)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和諧發(fā)展。幼兒園教育的基本任務是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fā)展,不應片面追求幼兒的特長和技能。作為幼兒園教師應該明確,辦特色園、特色班或者興趣小組必須以提高幼教質量、促進幼兒的發(fā)展為落腳點。幼兒教育的任務是為幼兒基本素質的發(fā)展服務,不能盲目追新求異。在材料中,早教機構的夸張宣傳和教學讓幼兒盲目地學習外語是違背全面發(fā)展原則的。
(2)尊重兒童,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①兒童期是人生的一個特殊階段,有其特有的價值。②強調兒童學習的自動化和自律。③在人生的早期階段,兒童是通過操作來學習的。④兒童會動手操作是教育的出發(fā)點。⑤所有的兒童都擁有在適宜的條件下發(fā)展的潛力。幼兒在教師的眼中不應該有智愚之分,而只有發(fā)展階段和速度的快慢之別。教師的責任就是要了解幼兒的個體差異,提供與幼兒心智能力相匹配的教育目標、內容、形式和材料等。⑥在教育過程中成人和同伴是重要的教育因素。⑦幼兒園教育不僅是兒童與知識、材料之間建立聯(lián)系,而且也是兒童與環(huán)境、與人之間的接觸。
(3)重視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在教育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了解兒童的年齡特點,了解該年齡段兒童的發(fā)展特點,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同時,教師應該舍棄以往那種面向中間、舍棄兩端的做法,面向每一個兒童,使他們的潛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許多幼兒對學習外語并沒有足夠的興趣,并且學習外語并未被證明越早越好,甚至可能適得其反。
(4)發(fā)揮一日生活的整體功能。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和利用一日生活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教育價值,通過合理組織、科學安排,使其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讓幼兒在自然的生活中身心健康地發(fā)展。一日生活的整體功能指保教結合,日常生活活動與教育活動相結合,處處滲透教育,在各個環(huán)節(jié)注意幼兒身體的養(yǎng)護,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在幼兒園實踐當中,一些 保育員教師對一日活動各環(huán)節(jié)的作用認識單一、片面,把保育和教育兩者的界限劃分得過清,以為保育就是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保證孩子的衛(wèi)生和安全;教育就是傳授給幼兒知識,掌握技能,結果割斷了兩者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在幼兒時期,孩子需要接受的不是具體的知識,而是養(yǎng)成學習習慣。幼兒園應該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與人交往的習慣,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同情心、創(chuàng)造力以及自控力,而不是以單詞數(shù)量衡量孩子的學習成果。
(6)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游戲是兒童的權利,是學齡前兒童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在這個新的世紀里,我們更要強調游戲的教育作用,把它看作幼兒園教育當中的基本活動。
父母和幼兒園可以理由游戲,在游戲中學習外語,培養(yǎng)孩子語感和表達能力,不是幾千元的教材,枯燥教學。可以讓孩子在游戲中聽外語的歌曲和玩一些外語有關的游戲,,讓孩子在玩中學。
五、活動設計題
16.【參考設計】
健康領域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驗玩水的樂趣。
2.激發(fā)幼兒的合作和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3.鼓勵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水的特征。
二、活動準備
1.心理準備:幼兒在以前的玩水過程中初步了解了水的特征。
2.物質準備:水盆、水桶、杯子、空礦泉水瓶、海綿、注射器、塑料袋、抹布等。
三、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交流不同信息,教師梳理歸納。
老師請來了小朋友們非常喜歡的好朋友(水寶寶),出示一盆水,通過觀察和感知,鼓勵幼兒說說水的特性。
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水的特性:無色、無味。
2.玩水活動。
水寶寶在盆里玩累了,很想到那邊的水桶里去玩一玩,可是他們自己去不了,小朋友能不能幫助水寶寶呢?請小朋友說一說可以用哪些方法和工具幫助水寶寶,然后嘗試用這些方法和工具和水寶寶玩一會兒。
3.幫水寶寶搬家:采用分組比賽形式,教師巡回指導。
(1)將幼兒分成兩隊進行比賽,看哪組小朋友先把水寶寶運到水桶里,哪組小朋友用到的方法多。
(2)介紹比賽規(guī)則:水盆和水桶不能離開原地;把所有水寶寶都運到水桶里,不能落到半路;記住自己所用的工具和方法。
4.小朋友向評委老師介紹自己隊所用的工具和方法,評委老師幫助記錄,教師與幼兒一起進行歸納總結。
5.活動延伸。
澆花:水寶寶說:“今天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得很開心,可是不能只知道玩,還要幫助媽媽于活(外面的花草都渴了,他們要去讓花草喝水)。”我們一起幫助水寶寶,拿著我們的工具去給花娃娃喝水吧!
