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勇從山腳下登上山頂,再按原路返回。他上山的速度為每小時3千米,下山的速度為每小時5千米。他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時多少千米?
2.某工廠生產(chǎn)一種零件,要經(jīng)過三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每個工人每小時做50個;第二道工序每個工人每小時做30個;第三道工序每個工人每小時做25個。在要求均衡生產(chǎn)的條件下,這三道工序至少各應分配多少名工人?
1.解:設山腳到山頂?shù)木嚯x為3與5的最小公倍數(shù)。
3×5=15(千米)
上山用:
15÷3=5(小時)
下山用:
15÷5=3(小時)
總距離÷總時間=平均速度
(15×2)÷(5+3)=3.75(千米)
答:他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時3.75千米。
2.解:50、30、25三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150。
第一道工序至少應分配:
150÷50=3(人)
第二道工序至少應分配:
150÷30=5(人)
第三道工序至少應分配:
150÷25=6(人)
2.某工廠生產(chǎn)一種零件,要經(jīng)過三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每個工人每小時做50個;第二道工序每個工人每小時做30個;第三道工序每個工人每小時做25個。在要求均衡生產(chǎn)的條件下,這三道工序至少各應分配多少名工人?
1.解:設山腳到山頂?shù)木嚯x為3與5的最小公倍數(shù)。
3×5=15(千米)
上山用:
15÷3=5(小時)
下山用:
15÷5=3(小時)
總距離÷總時間=平均速度
(15×2)÷(5+3)=3.75(千米)
答:他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時3.75千米。
2.解:50、30、25三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150。
第一道工序至少應分配:
150÷50=3(人)
第二道工序至少應分配:
150÷30=5(人)
第三道工序至少應分配:
150÷25=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