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部優(yōu)秀的韓國電影推薦

字號:

《春夏秋冬又一春》(2003)
    導演:金基德
    主演:吳永洙 /金英民
    劇情
    推薦指數(shù):★★★★★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金基德用鏡頭書寫的散文,他把佛教的理念和禪宗的意味全都融入到偏暗色的畫面里;大量的遠景和空鏡頭,充滿著的,不知是凝結(jié)的霧氣、還是香爐里的輕煙,裊裊升起,美得不可方物;片中的人物主體,小和尚也好、老僧也好,在偌大的自然空間里、在森嚴的廟宇里,顯得蒼白、渺小。春之萌動的罪惡、夏之蓬勃的欲望、秋之悵惘的彷徨、冬之寂寞的感傷,人的一生有如四季,周而復始。秋季老僧黯然*離世,暗示了主人公的結(jié)局;而結(jié)尾處襁褓中的嬰孩,也正是另一段人生的開端。
    金基德的鏡頭語言微妙而感傷,不夾雜什么說教式的言論,只讓不同的靈魂構(gòu)造出同樣的命運,揭示了雋永的佛學禪宗——正如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在詩里寫的那樣:“我們叫做開始的往往就是結(jié)束/而宣告結(jié)束也就是著手開始。/終點是我們出發(fā)的地方。那個從童年走進來的老人,他說:如果你到這里來,/不論走哪條路,從哪里出發(fā)”那都是一樣……”
    《嫌疑人X的獻身》(2012)
    導演:方恩珍
    主演:柳承龍/李瑤媛
    劇情/懸疑/情感
    推薦指數(shù):★★
    韓國人特別熱衷于改編拍攝東野圭吾的小說,并總是硬生生地把懸疑片拍成愛情片,再加上本片導演方恩珍的女性視角,更是大大加重了電影的感性成分。拋開原著不談,對于孤獨的數(shù)學家石固來說,花善既是溫柔美麗而身世坎坷的女鄰居,又充當了拯救其靈魂的恩人,仿佛一縷金色的陽光,照在了他幽暗潮濕、荒草不生的窗臺。于是他的愛情藤蔓開始瘋長,終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他幾乎以犧牲自己的方式,來?;ㄉ浦苋T緫械膽乙稍卦诜蕉髡涞溺R頭下淡的不能再淡,所有的推理都是為了男女主人公情感的發(fā)展做鋪墊。最后花善追著逮捕石固警車奔跑,眼淚模糊了一切,石固終于含笑,迎著暖陽消失在遠方。
    《春香傳》(2000)
    導演:林權澤
    主演:曹承佑/李孝貞
    劇情/歷史
    推薦指數(shù):★★★☆
    導演林權澤讓傳統(tǒng)的韓國清唱貫穿于電影之間,極具古典東方韻味,就連男歡女愛的情愛鏡頭,也顯得無比典雅婉轉(zhuǎn)。傳統(tǒng)的故事,雖無新意,卻也有讓人能堅持看完的特殊力量。正如清唱者趙尚賢那渾厚有力的聲音,林權澤用沉穩(wěn)的敘述方式講述了那個鐫刻在每個人心中的《春香傳》——關于妓女與公子的故事、關于等待的故事、關于愛情的故事。“她已有過愛情與青春的韶華勝極,所以不怕那漫長得叫人心慌的等待,更不怕皮肉之苦,只要想起面冠如玉的他,在她裙子上寫下‘與日月同在’的誓言,只要她想起兩人曾如天地初開時的孩子,赤**躺在鮮紅的床單上,猶如躺在一片不知名的花瓣里……”
    《弓》(2005)
    導演:金基德
    主演:韓業(yè)云/金成煥
