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公共營養(yǎng)師考試三級基礎模擬試題及答案(10)

字號:

1.學齡前兒童鐵缺乏的原因包括()。
    A.生長發(fā)育快,鐵需要量大B.內(nèi)源性可利用的鐵少C.進食富含鐵的食物較少D.意外傷害出血E.由于年齡小,吸收利用鐵的能力差
    2.學齡兒童的膳食指南包括()。
    A.保證吃好早餐B.少吃零食C.飲用清淡飲料D.控制食糖攝入E.重視戶外活動
    3.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有()。
    A.維生素B12B.維生素B6C.葉酸D.維生素BE.以上都不是
    4.下列食物中,屬于油脂類堅果的有()。
    A.松子B.核桃C.蓮子D.腰果
    5.下列可做營養(yǎng)強化劑的有()。
    A.賴氨酸B.維生素B1 C.茶多酚D.鐵E.脂肪酸
    6.食品****變質(zhì)的鑒定指標包括()。
    A.感觀指標B.微生物指標C.化學指標D.物理指標E.放射性指標
    7.下列屬于細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學特點的是()。
    A.是最常見的一類食物中毒B.全年皆可發(fā)病,尤以7-9月高發(fā)C.全年皆可發(fā)病,一般以3-5月高發(fā)D.引起中毒的食品以植物性食品為主E.一般病程短,病死率低
    8.下列關于平衡膳食寶塔的說法,正確的是()。
    A.平衡膳食寶塔共分為6層,包含了人們每天應吃的主要食物種類B.寶塔各層位置和面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類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應占的比重C.寶塔中提出了油脂類和食糖的建議攝入量D.宅塔建議的各類食物的攝入量一般是指食物的生重E.蔬菜和水果居宗塔的第二層
    9.下列屬于維生素D缺乏病(如佝僂病和骨軟化癥)的常見原因的是()。
    A.陽光照射不是B.鈣、磷攝入不足C.維生素D攝入不足D.腸道吸收鈣、磷障礙E.肝、腎疾病
    10.判斷肥胖的常用指標包括()。
    A.體質(zhì)指數(shù)B.腰臀比C.腰圍D.體重E.肥胖度11.目前運用較多也比較成熟的行為理淪有()。
    A.知信行理論模式B.健康促進理論C.健康信念模式D.計劃行為理論E.健康傳播理論
    12.下列屬于膳食調(diào)查的常用方法的是()。
    A.記賬法B.稱重法C.24h回顧法D.機體營養(yǎng)狀況調(diào)查E.化學分析法
    13.測量皮褶厚度的意義不包括()。
    A.與人體皮下脂肪的分布無關B.反映機體營養(yǎng)狀況,與體重密切相關C.反映人體皮下脂肪含量,與全身脂肪含量具有一定的線性關系D.是衡量肥胖程度較好的指標E.反映機體肌肉的發(fā)育狀況
    14.尿液用于營養(yǎng)評價的意義包括()。
    A.用于評價機體水溶性維生素的營養(yǎng)狀況B.用于測定人體蛋白質(zhì)的需要量和氨基酸代謝實驗C.用于評價礦物質(zhì)的代謝D.用于測定水溶性維生素的耐受實驗和研究水溶性維生素的需要量E.用于研究人體礦物質(zhì)(如鈣、鐵、鋅)的需要量
    15.維生素A缺乏時眼部可能出現(xiàn)的癥狀有()。
    A.夜盲癥B.畏光C.畢脫氏斑D.流淚E.失明
    16.維生素K含量較高的食物有()
    A.菠菜B.母乳C.肝臟D.甘藍E.大米
    17.煎、炸、炒的烹調(diào)方法對營養(yǎng)素的影響是()。
    A.油脂熱聚合物含量升高B.對所有營養(yǎng)素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壞C.過氧化脂質(zhì)含量升高D.蛋白質(zhì)因高溫而嚴重變性E.可能產(chǎn)生丙烯醛
    18.身體活動的基本類型有()。
    A.屈曲運動B.有氧運動C.快速運動D.無氧運動E.伸展運動
    19.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共同預防措施包括()。
    A.控制細菌繁殖B.防止細菌污染C.高溫殺滅細菌D.少量接觸細菌進行免疫E.免疫接種
    20.下列關于家庭貯存食物的安全指導,正確的有()。
