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單元 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
一、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1840—1842年8月)
1、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背景(原因):① 英國完成工業(yè)革命,成為大的資本主義國家;② 清朝閉關鎖國政策和自給自足經(jīng)濟的危機; ③ 禁煙運動成為鴉片戰(zhàn)爭的導火線。
根本原因:英國為了擴大國外市場,推銷工業(yè)品,掠奪原料(把中國變?yōu)樗脑袭a(chǎn)地和商品的傾銷市場)。
●★2、林則徐虎門銷煙(鴉片):1939年6月3日—25日,林則徐(清朝道光皇帝時)在廣州虎門銷煙。林則徐是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啟示:是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 國際禁毒日:6月26日 (●★記:P2 虎門銷煙圖)
★ 3、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歷史意義:林則徐虎門銷煙是中國禁煙運動的重大勝利。它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氣焰,表明了中國人民維護民族尊嚴的決心。
4、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的時間和經(jīng)過:①●1840年6月,英國艦隊封鎖珠江口,進行武裝挑釁,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 ② 1841年,英國強占香港島; ③ 1842年8月,英艦侵入到南京江面,清政府向英軍求和。
(鴉片戰(zhàn)爭中的抗英英雄:關天培、陳化成,規(guī)模的抗英斗爭:三元里人民抗英)
★ 5、《南京條約》:1842年8月,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1843年,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附件。
●★ 主要內(nèi)容:① 中國割讓香港島給英國;② 賠款2100萬銀元;③ 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④ 英商在華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助記法: 割香港、賠銀元、開口岸、議關稅)
●★ 6、鴉片戰(zhàn)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① 鴉片戰(zhàn)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始。② 社會的主要矛盾發(fā)生變化:由地主階級和農(nóng)民階級之間的矛盾變?yōu)橥鈬Y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前者成為最主要矛盾;③ 革命性質(zhì)發(fā)生變化:中國人民開始了反對外國侵略,同時反對本國封建統(tǒng)治者的斗爭;中國歷史進人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⒎戰(zhàn)敗原因:政治腐敗,經(jīng)濟和軍事技術落后。?、附逃枺郝浜缶鸵ご?。
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856—1860年)
★1、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發(fā)生原因:英法等為了取得更多的侵略權益,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2、過程:1856年英國炮轟廣州,戰(zhàn)爭開始.第二年英法聯(lián)軍攻陷廣州. 1958年俄,美,英,法強迫清政府分別簽定了《天津條約》. ●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攻進北京,火燒了圓明園。給中國文化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也是對世界文明的踐踏和破壞。10月下旬英法強迫清政府簽定了《北京條約》,鴉片戰(zhàn)爭結束。(● 圓明園殘跡 圖)
啟示:這是人類文明歷的一次浩劫。充分暴露了侵略者野蠻、兇殘的本質(zhì),有力的駁斥了所謂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是“野蠻人”的謬論。
●★3、到19世紀80年代為止,俄國割占中國北方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俄國是近代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其中《璦琿條約》割占中國北方6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
★4、影響:經(jīng)過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外國侵略勢力擴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了。
5、太平軍抗擊洋槍隊:李秀成率太平軍分別在青浦大敗洋槍隊,1862年在浙江慈溪擊斃華爾,后來又多次擊敗由戈登率領的洋槍隊
三、左宗棠收復新疆和甲午中日戰(zhàn)爭
●★(一)左宗棠收復新疆
1、19世紀60年代,中亞地區(qū)浩罕國阿古柏入侵新疆,1971年俄國出兵侵占伊犁,中國西北邊境出現(xiàn)危機。
2、1878年,左宗棠收復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區(qū)。為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第一任巡撫是劉錦棠
3、認識:左宗棠收復新疆,粉碎了英俄分裂中國的陰謀,鞏固了祖國西北邊防,維護了祖國統(tǒng)一,功垂青史,是我國的民族英雄。
4、“大將西征人未還,湖湘弟子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贏得春風度玉關?!备桧灹俗笞谔氖諒托陆?,開發(fā)新疆的功績。他還是洋務派地方代表
(二)甲午中日戰(zhàn)爭(1894-1895年)
1、甲午中日戰(zhàn)爭:1894年(農(nóng)歷甲午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戰(zhàn)爭。
2、黃海大戰(zhàn):1894年9月,日本艦隊與北洋艦隊在黃海激戰(zhàn),北洋艦隊損失慘重,同時也給敵軍以重創(chuàng)。