1.嬰兒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夠物體,以后才會用手指去拿東西,這是服從了( )。
A.高低規(guī)律
B.從整體到局部的規(guī)律
C.大小規(guī)律
D.首尾規(guī)律
2.“清高孤傲,自命不凡”的性格,容易在( )親子關系的家庭中出現(xiàn)。
A.民主型
B.****型
C.獨斷型
D.放任型
3.小朋友在活動室內進行活動時,窗外突然飛進一只小鳥,小朋友們都興奮地去看小鳥。小朋友這時的注意是( )。
A.隨意注意
B.無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4.幼兒在結構游戲中,由獨自搭建發(fā)展為能與同伴聯(lián)合搭建,主要反映了游戲中幼兒( )。
A.運用材料的水平
B.確定游戲主題的水平
C.社會性發(fā)展的水平
D.建構形式發(fā)展的水平
5.初幾天新生兒或哭或安靜,或四肢劃動等,可以稱為( )。
A.原始的情緒反應
B.基本的情緒反應
C.混合的情緒反應
D.高級的情緒反應
6.在近代教育,對于掌握知識和發(fā)展能力究竟以誰為主的問題上存在爭論,一種理論是形式教育論,另一種理論是( )。
A.學科課程論
B.活動課程論
C.實質教育論
D.現(xiàn)代課程論
7.文藝復興時期的兒童觀是人類關于兒童認識的“哥白尼式”的革命,這時出現(xiàn)了( )。
A.個人本位兒童觀
B.家族本位兒童觀
C.社會本位兒童觀
D.自然本位兒童觀
8.幼兒能區(qū)分一個人是男性還是女性,說明他已經( )。
A.產生了性別行為
B.具有了性別概念
C.對性別角色有明確的認識
D.形成了性別角色習慣
9.福祿培爾認為兒童有四種本能,包括活動的本能、認識的本能、藝術的本能和( )。
A.制作的本能
B.創(chuàng)造的本能
C.宗教的本能
D.運動的本能
10.早期發(fā)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患兒主要的措施是( )。
A.開展生長發(fā)育監(jiān)測
B.開展健康教育
C.指導喂養(yǎng)
D.開展疾病預防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1.評價教師有關幼兒園社會教育內容的確定和使用需要開展哪幾方面的測評工作?
12.簡述幼兒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特點。
三、論述題(本大題1小題,20分)
13.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小強原本是個很好學的孩子,成績也不錯,爸爸媽媽對他都很滿意,經常給他買禮物作為學習獎勵。但后來他的成績不太理想,學習動力也越來越差,放學回家后總想著玩電腦游戲,對學習作業(yè)也敷衍了事。媽媽很著急,先是批評他不該貪玩,進而苦口婆心地告誡他電腦游戲危害很大,可是都不管用。
問題:試述如何引發(fā)幼兒的學習動機。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4.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國外有媒體指出,中國的小孩越來越不會玩了。他們發(fā)現(xiàn),中國的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穿得干干凈凈,不允許他們做那些可能會弄臟衣服的游戲。同時,中國很多的年輕父母覺得游戲對于孩子的成長意義不大,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應該花更多的時間來學習畫畫、英語、鋼琴等。
問題:請結合游戲對成長的作用分析這些中國父母的做法。
15.閱讀下面材料?;卮饐栴}。
人們越來越關注幼兒的早教問題,甚至有很多父母在早教機構的鼓動下宣稱孩子成不成才.就在小孩學齡前的那幾年。其中。幼兒學外語成為家長們?yōu)殛P注的熱點,上英語興趣班已成為一些幼兒家長的首選.書店里的幼兒英語教材也越擺越多。有的英語早教機構的一套幼兒英語教材就要收5000多元.有的“雙語”幼兒園半年收費達6800元。一些家長質疑:幼兒學英語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幼兒英語應該怎樣學?