    劇情/倫理
    推薦指數(shù):★★★☆
    金基德的電影向來對白極少,《弓》也不例外。片中老人與少女之間的關系不需言語、又好似非言語所能表達,淡淡的哀愁的調(diào)子和柔美婉轉(zhuǎn)的拍攝風格柔化了金基德作品的給人一貫的印象。
    弓既是老人的樂器,又是占卜的工具,更是女性的化身。封閉的空間里,老人對少女的愛與欲望,似乎只有一箭之隔。但少女終究是少女,對愛情的憧憬是不學自會的本能,情竇初開在所難免。英俊的少年不但喚醒了女孩的性意識,也催化了老人的占有欲望。當老人射出的箭從水面彈起、成為他的化身,并射在少女兩腿之間、與其神交時,此時的情色并不僅僅是情色,而是一灘鮮紅的、無能為力的欲望的寫照,讓觀眾目瞪口呆之余,又近乎扭曲地拔高了電影的主題。
    《辯護人》(2013)
    導演:楊宇錫
    主演:宋康昊
    劇情
    推薦指數(shù):★★★★
    從七十年代的樸正熙政權、到八十年代的全斗煥當政,從高壓*、到光州慘案,韓國的電影人樂于也善于將眼光放在并不遙遠的歷史中去,從在社會變遷的洪流中浮沉的小人物身上投去深深的一瞥。2013年上映的《辯護人》,以全斗煥統(tǒng)治下的八十年代為背景、以真實的釜林事件為原型,并不例外地反思和窺探了這段歷史帶給韓國人以及韓國社會的沖擊。導演楊宇錫雖然是新人,卻深諳觀眾的感情取向,即使觀影者并不了解那段歷史,也能被影片中傳達出的人類的共同情感所感動。實際上,在韓國眾多反思歷史與人性的電影中,《辯護人》除了對律法完善有所推動外,并沒有什么特別。個人認為,它的閃光之處,就是其故事雖然不夠完滿,但并沒有落入刻意煽情的俗套;影片前半段的鋪陳,讓人覺得有些乏味,直到最后,才做了漂亮的收梢。當觀眾還在關心法庭的判決,生怕不理想的結(jié)局毀了整部影片,卻看到律師們一個個從旁聽席中站起來,此時人性的光輝和法律的信念已經(jīng)遣散了所有的霧霾;在代表著強權和國家機器
    器的法官的驚嘆中,被壓制的小人物居然挺直了腰板,一如站在被告席上的宋佑碩。
    《假如愛有天意》(2003)
    導演:郭在容
    主演:孫藝珍/曹承佑/趙寅成
    劇情/愛情
    推薦指數(shù):★★★★
    《假如愛有天意》雖然劇情老套,但仍然算得上是經(jīng)典的愛情電影。不論是唯美的畫面還是深入人心的配樂,都與每個人心中僅存的那份對愛或多或少的執(zhí)著完全契合。兩代人感情的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上一輩的破碎成就了下一輩的完滿,讓人不得不嘆一句天意難違。珠喜母女二人的感情經(jīng)歷如此相似——其實又何止是她們,這不正是所有人對初戀的一切想象?浚河瘋狂所要保護的項鏈、珠喜封塵的滿滿一盒的書信、尚民在便利店留下的一把雨傘,似乎都能開啟我們內(nèi)心的一份曾經(jīng)的回憶。各種形式演奏的卡洛兒的背景樂貫穿全片,不知是令人感到遺憾還是欣慰;桔希在雨中奔跑的喜悅,一曲《YOU IN ME ,ME IN YOU》已然道盡;浚河與珠喜之間的美麗與憂愁,又豈是一首悲傷的圓舞曲所能表達。上一輩的隱忍、含蓄似乎更能打動人心:浚河在火車上忍不住回頭再望、在失明時仍能說出:“你還是那么漂亮”——只是一眼,就能靜默在歲月里雋永留存;而下一輩的幸福和美好,沾了太多父輩的光,總算是為愛畫一個句點?!爱旉柟庹赵诤C嫔?,我思念你;當朦朧的月光灑在泉水上,我思念你?!?BR>    《雪國列車》(2013)