●★3、鄧世昌的主要事跡:黃海大戰(zhàn)中,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率領全艦官兵英勇殺敵,壯烈殉國,他不畏強暴、英勇作戰(zhàn)、不怕犧牲,是我國的民族英雄。
4、中日《馬關條約》:1895年,清政府派李鴻章去日本議和,簽訂了《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的主要內(nèi)容:① 割地: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 ② 賠款:白銀2億兩; ③ 開商埠:沙市、重慶、蘇州、杭州; ④ 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5、影響(危害):條約簽訂后,刺激了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野心。帝國主義列強經(jīng)濟侵略加強并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主張利益均沾,共同掠奪中國。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6、啟示:甲午中日戰(zhàn)爭是日本為實施對外擴張政策而挑起的,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落后是中國一次次挨打的主要原因。甲午戰(zhàn)敗和《馬關條約》給中華民族帶來的震撼與刺激,促成了中華民族的奮起。唯有不斷變革、自強、自立,才能使自己的祖國屹立于民族之林,受到世界的尊重。
四、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1900年6月—1901年)
1、原因:為鎮(zhèn)壓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興起于山東,性質(zhì)是反帝愛國運動。)
●★ 2、時間:1900年6月 ●★3、國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奧匈帝國)
抗擊八國聯(lián)軍的斗爭:
⒈義和團抗擊八國聯(lián)軍的重大戰(zhàn)役有:①廊坊之戰(zhàn),②大沽口之戰(zhàn),③天津保衛(wèi)戰(zhàn)。
⒉評價義和團:義和團運動表現(xiàn)了中國人民英勇無畏的斗爭精神,對于阻止帝國主義瓜分中國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義和團的蒙昧迷信及籠統(tǒng)排外傾向,也留下了深刻教訓。
4、結果:中國戰(zhàn)敗,1901年,英、美、俄、日、法、德等11國強迫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主要內(nèi)容: ① 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稅等稅擔保; ② 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③ 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 ④ 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 “使館界”不準中國人居住.
●★(2)《辛丑條約》的影響:使清政府置于列強的控制之下,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一、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1840—1842年8月)
1、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背景(原因):① 英國完成工業(yè)革命,成為大的資本主義國家;② 清朝閉關鎖國政策和自給自足經(jīng)濟的危機; ③ 禁煙運動成為鴉片戰(zhàn)爭的導火線。
根本原因:英國為了擴大國外市場,推銷工業(yè)品,掠奪原料(把中國變?yōu)樗脑袭a(chǎn)地和商品的傾銷市場)。
●★2、林則徐虎門銷煙(鴉片):1939年6月3日—25日,林則徐(清朝道光皇帝時)在廣州虎門銷煙。林則徐是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啟示:是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 國際禁毒日:6月26日 (●★記:P2 虎門銷煙圖)
★ 3、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歷史意義:林則徐虎門銷煙是中國禁煙運動的重大勝利。它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氣焰,表明了中國人民維護民族尊嚴的決心。
4、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的時間和經(jīng)過:①●1840年6月,英國艦隊封鎖珠江口,進行武裝挑釁,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 ② 1841年,英國強占香港島; ③ 1842年8月,英艦侵入到南京江面,清政府向英軍求和。
(鴉片戰(zhàn)爭中的抗英英雄:關天培、陳化成,規(guī)模的抗英斗爭:三元里人民抗英)
★ 5、《南京條約》:1842年8月,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1843年,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附件。
●★ 主要內(nèi)容:① 中國割讓香港島給英國;② 賠款2100萬銀元;③ 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④ 英商在華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助記法: 割香港、賠銀元、開口岸、議關稅)
●★ 6、鴉片戰(zhàn)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① 鴉片戰(zhàn)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始。② 社會的主要矛盾發(fā)生變化:由地主階級和農(nóng)民階級之間的矛盾變?yōu)橥鈬Y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前者成為最主要矛盾;③ 革命性質(zhì)發(fā)生變化:中國人民開始了反對外國侵略,同時反對本國封建統(tǒng)治者的斗爭;中國歷史進人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⒎戰(zhàn)敗原因:政治腐敗,經(jīng)濟和軍事技術落后。?、附逃枺郝浜缶鸵ご?。
