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級生物上冊《水中生活的動物》學(xué)案

字號:

八年級生物上冊《水中生活的動物》學(xué)案
    第一節(jié) 水中生活的動物
    一、教學(xué)目標(biāo)
    1、了解水生無脊椎動物的常見類型
    2、探究魚類的運(yùn)動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魚類的特征
    3、說明水生動物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diǎn)
    4、關(guān)注水生動物的生存環(huán)境
    二、教學(xué)重點(diǎn)
    1、探究魚類的運(yùn)動和呼吸方式,并概述魚類的主要特征
    2、說明水生動物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diǎn)
    三、教學(xué)難點(diǎn)
    探索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xué)過程
    5-1-1水中生活的動物
    (第1課時)
    一、動物的種類
    1、大約有150萬種
    2、兩類 一類是脊椎動物 (分類依據(jù):體內(nèi)有無脊柱)
    另一類是無脊椎動物
    二、水中生活的動物——魚類
    1、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鏈魚、鳙魚
    2、魚類適于水中生活的兩個特點(diǎn):一是能靠游泳來獲取食物和防御敵害,
    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3、魚類的形態(tài)特點(diǎn):
    a)體形:呈梭形(流線形),能減少水中阻力
    b)體色:背面顏色較深,腹面顏色較淺,是一種保護(hù)色
    c)體表:被覆鱗片,體表有黏液,減少水中阻力
    d)體表感覺器官——側(cè)線:能感知水流和測定方向
    e)運(yùn)動器官——鰭
    胸鰭:平衡作用,幫助轉(zhuǎn)換方向
    腹鰭:平衡作用,防止左右搖擺
    臀鰭:平衡身體作用
    背鰭:對魚體的平衡起著關(guān)鍵的作用,防止身體側(cè)翻
    尾鰭:控制前進(jìn)方向,產(chǎn)生前進(jìn)的動力
    軀干部和尾部:妝生前進(jìn)的動力
    f) 鰾:使魚能夠浮停在不同的水層中
    g) 呼吸器官——鰓 鰓絲 :氣體交換的場所
    鰓弓
    鰓耙 :過濾水中的物質(zhì)
    4、魚:體表被有鱗片,用鰓呼吸,通過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xié)調(diào)作用游泳,以此適應(yīng)水中生活。
    六、作業(yè)
    1、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動物種類約有( )
    A、150種 B、100萬種 C、150萬種 D、200萬種
    2、觀察水中生活的魚,會看到它的口和鰓蓋后緣相互交錯地時而張開,時而閉合,這是魚在( )
    A、攝食 B、生殖 C、呼吸 D、排泄
    3、鯽魚在水中向前游泳的動力主要來自( )
    A、胸鰭和腹鰭的不斷擺動 B、尾鰭的不斷擺動
    C、尾部和身體的左右擺動 D、各種鰭的不斷擺動
    4、魚呼吸時,水流流經(jīng)的路線是( )
    A、體外 鼻孔 鰓 血液 B、體外 口 鰓 血液
    C、體外 口 鰓 體外 D、體外 鼻孔 口 鰓 體外
    七、教學(xué)反思
    5-1-1水中生活的動物
    (第2課時)
    一、其他水生動物
    1、腔腸動物:有口無肛門,食物從口進(jìn)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殘渣仍由口排出體外。如:海葵、珊瑚、海蜇、水母、水螅等。
    2、軟體動物:身體柔軟靠貝殼來保護(hù)的動物。如:貝、螺、蚌、烏賊、章魚等。
    3、甲殼動物:體表長有質(zhì)地較硬的甲。如:水蚤、蝦、蟹等。
    4、其他動物:海豚、鯨、海豹(哺乳動物)、龜、鱉(爬行動物)等。
    二、動物間的聯(lián)系: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
    三、水域環(huán)境的保護(hù)
    四、作業(yè):
    1、下列不屬于魚綱的動物是( )
    A、鯽魚 B、金魚 C、鯨魚 D、青魚
    2、在常見的腔腸動物中,能食用的是( )
    A、水螅 B、海蜇 C、???D、珊瑚蟲
    3、水域環(huán)境遭到破壞的原因是( )
    A、工廠污水的排放 B、生活污染物的排放
    C、化肥農(nóng)藥的大量使用 D、包括以上三項
    五、教學(xué)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