    導演:奉俊昊
    主演:克里斯·埃文斯 /宋康昊 /艾德·哈里斯
    劇情/動作/倫理
    推薦指數(shù):★★★
    可以說《雪國列車》是奉俊昊向海外市場的某種妥協(xié)。雖然影片整體震撼,但結(jié)尾太弱——所有人都死去,只剩下亞洲女孩和非洲男孩,其想要表達的含義太薄弱——如果讓男主角柯蒂斯也進入這雪國列車的生死循環(huán),想必才是寓言。當然,奉俊昊仍然是游走于商業(yè)和藝術之間,還能獲得一定平衡的佼佼者,在韓國本土無出其右;他的影片風格似乎很靠近西方審美,但其實很具民族特色;他甚至把韓國人作為世界的救世主,將濃郁的泡菜味道塞入好萊塢氣質(zhì)的外殼下——就好像在冰天雪地里奔跑的列車,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產(chǎn)物的包裹下,演繹的是韓國導演最擅長講述的人性與倫理。
    《白夜行》(2009)
    導演:樸信宇
    主演:孫藝珍/韓石圭/高修
    劇情/懸疑/感情
    推薦指數(shù):★★★
    不得不承認,年輕導演樸信宇在將東野圭吾的原著改編成電影上,花了很多功夫。據(jù)說原作者東野對韓版的改編竟然還較為滿意,畢竟把一本幾十萬字的長篇小說修剪在一部電影里,勢必要懂得減法的藝術,這本身就是極困難的二次創(chuàng)作。電影里,孫藝珍飾演的李佳從頭至尾都是一襲白衣,只有在指使高修飾演的金有漢強*未婚夫的女兒那一夜,她換上了黑色的套裝,這象征著李佳清純外表下的那顆陰暗之心已經(jīng)侵占了她的靈魂。最后她仍是一身雪白地在有漢面前優(yōu)雅轉(zhuǎn)身,漠然而又絕情,好像從沒有相識過——他和她像兩條的平行線,終究無法相交;太陽出來了,于是黑暗中的他也消失了,融化在冰天雪地里,似乎從沒有到來過。
    《綠洲》(2002)
    導演:李滄東
    主演:薛景求/文素麗
    劇情/愛情
    推薦指數(shù):★★★★☆
    李滄東的電影給人感覺常常是濡濕的,他樂于手持攝影,略略浮動的畫框好像給人一種浮于海上的錯覺;而人物都仿佛是社會的浮萍,縱有自己的人格,也被波浪打散,只得無可奈何?!毒G洲》里的愛情發(fā)生在邊緣人韓恭洙和洪忠都之間,他們一個是重度腦麻痹患者,口角抽搐,眾人唯恐避之不及;一個是有多次犯罪前科的不孝子,態(tài)度跋扈,行為乖張。恭洙曾四次幻想自己能正常地和忠都站在一起,能像尋常情侶一樣用塑料瓶打他的頭,能吵吵嚷嚷,打情罵俏;能像撫摸孩子一樣撫摸他,為他唱一支歌;能在印度女人和孩子的簇擁下共舞——那時的他們真的變成了公主和將軍;壁畫里的綠洲從墻上投射在房間里,他們在散下的花瓣里相擁相吻。只是這對世人眼中的畸形人終歸回到了“理應”屬于自己的軌道,他們的愛情也夭折在世俗之中。當將軍絕望地為公主砍下干枯的樹枝,無比悲壯;而公主望著壁畫上的倒影一點點被砍落——她再也沒法想象自己是美麗的公主,只能側(cè)躺在床上,輕輕地抽噎。
    《完美對壘》(2011)
    導演:樸熙坤
    主演:曹承佑/楊東根
    劇情/運動
    推薦指數(shù):★★★☆