    A.酸漬是指用醋酸或食醋浸泡食品,其醋酸濃度應達到1.7%以上B.食品冷藏應注意“急凍緩化”C.吃剩的食品一定要冷藏,因冷藏能完全阻止食品的****變質(zhì)D.鹽腌保藏食品使用的食鹽濃度應達到10%以上E.食品加熱至60℃以上即屬于熱處理 參考答案:
    1.【答案】ABC
    【解析】學齡前兒童鐵缺乏的原因:一是兒童生長發(fā)育快,需要的鐵較多,約每kg體重需要1mg的鐵;二是兒童內(nèi)源性可利用的鐵較少,其需要的鐵較成人更依賴食物鐵的補充;學齡前兒童的膳食中奶類食物仍占較大的比重,其他富鐵食物較少,也是鐵缺乏產(chǎn)生的原因。
    2.【答案】ABCDE
    【解析】學齡兒童的膳食指南包括:①保證吃好早餐;②少吃零食,飲用清淡飲料,控制食糖攝入;③重視戶外活動。
    3.【答案】ABC
    【解析】維生素B12、葉酸、維生素B6三種維生素對老年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氫酸代謝的中問產(chǎn)物,維生素B12、葉酸、維生素B6的不是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同型半胱氨酸血癥也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
    4.【答案】ABD
    【解析】油脂類堅果包括核桃、榛子、杏仁、松子、香榧、腰果、花生、葵花子、西瓜子、南瓜子等。
    5.【答案】ABD
    【解析】營養(yǎng)強化劑屬于公認的營養(yǎng)素,如維生素、礦物質(zhì)和氨基酸等。
    6.【答案】ABCD
    【解析】食品****變質(zhì)的鑒定,一般是從感官、物理、化學和微生物等四個方面進行評價。
    7.【答案】ABE
    【解析】細菌性食物中毒今年皆可發(fā)生,但在夏秋季節(jié)發(fā)生較多,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為動物性食品。一般病程短、恢復快、愈后良好。
    8.【答案】BDE
    【解析】平衡膳食寶塔共分為5層,包含了人們每天應吃的主要食物種類;寶塔沒有建議食糖的攝入量。因為我國居民現(xiàn)在平均吃食糖的量還小多,應繼續(xù)維持低糖飲食。
    9.【答案】ABCDE
    【解析】維生素D缺乏原因包括:①陽光照射不是;②維生素D及鈣、磷攝入不足;③維生素D及鈣、磷的腸道吸收障礙;④其他原因,如肝、腎疾病時可直接影響維生素D的正常合成代謝。
    10.【答案】ABCE
    【解析】判斷肥胖病的常用指標:①體質(zhì)指數(shù)(BMI);②腰圍(WC);③腰臀比(WHR);④理想體重和肥胖度。11.【答案】ACD
    【解析】目前運用較多也比較成熟的行為理論包括知信行理論模式、健康信念模式與計劃行為理論等。
    12.【答案】ABCE
    【解析】膳食調(diào)查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稱重法、記賬法、化學分析法、詢問法和食物頻率法等。
    13.【答案】AB
    【解析】上臂圍可反映機體營養(yǎng)狀況,與體重密切相關;通過測量不同部位的皮褶厚度,還可以反映人體皮下脂肪的分布情況。
    14.【答案】ABDE
    15.【答案】ABCDE
    【解析】維生素A缺乏時眼部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三種類型:①眼干燥癥(B、C、D選一項);②夜盲癥;③角膜軟化(E選項)。
    16.【答案】AC
    【解析】綠色蔬菜含量豐富,動物肝臟、魚類的含量也較高,而水果和谷物含量較少,肉類和乳制品含量中等。
    17.【答案】ABCDE
    18.【答案】BDE
    【解析】身體活動的基本類型有:①有氧運動、②力量運動、③屈曲運動和伸展運動。其中,力量運動又稱為無氧運動或阻力運動。
    19.【答案】ABC
    【解析】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共同性預防措施是:第一,防止污染,尤其應注意防止交叉污染和熟食釀再污染;第二,控制繁殖,低溫儲存食品原料、配料、半成品和成品;第三,食前徹底加熱,不僅可殺滅大多數(shù)病原菌,而且可以破壞某些不耐熱的毒素。
    20.【答案】ABDE
    【解析】冷藏只能延緩而不能完全防止食品的****變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