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司法考試《三卷》商法精講講義:商法概述

字號:


    第一章 商法概述
    一、商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則
    (1)概念:商法是指調整商事交易主體在其商行為中所形成的法律關系,即商事法律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梢詮膹V義和狹義兩個方面去理解。
    (2)特征:商法調整行為的營利性;商法調整對象的特定性;商法規(guī)范較強的技術性和易變性;商法的公法性;商法的國際性。
    (3)商法的原則:商主體法定原則(類型法定、內容法定、公示法定);公平交易原則(地位平等、誠實信用);交易簡便、迅捷原則(交易簡便、短 期實效、交易定型化);鼓勵交易原則(維護交易的有效性、對于有過錯的交易行為可能的使其有效、通過其他原則如短期實效、意思自治等原則)
    (4)商事法的特點(王p19)(不必作論述題掌握,同時要能對企業(yè)交易的快速主義、商事交易的公示主義。要式主義、外觀主義、嚴格責任主義、既成事實尊重主義作出解釋)
    (5)商事法的編纂原則
    一是以商人為中心的主觀主義原則作為立法基礎構造商法典,德國為其代表;二是以商行為為中心的客觀主義原則作為立法基礎構造商法典,以法國為代表;三是以商人和商行為共存的折衷主義作為立法基礎構造商法典,日本是其典型代表;
    二、商法的調整對象
    商法調整的對象,是指商法作為特殊的法律規(guī)范體系對現(xiàn)實生活發(fā)生作用的范圍。商事法的對象是商事關系。
    1、商事法律關系作為商法調整對象的內涵:
    其一,商法調整營利主體,不調整非營利主體;其二,商法只調整營利主體的營利行為,不調整營利主體的非營利行為;其三,商法所調整的營利主體是 各種企業(yè)組織;其四,商法所調整的營利主體在其經營活動中形成的關系,既包括對外關系也包括對內關系;其五,商法所調整的是在法律上處于平等地位的主體之 間的關系;其六,商法所調整的營利活動必須發(fā)生在持續(xù)的營業(yè)之中,偶爾發(fā)生的營利行為不是商法的調整的對象。
    2、商事關系的特點:是平等的商主體間的社會經濟關系;有營利動機;發(fā)生在持續(xù)的營業(yè)中。
    3、商事關系的確定標準(注意掌握每種學說的觀點并能簡要評述其優(yōu)劣)(王p5)
    三、商事法的體系和淵源
    四、商事法與其他部門法的關系
    1、商事法與民法(如何認識商法的地位)
    觀點:商法是私法,與民法同屬私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商法是私法的特別法而非民法的特別法。
    理由:
    (1) 從歷史的角度看,商法的產生是獨立于民法的;
    (2) 從現(xiàn)實來看,商法與民法存在許多重大區(qū)別,
    a、 民法具有國別性,商法具有國際性;或者說民法是相互比較的,商法是逐步統(tǒng)一的;
    b、 民法具有穩(wěn)定性,商法富有變動性;
    c、 民法是人法,是天賦****理論的體現(xiàn),商法主要是行為法,財產法;
    d、 民法注重公平,與道德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商法側重效率,多技術性規(guī)范;
    e、 兩者的調整對象不同,商法主要調整商主體之間的交易關系,而民法還包括人身關系;
    f、 民法基本上是私法,而商法有很多公法規(guī)范;
    g、 民法規(guī)范具有一元性,商法規(guī)范具有二維性,除任意性規(guī)范之外還有許多強制性規(guī)范;
    h、 商法的許多具體制度非傳統(tǒng)的民法理論所能含蓋。
    (3)當然,不能把商法和民法截然分開,民法的許多理論是商法的基礎,擔著并不能抹煞商法的獨立性。
    2、商事法與經濟法(王p14)
    3、商法與勞動法(王p14)
    五、商主體
    商主體又稱商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依照法律規(guī)定參與商事法律關系,能夠以自己的名義從事商行為,享受權利承擔義務的人,包括個人和組織。