    運動一直是韓國導演熱衷的題材,尤其是棒球,單純體育片的如《甘先生的勝利》、《YMCA棒球隊》,以棒球為由頭展開愛情描繪的如《太陽從西邊升起》等等,不勝枚舉。而《完美對壘》的特別之處,在于其記錄了一場真實的棒球?qū)Q;鏡頭通過對韓國棒球歷兩位神投手崔東源和宣東烈的個人人格的刻畫,折射出體育競技的精神內(nèi)核。楊東根扮演的宣東烈是后起之秀,天賦異稟,骨子里自帶有一種桀驁不馴的狂狷,投球抬腿時,都是滿滿的自信;相形之下,曹承佑扮演的崔東源就多了些清俊的文人氣質(zhì),戴一副金絲邊框的眼鏡,身形消瘦,沉默寡言,立在球場中心,卻自然而然成為關注的焦點。然而二人都為了共同的棒球夢想,將生與死都放在了那副棒球手套里,就像崔東源因摩擦過度而開裂的手指,就算用膠水粘住,也要讓它看上去完好無損。
    影片最讓人感動的,是最后全壘打時,觀眾們對棒球運動義無返顧的狂熱情感;當他們一齊叫喊著對方球隊的投手的名字的時候,體育精神已經(jīng)上升到另一個層面,“一球一生,一球一死”這縈繞全片的格言,于此刻獲得了某種印證,即使是不懂棒球的觀眾,也能被之震撼。另外,韓國導演在描繪體育競技的同時,總不忘調(diào)侃一把政府,算是充當了影片的喜劇元素;政府的腐敗和人民的熱情形成鮮明對比,棒球?qū)τ陧n國民眾似乎儼然成為一種信仰似的存在。
    《薄荷糖》(2000)
    導演:李滄東
    主演:薛景求/文素麗
    劇情
    推薦指數(shù):★★★★★
    李滄東在《薄荷糖》里使用了純粹的倒敘手法,用一輛倒行的列車,將男主人公金永浩的二十年連接起來:一九九九年秋,他沖著開來的列車喊“我想回到過去”,被淹沒在汽笛聲中;一九九九年春,他帶著薄荷糖送別了已病入膏肓的初戀女友順任,賣掉了她的相機;一九九四年夏,痛打了出軌的妻子之后,他在車里與女秘書野合,他的情人給他嘴里塞了一塊薄荷糖;一九八七年春,他在執(zhí)行任務的雨夜,與旅館偶遇的女孩赤*著相依,伴著淅瀝的雨聲,壓抑痛哭;一九八四年秋,他把順任送上了火車,臨別前將相機塞回了她手里;一九八零年秋,他即將上戰(zhàn)場,情急之中,薄荷糖撒了一地,被軍靴踩碎;一九七九年春,他叫住順任,送她一枝野花,羞赧道:“我很愛吃薄荷糖。” 在《薄荷糖》里,李滄東把韓國社會的歷史變遷和人世間的冷暖投射到普通人金永浩身上:他心本良善,曾想以拍照的方式,保留世間的一切美好,縱使雙手沾上無可饒恕的*物,也不忍玷污心目中的那顆晶瑩剔透的薄荷糖。他是代表統(tǒng)治階級武器的士兵、警察,卻仍飽受政治的碾壓;面對時代的鏡子,只能迷茫無措。他健全的人格已經(jīng)在鎮(zhèn)壓民主運動的戰(zhàn)斗里隨著中彈的右腿一同畸形,形成了扭曲的性和暴力傾向;被他誤殺的少女亦在他的心頭留下一道永遠鎮(zhèn)痛的傷疤。
    不同于林權澤《太白山脈》那種史書般冷靜旁觀的態(tài)度,也不同于林常樹《古老的庭院》那般抒情委婉的小品式敘述,李滄東將時代和人性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是人性造就了時代,也是時代催發(fā)了人性。歷史在某個寒冷的雨天已經(jīng)定格,時間的歸宿已不可更改。套用史鐵生的一句話,要是你站在終點看生命的軌跡,你看到的只是一條路,你就只能看到一條命運之途。所有的生命都一樣,所有的人都是這樣。于是,隨著灰暗壓抑的鏡頭,單調(diào)的車軌枕木像潮水一樣源源不斷地襲來,渺小的行人和路標都迅速向后倒退,金永浩從一九九九年的郊游回到了一九七九年的郊游。二十年前的他躺在一株小花旁邊,伴隨著列車呼嘯而過的聲音,聽友人們唱 著“如之奈何”的調(diào)子,年輕的臉上顫抖著流下了二十年后的淚水。