問題:根據(jù)這些現(xiàn)象,談談幼兒園教育的幾大原則。
五、活動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30分)
16.圍繞幫水寶寶搬家的主題,設計一個幼兒同小班活動方案。要求寫明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從整只手臂到用手指,這是動作發(fā)展的從整體到局部的規(guī)律。
2.D【解析】放任型親子關系容易使幼兒形成好吃懶做、蠻橫胡鬧、自私自利、清高孤傲、自命不凡、意志薄弱、缺乏獨立性等不良品質。
【專家點撥】親子關系通常分成民主型、****型、放任型和忽視型四種,考生要掌握每一種親子關系類型的特點。
3.B【解析】幼兒對小鳥的這種注意不需要意志努力,是無意注意。
4.C【解析】幼兒從獨自游戲發(fā)展為能與其他幼兒進行合作游戲,說明其社會性有所發(fā)展。
5.A【解析】新生兒出生后,立即可以產生情緒表現(xiàn),題干中所描述的可以稱為原始的情緒反應。
6.C【解析】實質教育論是歐洲18~19世紀對立于形式教育論而出現(xiàn)的一種教育學說。它認為普通教育應以獲得有價值的知識為主要任務,而學習知識本身就包含著能力的培養(yǎng),能力無須加以特別訓練。
7.A【解析】個人本位兒童觀提倡教育教學以兒童為中心,要根據(jù)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確定教育目標,制訂教學計劃。兒童觀出現(xiàn)于文藝復興時期。
【專家點撥】作答該題可以采取分析法。16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提出以人為中心,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倡導個性解放,因此可以推出,此時的兒童觀應為個人本位兒童觀。
8.B【解析】幼兒能區(qū)分一個人是男性還是女性,說明他已經具有了性別概念。
9.C【解析】福祿培爾認為兒童具有活動的本能、認識的本能、藝術的本能和宗教的本能。
10.A【解析】早期發(fā)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患兒主要的措施是開展生長發(fā)育監(jiān)測。
二、簡答題
11.【答案要點】在評價教師有關幼兒園社會教育內容的確定和使用方面的工作過程和效果方面時,有必要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測評工作:
(1)教師能依據(jù)幼兒園社會教育的目標選擇教育內容,將目標具體化和細化為教育內容。
(2)基于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社會關系的分析,設計一些有實效性的教育內容。
(3)將社會現(xiàn)實中存在的與社會教育密切相關的知識體系加以整合和分解,形成與社會教育領域相匹配的分年齡的知識體系,并將上述內容細化為課堂教學的內容。
(4)側重從幼兒身邊的人和事、環(huán)境和文化人手,將幼兒的經驗主動地納入教學內容之中。
(5)堅持由近及遠、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處理好內容的廣度和深度的關系。
(6)讓幼兒在真實的活動中學習社會知識,積累社會經驗,教師要給予幼兒相互交往的機會、良好的榜樣和正確的示范。
(7)盡量減少負面性的內容的傳遞。
12.【答案要點】(1)自我認識的發(fā)展。幼兒自我認識發(fā)展包括對自己身體的認識,以及對自己行動、心理活動的認識。掌握“我”字是自我意識形成的重要標志,說明兒童意識到了自己是各種行動和心理活動的主體。
(2)自我評價的發(fā)展。幼兒初期,幼兒還不會真正自我評價。他們的自我評價往往依賴于成人對他們的評價;只能評價一些外部的行為表現(xiàn)等。到了幼兒晚期,開始出現(xiàn)獨立的評價,有時會對成人的評價持批判態(tài)度;還能夠評價內心狀態(tài)和道德品質;評價也比較細致全面??傮w來說,幼兒的自我評價能力還很差。
(3)自我體驗的發(fā)展。幼兒自我體驗明顯的特點就是受暗示性。成人的暗示對幼兒自我體驗的產生起著重要作用。年齡越小,表現(xiàn)越明顯。
(4)自我控制的發(fā)展。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獨立性、堅持性和自制力的發(fā)展方面。
三、論述題
13.【答案要點】引發(fā)幼兒的學習動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應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和新穎有趣的教具;(2)設置問題情境;利用精心設置的問題情境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動機,這是將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有機結合的有效方式;(3)制定具體、明確而適當?shù)膶W習目標;(4)給予積極反饋,使幼兒有成功體驗。