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856—1860年)
★1、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發(fā)生原因:英法等為了取得更多的侵略權益,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2、過程:1856年英國炮轟廣州,戰(zhàn)爭開始.第二年英法聯(lián)軍攻陷廣州. 1958年俄,美,英,法強迫清政府分別簽定了《天津條約》. ●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攻進北京,火燒了圓明園。給中國文化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也是對世界文明的踐踏和破壞。10月下旬英法強迫清政府簽定了《北京條約》,鴉片戰(zhàn)爭結束。(● 圓明園殘跡 圖)
啟示:這是人類文明歷的一次浩劫。充分暴露了侵略者野蠻、兇殘的本質(zhì),有力的駁斥了所謂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是“野蠻人”的謬論。
●★3、到19世紀80年代為止,俄國割占中國北方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俄國是近代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其中《璦琿條約》割占中國北方6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
★4、影響:經(jīng)過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外國侵略勢力擴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了。
5、太平軍抗擊洋槍隊:李秀成率太平軍分別在青浦大敗洋槍隊,1862年在浙江慈溪擊斃華爾,后來又多次擊敗由戈登率領的洋槍隊
三、左宗棠收復新疆和甲午中日戰(zhàn)爭
●★(一)左宗棠收復新疆
1、19世紀60年代,中亞地區(qū)浩罕國阿古柏入侵新疆,1971年俄國出兵侵占伊犁,中國西北邊境出現(xiàn)危機。
2、1878年,左宗棠收復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區(qū)。為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第一任巡撫是劉錦棠
3、認識:左宗棠收復新疆,粉碎了英俄分裂中國的陰謀,鞏固了祖國西北邊防,維護了祖國統(tǒng)一,功垂青史,是我國的民族英雄。
4、“大將西征人未還,湖湘弟子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贏得春風度玉關?!备桧灹俗笞谔氖諒托陆?,開發(fā)新疆的功績。他還是洋務派地方代表
(二)甲午中日戰(zhàn)爭(1894-1895年)
1、甲午中日戰(zhàn)爭:1894年(農(nóng)歷甲午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戰(zhàn)爭。
2、黃海大戰(zhàn):1894年9月,日本艦隊與北洋艦隊在黃海激戰(zhàn),北洋艦隊損失慘重,同時也給敵軍以重創(chuàng)。
●★3、鄧世昌的主要事跡:黃海大戰(zhàn)中,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率領全艦官兵英勇殺敵,壯烈殉國,他不畏強暴、英勇作戰(zhàn)、不怕犧牲,是我國的民族英雄。
4、中日《馬關條約》:1895年,清政府派李鴻章去日本議和,簽訂了《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的主要內(nèi)容:① 割地: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 ② 賠款:白銀2億兩; ③ 開商埠:沙市、重慶、蘇州、杭州; ④ 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5、影響(危害):條約簽訂后,刺激了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野心。帝國主義列強經(jīng)濟侵略加強并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主張利益均沾,共同掠奪中國。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6、啟示:甲午中日戰(zhàn)爭是日本為實施對外擴張政策而挑起的,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落后是中國一次次挨打的主要原因。甲午戰(zhàn)敗和《馬關條約》給中華民族帶來的震撼與刺激,促成了中華民族的奮起。唯有不斷變革、自強、自立,才能使自己的祖國屹立于民族之林,受到世界的尊重。
四、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1900年6月—1901年)
1、原因:為鎮(zhèn)壓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興起于山東,性質(zhì)是反帝愛國運動。)
●★ 2、時間:1900年6月 ●★3、國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奧匈帝國)
抗擊八國聯(lián)軍的斗爭:
⒈義和團抗擊八國聯(lián)軍的重大戰(zhàn)役有:①廊坊之戰(zhàn),②大沽口之戰(zhàn),③天津保衛(wèi)戰(zhàn)。
⒉評價義和團:義和團運動表現(xiàn)了中國人民英勇無畏的斗爭精神,對于阻止帝國主義瓜分中國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義和團的蒙昧迷信及籠統(tǒng)排外傾向,也留下了深刻教訓。
4、結果:中國戰(zhàn)敗,1901年,英、美、俄、日、法、德等11國強迫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主要內(nèi)容: ① 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稅等稅擔保; ② 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③ 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 ④ 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 “使館界”不準中國人居住.
●★(2)《辛丑條約》的影響:使清政府置于列強的控制之下,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