    《呼吸》(2007)
    導演:金基德
    主演:張震/河正宇/智雅
    劇情/愛情
    推薦指數(shù):★★★☆
    金基德說,呼吸“是一種圍繞著死亡的行為。當你呼出時,你必須吸入等量的空氣,不然就會死?!蹦敲雌械那舴敢埠?、婦人也罷,都是被緊緊地包裹在死亡之中的。他們都活在宿命的枷鎖里,卻終有不甘:他欲擺脫封閉的監(jiān)獄,三番兩次自殺;她欲逃出封閉的家庭,因一則不起眼的報道而來到這冰冷的牢籠——自欲望的開始,便打破了呼吸一吐一納的平衡,一切便偏離了命運的軌道。于是囚犯失去了發(fā)聲的能力,昭示著生命的失衡;婦人為愛情偽造了繽紛的四季,卻終究以冬天作結(jié)。影片最后,婦人跟著丈夫回家,一家三口看似和樂地坐在返途的轎車上,卻各懷心事。她還是回歸了那個禁錮她的囚籠。而最令人唏噓的是,坐在監(jiān)視器后的監(jiān)獄長看完這男人和女人的相見與別離,滿足地離去。人生就是一場維持呼吸的艱難旅程,渾身都散發(fā)著死亡的氣息;永遠有人像看戲一樣對這平衡與失衡之間評頭論足,直到曲終人散。
    《下流人生》(2004)
    導演:林權澤
    主演:曹承佑/金敏善
    劇情
    推薦指數(shù):★★★☆
    《下流人生》是六十八歲的導演林權澤在黑幫題材上做出的嘗試,盡管本片并不盡如人意,但仍然被稱作是韓國版的《教父》。林權澤以主人公崔太雄的一生為線索,極富野心地串聯(lián)起從上世紀動蕩韓國的整段歷史;他把崔太雄當做一只孤帆,透過他的起起伏伏來窺視整片大海的洶涌波濤。導演擅長的是冷靜旁觀的筆調(diào),于是主角從黑幫小嘍啰到非法商人、從窮困潦倒到平步青云,似乎每一步都是被設定好的,而他只是跟著命運的指引亦步亦趨。在急忙慌張的推拉鏡頭下,那些頹敗的街衢巷陌,訴說了主人公漂泊不定的一生,也映射出當時的韓國社會,就恰似片尾處那個用細紙片拼湊成的肖像,那般支離破碎。
    《共同警備區(qū)》(2000)
    導演:樸贊郁
    主演:宋康昊/李秉憲/李英愛
    劇情/戰(zhàn)爭
    推薦指數(shù):★★★★
    《共同警備區(qū)》的故事由一場槍擊事件引起,板門店哨所里的槍聲喚醒了南北朝鮮懸而未決的歷史問題。僅僅憑借北緯三十八度的一線之隔,即使是血濃于水的骨肉同胞,也足以將其生生地撕裂開來。樸贊郁讓代表不同國家、不同意識形態(tài)的軍人對同一事件進行回憶,以一種近乎于致敬《羅生門》的方式,透過憂郁暗沉的鏡頭畫面,掀揭起政治的創(chuàng)傷。影片結(jié)尾處定格在邊界處,分屬不同國家的三位軍人神態(tài)各異,李秀赫伸展開的手掌阻擋了觀眾的視線,也將朝鮮民族的血脈阻隔開來。樸贊郁無疑是擅長于講故事的導演,他通常以寫實的筆觸,把社會現(xiàn)實毫無保留地鋪展在觀眾眼前。
    值得一提的是,樸贊郁在敘事手法上很樂于創(chuàng)新,他像一個剛從電影學院畢業(yè)的新銳導演一樣,迫不及待地對各種電影語言躍躍欲試?!豆餐瘋鋮^(qū)》中的現(xiàn)實時空和過去時空,往往在同一個場景中展開演繹,二者相互結(jié)合交叉,完成敘事之余增添多維色彩,造成一種荒誕感,更注入了懸疑元素。而影片在轉(zhuǎn)場處理上,也常常玩弄技巧,甚至通過動畫來使得畫面連貫。黑澤明曾有“電影是切的藝術”的論調(diào),而樸贊郁的做法似乎恰恰與之相反,花哨的剪接技巧儼然成為了樸氏電影的特色之一。