(補充學習動機原理:)學習動機的減退確實跟學習動機有關。動機通??煞譃閮刹糠謨炔縿訖C和外部動機。內部學習動機是孩子對學習內容和行為有強烈的求知欲,通過掌握知識而滿足自已的好奇心,學習動機來自于解決難題后的心理成就感,也就是“自我強化”;外部學習動機是孩子對學習材料沒有太多的興趣,學習是為了滿足老師和家長的期望與要求,學習動力來自于解決難題后老師和家長給予的獎勵,也就是“外部強化”。同時家長給予獎勵也需要注意方式,材料中小強的父母由于獎勵方式不正確,導致不但沒有激發(fā)學習動機,反而弄巧成拙。
小強的父母發(fā)現(xiàn)他對電腦游戲感興趣,但又擔心他沉迷其中,父母缺乏對孩子的了解和對電腦游戲的正確認識,而且喜愛游戲也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可以花點時間監(jiān)督孩子,并且不要將玩游戲作為努力學習的交換條件,只是課余的一種娛樂方式,孩子會將玩電腦游戲視為一種正常的休閑活動,放松過后繼續(xù)學習。
四、材料分析題
14.【答案要點】這些中國父母的做法是不科學的。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是兒童通過實際行動探索周圍世界的一種積極活動。游戲不但給兒童帶來樂趣,而且也是培育兒童走向健康人格發(fā)展的一種方法,兒童心理的發(fā)展主要是在游戲活動中完成的。
(1)游戲是滿足幼兒需要的一種基本的活動方式,它能夠解決幼兒渴望參加成人社會實踐活動的需要與從事這些活動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水平之間的矛盾。
(2)游戲是促進幼兒認知發(fā)展的強有力工具。
(3)游戲有助于幼兒去自我中心,在游戲中逐漸學會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
(4)游戲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自制力,能夠激勵他們克服困難,努力達到一定的目的,從而鍛煉幼兒的意志。
15.【答案要點】《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的教育工作原則提出:“要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注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fā)展?!薄坝變簣@必須切實做好幼兒心理和生理的衛(wèi)生保健工作。”針對心理不健康的兒童,幼教工作者要在工作中利用游戲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疏導環(huán)境。幼兒園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則主要如下:
(1)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和諧發(fā)展。幼兒園教育的基本任務是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fā)展,不應片面追求幼兒的特長和技能。作為幼兒園教師應該明確,辦特色園、特色班或者興趣小組必須以提高幼教質量、促進幼兒的發(fā)展為落腳點。幼兒教育的任務是為幼兒基本素質的發(fā)展服務,不能盲目追新求異。在材料中,早教機構的夸張宣傳和教學讓幼兒盲目地學習外語是違背全面發(fā)展原則的。
(2)尊重兒童,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①兒童期是人生的一個特殊階段,有其特有的價值。②強調兒童學習的自動化和自律。③在人生的早期階段,兒童是通過操作來學習的。④兒童會動手操作是教育的出發(fā)點。⑤所有的兒童都擁有在適宜的條件下發(fā)展的潛力。幼兒在教師的眼中不應該有智愚之分,而只有發(fā)展階段和速度的快慢之別。教師的責任就是要了解幼兒的個體差異,提供與幼兒心智能力相匹配的教育目標、內容、形式和材料等。⑥在教育過程中成人和同伴是重要的教育因素。⑦幼兒園教育不僅是兒童與知識、材料之間建立聯(lián)系,而且也是兒童與環(huán)境、與人之間的接觸。
