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環(huán)保作文:共享同一片藍天

字號:

共享同一片藍天
    如果在未來的某一天,天空不再是藍色,陽光離我們遠去,那么,這還是我們的世界嗎?
    看完這部紀錄片,這是我的想法,但我不愿也不敢去思考。從小到大,“藍天”這個概念就已灌輸在我的腦海中。既然是藍天,那么天空就該是藍的,就像海洋、湖水的藍色,就像我們畫筆下的藍色。
    可是,空氣卻變了色,一滴黑墨滴入了原本空靈深邃的藍色顏料里,放大,擴散,大氣中的每一顆可吸入顆粒物都散發(fā)著錢臭味兒。我們每一個人原來都生活在這個滿是煤渣和銅臭的穹頂之下,在這個經(jīng)濟為主,健康其次的社會里。
    我們還年輕,這個世界以后將會屬于我們,但那時,我們得到的,會不會只是一個灰色的星球?當石油、煤礦的企業(yè)正瘋狂地從地球上榨取利益時,又有多少人能挺身而出?孝義是山西的縮影,山西是中國的縮影,那中國,是否是世界的縮影?我無法回答。在我看來,《穹頂之下》不單單是一部紀錄片,更是一位母親為了女兒對全中國的呼吁,這讓整部片子在現(xiàn)實的殘酷中,有了一絲別樣的溫馨,也令所有人為之側(cè)目,沒有人希望在將來,一個小生命第一次睜開眼,迎接他的,不是陽光,而是一片灰色的蒼穹。祖先讓我們看到藍色的天空,那就不該讓污染成為它的瑕疵;父母讓我們感受到親情的溫暖,那就不該讓霧霾遮去它的光芒。
    我們的身邊,幾乎處處都在制造PM2.5,也許就是剛剛路過的車輛,也許就是家門口的餐館,對于這些,我都能夠理解,畢竟對于物質(zhì)生活,優(yōu)越的經(jīng)濟條件尤為重要,但無視環(huán)境污染,就應該被制止。撥一個電話,污染就少了一點,即使這些對于地球來說微乎其微,但我們盡了力,也許還能帶動更多的人來保護環(huán)境,倘若幾十億人都能有環(huán)保意識,污染又從何說起。
    我們的天是藍的,它該是塊澄澈的藍寶石,籠罩在這顆同樣蔚藍的星球上。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因為我們共處一塊穹頂之下,因為我們共享同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