    《我腦海中的橡皮擦》(2004)
    導演:李載漢
    主演:孫藝珍/鄭雨盛
    劇情/愛情
    推薦指數(shù):★★★
    當年被奉為韓式愛情圭臬的《我腦海中的橡皮擦》,而今似乎已經(jīng)顯得老套和過時。男女主角在便利店的浪漫邂逅卻被突如其來的不治之癥羈絆,由此被摔碎了的愛情變得更加完美?;旌狭藴I水與疼痛的羅曼蒂克縱然令人扼腕嘆息,但看多了這銀幕上經(jīng)久演繹的俗套橋段,觀眾未免會覺得乏味。當梨花帶雨的秀珍顫抖著手寫下最后一封信的時候,我們可能會隨之流淚,可是那又如何?和秀珍一樣,我們都是阿茲海默氏癥患者,我們的腦海里都有一塊橡皮擦,看過了、感動過了,隨即便會擦去??搭愃啤段夷X海中的橡皮擦》這種影片的感受,就像是片中二人相遇時喝下汽水一樣,咚咚飲盡,只為一絲的甘甜清涼,過不了多久就會消失殆盡。當然,影片鏡頭里的風物人情,都是極干凈的。貼滿便簽的相框、摞滿書籍的木質(zhì)階梯、孫藝珍月牙似的彎彎笑眼柔和了所有令人不快的情節(jié),讓人有理由為男女主角的絕戀泫然一哭。
    《和聲》(2010)
    導演:李成延
    主演:金允珍/羅文姬
    劇情
    推薦指數(shù):★★★★
    與其說《和聲》的故事是關于音樂拯救靈魂,不如說是邊緣人物的互相救贖。穿著囚服的女犯人們,因為過去被烙印上的污點,而聚集在監(jiān)獄這狹小的一隅,開始互相取暖,通過音樂來重新找到自己的價值。她們脫去藍綠色的囚衣,穿上雪白的綢子連衣裙,站在舞臺中心,《蘇爾維格之歌》從她們的唇齒中緩緩飄出;此時的女犯人們都是易卜生筆下純情美麗的蘇爾維格,是皮爾金午夜夢回仍無法忘懷的初戀少女,一面紡紗、一面訴說:You will find me waitingthan. 即使《和聲》因過于理想化而顯得有些失真,但整部影片的調(diào)子純凈得無法不令人動容,就像女子監(jiān)獄合唱團的和聲那般真誠透徹。
    《馬拉松》(2005)
    導演:鄭胤澈
    主演:曹承佑/金美淑
    劇情
    推薦指數(shù):★★★★
    《馬拉松》被譽為是韓國的《阿甘正傳》,但卻沒有后者那么宏大的歷史背景,著力于打的是溫情牌。當母親教會草原說“楚元的雙腿?”“一百萬美金”“楚元的身體?” “特別棒”的時候,這個患有自閉癥和孩子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價值;而楚元在地鐵站高聲喊出“我的兒子是個特別的孩子”的時候,母親的片刻愣怔似乎也昭示她獲得了生命的意義。正是母子間的相互救贖將這本身就摻雜著淚與笑的真實故事推升到極致。奔跑中的草楚元把手展開迎接自然的訊息的那一刻,作為觀眾的我似乎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那柔和的春風將溫煦的陽光梳透,連同柳絮和花粉的氣息一并進入到口鼻里、毛孔里、腦海里,無比熨帖順暢。曹承佑在《馬拉松》里可謂奉獻了演技,永遠撥動不停的手指,時不時挑動的眉毛,甚至幾乎已經(jīng)變調(diào)了的聲音,都將“楚元”這個角色深深地刻入了他的骨血里。而金美淑看起來有些刻薄的眉眼在本片中卻顯得格外溫柔,影片結(jié)尾處她擁著兒子說“回家,我們回家”,欣慰之余帶一絲疲憊——楚元的馬拉松,也是母親的馬拉松。