(3)重視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在教育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了解兒童的年齡特點,了解該年齡段兒童的發(fā)展特點,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同時,教師應該舍棄以往那種面向中間、舍棄兩端的做法,面向每一個兒童,使他們的潛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許多幼兒對學習外語并沒有足夠的興趣,并且學習外語并未被證明越早越好,甚至可能適得其反。
(4)發(fā)揮一日生活的整體功能。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和利用一日生活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教育價值,通過合理組織、科學安排,使其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讓幼兒在自然的生活中身心健康地發(fā)展。一日生活的整體功能指保教結合,日常生活活動與教育活動相結合,處處滲透教育,在各個環(huán)節(jié)注意幼兒身體的養(yǎng)護,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在幼兒園實踐當中,一些 保育員教師對一日活動各環(huán)節(jié)的作用認識單一、片面,把保育和教育兩者的界限劃分得過清,以為保育就是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保證孩子的衛(wèi)生和安全;教育就是傳授給幼兒知識,掌握技能,結果割斷了兩者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在幼兒時期,孩子需要接受的不是具體的知識,而是養(yǎng)成學習習慣。幼兒園應該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與人交往的習慣,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同情心、創(chuàng)造力以及自控力,而不是以單詞數(shù)量衡量孩子的學習成果。
(6)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游戲是兒童的權利,是學齡前兒童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在這個新的世紀里,我們更要強調游戲的教育作用,把它看作幼兒園教育當中的基本活動。
父母和幼兒園可以理由游戲,在游戲中學習外語,培養(yǎng)孩子語感和表達能力,不是幾千元的教材,枯燥教學。可以讓孩子在游戲中聽外語的歌曲和玩一些外語有關的游戲,,讓孩子在玩中學。
五、活動設計題
16.【參考設計】
健康領域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驗玩水的樂趣。
2.激發(fā)幼兒的合作和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3.鼓勵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水的特征。
二、活動準備
1.心理準備:幼兒在以前的玩水過程中初步了解了水的特征。
2.物質準備:水盆、水桶、杯子、空礦泉水瓶、海綿、注射器、塑料袋、抹布等。
三、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交流不同信息,教師梳理歸納。
老師請來了小朋友們非常喜歡的好朋友(水寶寶),出示一盆水,通過觀察和感知,鼓勵幼兒說說水的特性。
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水的特性:無色、無味。
2.玩水活動。
水寶寶在盆里玩累了,很想到那邊的水桶里去玩一玩,可是他們自己去不了,小朋友能不能幫助水寶寶呢?請小朋友說一說可以用哪些方法和工具幫助水寶寶,然后嘗試用這些方法和工具和水寶寶玩一會兒。
3.幫水寶寶搬家:采用分組比賽形式,教師巡回指導。
(1)將幼兒分成兩隊進行比賽,看哪組小朋友先把水寶寶運到水桶里,哪組小朋友用到的方法多。
(2)介紹比賽規(guī)則:水盆和水桶不能離開原地;把所有水寶寶都運到水桶里,不能落到半路;記住自己所用的工具和方法。
4.小朋友向評委老師介紹自己隊所用的工具和方法,評委老師幫助記錄,教師與幼兒一起進行歸納總結。
5.活動延伸。
澆花:水寶寶說:“今天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得很開心,可是不能只知道玩,還要幫助媽媽于活(外面的花草都渴了,他們要去讓花草喝水)。”我們一起幫助水寶寶,拿著我們的工具去給花娃娃喝水吧!
點擊免費試聽>>> |
點擊免費試聽>>> | 點擊免費試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