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司法考試刑法章節(jié)重點: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字號:


    第一節(jié)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一、放火罪(第114條、第115條第1款)
    (一)概 念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二)特 征
    1、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
    2、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實施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具體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行為人必須實施了放火行為;
    二是放火行為已經(jīng)或者足以危及到公共安全;
    3、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已滿14周歲即應承擔刑事責任;
    4、主觀方面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三)認 定
    1、區(qū)分放火罪與故意殺人罪的界限。如行為人使用放火的方法實施殺人行為時,如果其放火的行為已經(jīng)危及到公共安全,應當認定為放火罪;如果放火的行為沒有危及到公共安全,則應當認定為故意殺人罪。
    2、區(qū)分放火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界限。在行為人實施放火行為的同時,也會造成公私財物的毀壞,區(qū)分的關鍵仍然在于放火的行為是否危及到公共安 全。放火行為危及到公共安全的,是放火罪;如果行為人只是為毀壞財物而采用了放火焚燒的方法,而又沒有危及到公共安全的,應當定為故意毀壞財物罪。
    二、決水罪(第114條、第115條第1款)
    (一)概 念
    決水罪,是指故意決潰蓄水或者防水堤壩,制造水患,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二)特 征
    1、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
    2、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決潰蓄水或者防水堤壩,制造水患,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3、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
    4、主觀方面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三、爆炸罪(第114條、第115條第1款)
    (一)概 念
    爆炸罪,是指故意使用爆炸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二)特 征
    1、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
    2、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使用爆炸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3、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已滿14周歲的人即應承擔刑事責任;
    4、主觀方面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三)認 定
    1、區(qū)分爆炸罪與故意殺人罪的界限。使用爆炸的方法殺人的,要注意分析其爆炸的行為是否足以危及到公共安全,沒有危及到公共安全,應當認定為故意殺人罪;如果危及到公共安全,則應當認定為爆炸罪。
    2、區(qū)分爆炸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界限。行為人使用爆炸的方法,也會同時造成公私財產(chǎn)的毀壞,在這種情況下,不應當再對毀壞財物的行為單獨定罪,因為爆炸罪已經(jīng)包含了毀壞財物的內容。如果沒有危及到公共安全的,不應當認定為爆炸罪。
    四、投放危險物質罪
    投放危險物質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已滿14周歲即應承擔刑事責任;主觀方面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區(qū)分投放危險物質罪與危險物品肇事罪的界限。區(qū)別在于三個方面:(1)客觀方面不同。危險物品肇事罪是在生產(chǎn)、儲存、運輸、使用危險物品過程 中,由于違反危險物品的管理規(guī)定而發(fā)生的重大事故,投放危險物質罪則沒有任何條件的限制;(2)犯罪主體不同。危險物品肇事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投放危險 物質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3)主觀方面不同。危險物品肇事罪的主觀方面是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
    區(qū)分投放危險物質罪與重大環(huán)境污染事故罪的界限。區(qū)別在于三個方面:(1)客觀方面不同。重大環(huán)境污染事故罪表現(xiàn)為違反國家規(guī)定,向土地、水 體、大氣排放、傾倒或者處置不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危險廢物的行為,投放危險物質罪則是將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 物質投放到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食用物或者飲用物中,從而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2)犯罪主體不同。重大環(huán)境污染事故罪的主體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單 位,投放危險物質罪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3)主觀方面不同。重大環(huán)境污染事故罪的主觀方面是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
    五、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114第、第115條第1款)
    (一)概 念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使用放火、決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二)特 征
    1、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
    2、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使用放火、決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所謂其他危險方法,是指與放火、決水、爆炸、投毒手段的社會危害性相當?shù)奈kU方法;
    3、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
    4、主觀方面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六、失火罪(第115條第2款)
    (一)概 念
    失火罪,是指行為人因過失而引起火災,造成嚴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二)特 征
    1、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
    2、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由于過失引起火災,造成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3、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
    4、主觀方面是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
    七、過失決水罪
    過失決水罪,是指由于過失造成水利設施被破壞,引起水患,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破壞水利設施,引起水患,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主觀方面是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
    八、過失爆炸罪
    過失爆炸罪,是指由于過失引起爆炸事故,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引起爆炸事故,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主觀方面是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
    九、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罪
    過失投放危險物質罪,是指由于過失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實施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主觀面是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
    患有突發(fā)傳染病或者疑似突發(fā)傳染病而拒絕接受檢疫、強制隔離或者治療,過失造成傳染病傳播,情節(jié)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按照本罪定罪處罰。
    十、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由于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傷、死亡或者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chǎn)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主觀方面是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