    1、商主體的構成要件
    其一,商主體必須是商法上規(guī)定的人,商主體法定;其二,商主體必須具有商事能力,商事能力不同于一般的民事能力,表現(xiàn)在:商事能力是商主體依法 從事商行為,并由此承擔法律上的權利義務的能力,表明了商主體在商法上的特殊資格和地位;商事能力是一種附加于民事能力之上的能力,一般應以具備民事能力 為其前提;商事能力以法律授權為前提,商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均以法律授權范圍為限。
    2、商主體的分類
    (1)商法人
    (2)商個人
    (3)商合伙
    (4)商中間人
    六、商行為
    1、商行為的特征:
    (1)商行為的主體一般是商人,非商事主體的行為只有在法律有特別規(guī)定的情況下,才可以被認定為商行為;
    (2)商行為須是營業(yè)性行為,據此,為賺取工資而進行的的行為及自由職業(yè)者的行為均不是商行為;
    (3)商行為須以營利為目的,此營利目的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間接的。
    2、商行為的分類
    (1)一般商行為和特殊商行為
    一般商行為和特殊商行為應從商法對商行為特別調整的共性和個性的角度來區(qū)分。一般商行為是指在商事交易中具有共性的、受商法規(guī)則調整的行為。一般商行為以外的其他商行為是特殊商行為。
    交互計算是指商人之間或商人與非商人之間約定,在進行交易時,就一定時期內交易產生的債權、債務總額實行抵銷,僅支付其差額的一種做法。
    (2)單方商行為和雙方商行為
    在市場交易中僅一方是商行為,另一方不是商行為,稱為單方商行為。市場交易中雙方或者多方都是商人,其行為都是商行為的,為雙方商行為。
    (3)絕對商行為和相對商行為
    絕對商行為是指依照行為的客觀性和法律的規(guī)定,不論是否是商人所為,均認為是商行為。相對商行為又稱營業(yè)商行為,是指依照行為的主觀性和行為本身的性質而認定的商行為。
    (4)基本商行為和輔助商行為
    基本商行為是指直接從事營利性經營活動的商行為包括絕對商行為和相對商行為。輔助商行為是指其行為本身并不直接達到基本商行為本身所要達到的營利目的,但卻可以對其營利目的的實現(xiàn)起到輔助作用。
    (5)固有商行為和準商行為
    固有商行為是指商主體所實施的營利行為或商法典所確定的商行為。準商行為是指商主體所從事除營利性商行為以外的其他行為。
    七、商事登記
    1、概念和特征
    商事登記是指商主體或商主體的籌辦人,為了設立、變更或終止商主體資格,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內容和程序,將登記事項記載于登記薄的法律行為。其特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商事登記是導致商主體設立、變更、終止的法律行為;
    (2)是要式法律行為,行為的內容、方式、生效等都必須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要求;
    (3)商事登記的本質是國家利用公權力干預商事活動的行為,是公法上的行為;
    (4)登記行為是創(chuàng)設和確立商事法律關系的基本要素。
    2、商事登記的種類
    (1)開業(yè)登記
    (2)變更登記
    (3)注銷登記
    3、商事登記的程序
    (1)申請;(2)審查;(3)核準;(4)公告。
    4、登記的效力
    登記是獲得商事法律人格的必要條件,未登記或登記未公告不得對抗第三人。
    八、商號
    1、商號權
    2、商號權的性質:兼具人身權和財產權的性質
    3、商號權的保護:
    (1)同一商號登記的排除;
    (2)同一商號或類似商號使用的排除;
    4、商號的轉讓:僅能和營業(yè)轉讓同時進行或在營業(yè)廢止時進行
    九、商事帳簿
    1、含義:商事帳簿是商主體為表明其財產狀況和經營狀況而依法制作的帳簿。
    2、商事帳簿的分類主要有: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