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監(jiān)理工程師第六章第一節(jié)考點:《質量控制》

字號:

質量不合格——凡工程產品質量沒有滿足某個規(guī)定的要求,就稱之為質量不合格。 質量問題——凡是工程質量不合格,必須進行返修、加固或報廢處理,由此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低于5000元的稱為質量問題;
    質量事故——直接經(jīng)濟損失在5000元(含5000元)以上的稱為工程質量事故。
    監(jiān)理工程師應學會區(qū)分工程質量不合格、質量問題和質量事故。應準確判定工程質量不合格、正確處理工程質量不合格和工程質量問題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了解工程質量事故處理的程序,在工程質量事故處理過程中如何正確對待有關各方,并應掌握工程質量事故處理方案確定基本方法和處理結果的鑒定驗收程序。
    一、工程質量問題的成因
    (一) 常見問題的成因
    1.違背建設程序
    建設程序是工程項目建設過程及其客觀規(guī)律的反映,不按建設程序辦事。例如,未搞清地質情況就倉促開工;邊設計、邊施工;無圖施工;不經(jīng)竣工驗收就交付使用等常是導致工程質量問題的重要原因。
    2.違反法規(guī)行為
    例如,無證設計;無證施工;越級設計;越級施工;工程招、投標中的不公平競爭;超常的低價中標;非法分包;轉包、;擅自修改設計等行為。
    3.地質勘察失真
    4.設計差錯
    5.施工與管理不到位
    不按圖施工或未經(jīng)設計單位同意擅自修改設計。施工組織管理紊亂,不熟悉圖紙,盲目施工;施工方案考慮不周,施工順序顛倒;圖紙未經(jīng)會審,倉促施工;技術交底不清,違章作業(yè);疏于檢查、驗收等,均可能導致質量問題。
    6.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制品及設備
    7.自然環(huán)境因素
    8.使用不當
    二、工程質量問題的處理
    (一)處理方式
    (1)當施工而引起的質量問題在萌芽狀態(tài)——應及時制止
    要求施工單位立即更換不合格材料、設備或不稱職人員,或要求施工單位立即改變不正確的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藝。
    (2)當因施工而引起的質量問題已出現(xiàn)時——應立即向施工單位發(fā)出《監(jiān)理通知》
    要求其對質量問題進行補救處理,并采取足以保證施工質量的有效措施后,填報《監(jiān)理通知回復單》報監(jiān)理單位。
    (3)當某道工序或分項工程完工以后,出現(xiàn)不合格項
    ①監(jiān)理工程師應填寫《不合格項處置記錄》,要求施工單位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②監(jiān)理工程師應對其補救方案進行確認,跟蹤處理過程,對處理結果進行驗收,否則不允許進行下道工序或分項的施工。
    (4)在交工使用后的保修期內發(fā)現(xiàn)的施工質量問題
    監(jiān)理工程師應及時簽發(fā)《監(jiān)理通知》,指令施工單位進行修補、加固或返工處理。
    (二)處理程序(大綱要求掌握)
    當發(fā)現(xiàn)工程質量問題,監(jiān)理工程師應按以下程序進行處理,如教材121頁圖6-1所示。
    (1)當發(fā)生工程質量問題時,監(jiān)理工程師首先應判斷其嚴重程度。對可以通過返修或返工彌補的質量問題可簽發(fā)《監(jiān)理通知》,責成施工單位寫出質量問題調查報告,提出處理方案,填寫《監(jiān)理通知回復單》報監(jiān)理工程師審核后,批復承包單位處理,必要時應經(jīng)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認可,處理結果應重新進行驗收。
    (2)對需要加固補強的質量問題,或質量問題的存在影響下道工序和分項工程的質量時,應簽發(fā)《工程暫停令》,指令施工單位停止有質量問題部位和與其有關聯(lián)部位及下道工序的施工
    (3)施工單位接到《監(jiān)理通知》后,在監(jiān)理工程師的組織參與下,盡快進行質量問題調查并完成報告編寫。
    (4)監(jiān)理工程師審核、分析質量問題調查報告,判斷和確認質量問題產生的原因。
    (5)在原因分析的基礎上,認真審核簽認質量問題處理方案。
    質量問題處理方案應以原因分析為基礎,如果某些問題一時認識不清,且一時不致產生嚴重惡化,可以繼續(xù)進行調查、觀測,以便掌握更充分的資料和數(shù)據(jù),做進一步分析,找出起源點,方可確認處理方案,避免急于求成造成反復處理的不良后果。監(jiān)理工程師審核確認處理方案應牢記:安全可靠,不留隱患,滿足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技術可行,經(jīng)濟合理原則。針對確認不需專門處理的質量問題,應能保證它不構成對工程安全的危害,且滿足安全和使用要求,并必須征得設計和建設單位的同意。
    (6)指令施工單位按既定的處理方案實施處理并進行跟蹤檢查。
    (7)質量問題處理完畢,監(jiān)理工程師應組織有關人員對處理的結果進行嚴格的檢查、鑒定和驗收,寫出質量問題處理報告,報建設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存檔。主要內容包括:
    1)基本處理過程描述。
    2)調查與核查情況,包括調查的有關數(shù)據(jù)、資料。
    3)原因分析結果。
    4)處理的依據(jù)。
    5)審核認可的質量問題處理方案。
    6)實施處理中的有關原始數(shù)據(jù)、驗收記錄、資料。
    7)對處理結果的檢查、鑒定和驗收結論。
    8)質量問題處理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