    《中毒》(2012)
    導演:樸英勛
    主演:李美妍/李秉憲
    愛情/懸疑
    推薦指數(shù):★★★
    除了弟弟“死去活來”的癡戀之外,我實在看不出導演講述這樣一個故事是想要表達什么;或許這充斥了毒藥氣味的愛戀正好是導演迎合觀眾獵奇心理的利器,也或許這至死方休的癡纏真的是愛到骨子里的寫照。但在我看來,《中毒》既不夠深刻,沒有把這份愛戀的深處原因,即弟弟的心理挖掘出來;也不足以娛人,情色場面不香艷不唯美,顯得雞肋。好在女主角的扮演者李美妍足夠有“嫂夫人”的魅力,她眼角眉梢撲鼻而來的禁欲味道,正是影片的毒性所在。而就算演繹的是白衣飄飄的少年,李秉憲的面色都像是中了愛欲的毒,恍惚間他的眼眸背后好像真的有兩個靈魂。
    《殺人回憶》(2003)
    導演:奉俊昊
    主演:宋康昊/金相慶
    犯罪/懸疑
    推薦指數(shù):★★★★★
    不管是在國內(nèi)電影雜志的韓影排行榜中,還是在影評人的韓影推薦單里,《殺人回憶》都占據(jù)著一席之地。盛名之下的導演奉俊昊,在這個韓國歷真實發(fā)生的刑事案件中,注入了商業(yè)元素的同時,極力拔高了電影的藝術內(nèi)涵。暴戾而無能的警察、一味獵奇的媒體、性變態(tài)的工廠工人、無辜慘死的智障患者、極度恐慌的民眾,這些群體聚集在京畿道德華城這個小鎮(zhèn)子里,光怪陸離地成為整個韓國社會的縮影。當雨夜來臨,收音機里響起《悲傷情書》的調(diào)子的時候,罪惡也無法抵擋地悄然而至。面對邪惡力量,政府機關、科學檢測也好,聰明頭腦、敏銳媒體也罷,全都束手無策。正如宋康昊扮演的樸探員所說的那樣,“韓國還沒有我的老二那么大”,似乎傾國之力還抵抗不過一個“普普通通”的殺人犯。影片最后,在一片稻田的金黃色里,樸探員盯著銀幕面前的觀眾,固定了將近十秒鐘的眼神令人后脊發(fā)涼;這個打破了第四面墻的鏡頭,仿佛在向當年逍遙法外的犯人昭示著,這部《殺人回憶》代替你完成了殺人的回憶。
    《奪寶聯(lián)盟》(2012)
    導演:崔東旭
    主演:金允石/金惠秀/全智賢
    動作/犯罪
    推薦指數(shù):★★★☆
    作為當年的票房翹楚,《奪寶聯(lián)盟》無疑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商業(yè)類型電影。有當紅明星,有知名導演,有大筆投資,再加上動作場面、犯罪懸疑等等類型元素,揉吧揉吧就成了這樣一部觀眾們喜聞樂見的爆米花電影。然而,即使有這些作為擋箭牌,也無法藏匿韓國同類型電影的短板——視覺上缺乏奇幻、劇情上又不夠抓人,只靠了女演員耍帥和男演員拋媚扳回一成??上驳氖?,《奪寶聯(lián)盟》導演在繁冗的劇情和動作之中撥開一條路,用對演員的調(diào)度和臺詞里的冷幽默把每個角色都塑造得神氣活現(xiàn)。即使看過后三日便已遺忘大半,影片的主基調(diào)化為一種意象,還是遺留在了腦海里。就像《史密斯夫婦》給我留下的是一把別在大腿上的手槍,《黑客帝國》給我留下的是一副架在俊美鼻梁上的墨鏡一樣,《奪寶聯(lián)盟》在我的頭腦里儼然已是金惠秀的烈焰紅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