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自考《中國文化概論》考前沖刺試卷(1)

字號: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中國境內(nèi),地形呈階梯狀分布,總體來看,地勢的走向是(  )
    A.北
    B.高
    C.南
    D.低
    2、語言是什么的媒介?(  )
    A.信息傳播
    B.文化傳播
    C.經(jīng)驗傳播
    D.文字傳播
    3、明代大醫(yī)學家李時珍所著的藥學百科全書是(  )
    A.《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B.《傷寒雜病論》
    C.《素問》
    D.《本草綱目》
    4、中國北方傳統(tǒng)民居形式比較普遍的是(  )
    A.四合院
    B.天井院
    C.石室
    D.塢壁院
    5、把古代中國整體系統(tǒng)的思維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注重 從直觀體驗、心性、精神去接近天理的時期是(  )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6、在清代南方學術(shù)普遍興盛的局面下,浙東一帶重史學,其中影響的典范人物是(  )
    A.王夫之
    B.黃宗羲
    C.章學誠
    D.龔自珍
    7、南方一般把定期貿(mào)易的場所稱為(  )
    A.墟
    B.集
    C.市
    D.會
    8、中國的云崗、敦煌、大足、麥積山等石窟藝術(shù)的題材來自(  )
    A.儒教
    B.道教
    C.佛教
    D.基督教
    9、我國發(fā)明的火藥用于軍事是在時期。(  )
    A.唐代
    B.北宋
    C.南宋
    D.元代
    10、我國古代法律制度立法的指導思想是(  )
    A.儒家倫理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11、 ——是維系家庭文化的經(jīng)典,被稱為民間的“二十五史”。(  )
    A.字輩譜
    B.家譜
    C.家風
    D.家族
    12、 狹義的文化產(chǎn)品專指(  )
    A.物質(zhì)產(chǎn)品
    B.精神產(chǎn)品
    C.可見產(chǎn)品
    D.日常用品
    13、 “一分為二”之說的提出者是(  )
    A.韓愈
    B.程頤
    C.張載
    D.朱熹
    14、 道教全真派的創(chuàng)立者是(  )
    A.丘處機
    B.寇謙之
    C.王重陽
    D.陸修靜
    15、 在一定時代、一定的社會條件下,行政機構(gòu)對文化領(lǐng)域的問題所頒布的相關(guān)規(guī)定和對策原則都屬于(  )
    A.民族政策
    B.宗教政策
    C.文化政策
    D.文藝政策
    16、 人類文化行為的發(fā)生大都建立在的基礎(chǔ)之上。 (  )
    A.語言
    B.書籍
    C.文字
    D.計算機
    17、 按照傳統(tǒng)分類,我國分為大菜系。(  )
    A.六
    B.七
    C.八
    D.九
    18、 鄧小平的“三個面向”思想提出于20世紀(  )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19、 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匯,第一次從漢到唐這段時間是佛教的傳入,它是由哪個國家傳入的?(  )
    A.印度
    B.阿富汗
    C.泰國
    D.尼泊爾
    20、 我國火藥的發(fā)明大約在(  )
    A.明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21、 佛教的基本教義是(  )
    A.“二諦”法
    B.“四諦”法
    C.輪回法
    D.十二因緣
    22、 提出“創(chuàng)造一兼東西文明特質(zhì)、歐亞民族天才之世界的新文明”之預言的是(  )
    A.孫中山
    B.蔡元培
    C.李大釗
    D.章太炎
    23、 顏真卿《元結(jié)墓碑》把“張維瑾”寫作“張瑾”,是為了避父諱“維貞”。這種避諱屬于(  )
    A.缺筆避諱
    B.拆字避諱
    C.刪字避諱
    D.改字避諱
    24、 中國歷最早出現(xiàn)重農(nóng)抑商政策的時期是(  )
    A.西周
    B.東周
    C.秦朝
    D.西漢
    25、 我國古人觀測天象的目的是(  )
    A.預測天氣
    B.研究天體運行
    C.研究太陽
    D.用天象的變化預卜人閱的禍福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6、 后期法家的主張有(  )
    A.以殺去殺
    B.以樂去樂
    C.以仁去仁
    D.以刑去刑
    E.以禮去禮
    27、 下列屬于文化事象的有
    A.原始的巫術(shù)
    B.生產(chǎn)領(lǐng)域中的行業(yè)禁忌
    C.宮廷服飾以顏色和樣式代表等級
    D.文學上所說的建安風骨
    E.中國戲曲的程式化動作
    28、 下列有關(guān)西周宗法制的說法,正確的有(  )
    A.宗法制是中國古代維護貴族世襲統(tǒng)治的一種制度
    B.與宗法制密切相關(guān)的是分封制
    C.在宗教制度之下,政治關(guān)系與血緣關(guān)系合一
    D.西周的土地名義上屬于諸侯
    E.宗法制使社會成員按照宗法的原則組織起來
    29、 漢語的特點有(  )
    A.通過詞的形態(tài)變化表示語法關(guān)系
    B.借助于虛詞和詞序來表示詞與詞的語法關(guān)系
    C.漢語是有聲調(diào)的語言,而聲調(diào)又是漢語構(gòu)詞的一種手段
    D.一個音節(jié)對應于多個詞(語素)
    E.漢語的詞在句子里沒有表示語法關(guān)系的詞形變化
    30、 下列關(guān)于文化分層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上層文化指宮廷文化與上層文人所創(chuàng)造、擁有的文化
    B.底層文化指不依賴于統(tǒng)治階級的廣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創(chuàng)造、擁有的文化
    C.上層文化是以文字典籍為媒體的,而底層文化主要靠口頭傳承
    D.上層文化中更多的是精華,底層文化中更多的是糟粕
    E.上層文化是維護統(tǒng)治階級地位的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里應該遭到批判和拋棄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 知行合一
    32、 漢字的基礎(chǔ)構(gòu)件
    33、敬授民時
    34、 法律制度
    35、 *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 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文化與眾不同的特點是什么?
    37、火藥技術(shù)是如何發(fā)展和傳播的?
    38、 董仲舒的“三綱五?!保傅氖鞘裁?
    39、 簡述中國古代中農(nóng)主義的基本國策。
    40、 佛教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合的最集中的表現(xiàn)是什么?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 為什么說倫理道德是中國傳統(tǒng)精神文化的核心?
    42、試述兩稅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