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1.下列哪項不屬于內(nèi)力地質(zhì)作用?( )
A.地殼運動 D.地震作用
C搬運作用 D變質(zhì)作用
2.某礦物呈黑色,玻璃光澤,一組極完全解理、板狀。該礦物可定名為( )
A.角閃石B.輝石
C石榴子石 D黑云母
3.下列哪種巖石為巖漿巖?( )
A 橄欖石 B.灰?guī)r
c.石英巖 D 砂巖
4某巖石呈灰白色,可見結(jié)晶顆粒,遇稀鹽酸強烈起溝,具層理構造。該巖石可定命月
A。石灰?guī)r u.白云巖
C花崗巖 0.片巖
5、下列哪種礦物為變質(zhì)礦物?( )
A石英 B.蛇紋石
C方解石 D.輝石
6.根據(jù)巖土的水理特性,砂土層與黏土層相比,其隔水性( )
A差 B相同
C.好 D.不能確定
7.頂圍原有的和新生的結(jié)構面相互匯合交截構成的分離體在重力作用下與圍巖母體脫離,突然塌落而終至形成塌落拱這種圍巖破壞形式屬于< )
A頂圍懸垂與塌頂 B.側(cè)圍突出與滑塌
C底圍鼓脹隆破 D,圍巖縮徑及巖爆
8.沖積土是( )地質(zhì)作用下形成的。
A.風化 B.山洪急流
C 河流 D.海洋
9.一般基巖表面的坡度越大,坡積土的穩(wěn)定性就( )
A越大 B越小
C不一定
lo,海洋的總面積約占地球表面面積的< )
A 70% B.60%
C 80% D.90%
11.沉積巖巖層的接觸關系有( )、平行不整合接觸和角度不整合接觸
A整合接觸 B.侵入接觸
C沉積接觸 D.完整接觸
12.下列有關平行不整合接觸哪項正確?( )
A.不整合面上、下兩套巖層產(chǎn)狀不一致
B.與不整合面上的底礫巖巖性一致的巖層形成時間相對較早
C.與不整合面上的底礫巖巖性一致的巖層形成時間較晚
D.根據(jù)底礫巖無法判斷上、下巖層的相對新老關系
13.下列有關角度不整合接觸哪項不正確?( )
A 根據(jù)不整合面上的底礫巖可以判定上、下巖層的相對新老關系
B.上、下兩套巖層的產(chǎn)狀不一致
C 上、下兩套巖層之間無沉積間斷
D.與不整合面產(chǎn)狀一致的巖層形成時間較晚
14.下列有關侵入接觸的敘述,哪項正確?( )
A 侵入接觸是巖漿巖體與巖漿巖體之間的一種接觸關系
B.沉積巖形成時間較晚,巖漿巖形成時間較早
C 侵入接觸是沉積巖與變質(zhì)巖之間的一種接觸關系
D侵入接觸是沉積巖與活巖漿巖之間的——種接觸關系
15.下列哪,頁不是判別活斷層的確鑿證據(jù)?( )
A 錯斷全新世以來的最新地層
B.地面疏松土層出現(xiàn)大面積有規(guī)律分布的地裂縫
C 地層的重復或缺失
D.古老地層與全新世以后最新地層是斷層接觸
16.下列哪項是判別活斷層的確鑿證據(jù)?< )
A.地面疏松土層出現(xiàn)大面積有規(guī)律分布的地裂縫
B.地層的重復、缺失
C 斷層三角而
D.呈帶狀分布的泉
17.按形成原因天然地震可劃分為( )
A.構造地震和火山地震
B.陷落地震和激發(fā)地震
C:淺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D. A+B
18.下列關于震級和烈度的組合哪一個是正確的?( )
A,每次地震震級只有1個,烈度也只有—個
B.每次地震震級可有多個,烈度只有—個
C 每次地震艘級只有1個,但烈度可有多個
D,每次地震震級可有多個,烈度也可有多個
19.下列關于震級和烈度的敘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
A 震級是地震所釋放出來能量大小的反映
B.震級是由地面建筑物的破壞程度決定的
C 烈度是山地震釋放出來的能量大小決定的
D 每次地震的烈度只有一個
2Q.巖層傾向與地面傾斜力‘向相反,則巖層分界線與地形等高線( )
A 平行
B.彎曲方向—-—致,但巖層分界線的彎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線彎曲度
C.彎曲方向—致,但巖層分界線的彎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線彎曲度
D.彎曲方向相反
二、判斷下列各說法正誤
I.礦物是具有一定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zhì)的元素單質(zhì)和化合物。 ( )
2.玄武巖是巖漿巖。 ( )
3.粘土礦物是沉積巖所特有的礦物成分。 ( )
4.巖石的抗切強度是沿已有的破裂面剪切滑動時的剪應力。 ( )
三地質(zhì)年代單位有市、界、系、統(tǒng)、階。 ( )
6,巖漿巖與沉積巖之間的接觸關系為侵入接觸,則巖漿巖形成時間早于沉積巖。 ( )
7.某—褶曲,核部為老地層,翼部為新地層且對稱分布則該褶山為向斜褶,飽。 ( )
8.放在地質(zhì)圖右側(cè)的地層圖例,應嚴格按照自上而下,由新到老的順序排列; ( )
9.洞室圍巖的變形與破壞,程度,只取決于:地下天然應力、重分布應力及附加應力,與巖土體的結(jié)構性質(zhì)無關, ( )
10.地下水的儲藏量決定于巖上的有效空隙而不是總空隙。 ( )
1.下列哪項不屬于內(nèi)力地質(zhì)作用?( )
A.地殼運動 D.地震作用
C搬運作用 D變質(zhì)作用
2.某礦物呈黑色,玻璃光澤,一組極完全解理、板狀。該礦物可定名為( )
A.角閃石B.輝石
C石榴子石 D黑云母
3.下列哪種巖石為巖漿巖?( )
A 橄欖石 B.灰?guī)r
c.石英巖 D 砂巖
4某巖石呈灰白色,可見結(jié)晶顆粒,遇稀鹽酸強烈起溝,具層理構造。該巖石可定命月
A。石灰?guī)r u.白云巖
C花崗巖 0.片巖
5、下列哪種礦物為變質(zhì)礦物?( )
A石英 B.蛇紋石
C方解石 D.輝石
6.根據(jù)巖土的水理特性,砂土層與黏土層相比,其隔水性( )
A差 B相同
C.好 D.不能確定
7.頂圍原有的和新生的結(jié)構面相互匯合交截構成的分離體在重力作用下與圍巖母體脫離,突然塌落而終至形成塌落拱這種圍巖破壞形式屬于< )
A頂圍懸垂與塌頂 B.側(cè)圍突出與滑塌
C底圍鼓脹隆破 D,圍巖縮徑及巖爆
8.沖積土是( )地質(zhì)作用下形成的。
A.風化 B.山洪急流
C 河流 D.海洋
9.一般基巖表面的坡度越大,坡積土的穩(wěn)定性就( )
A越大 B越小
C不一定
lo,海洋的總面積約占地球表面面積的< )
A 70% B.60%
C 80% D.90%
11.沉積巖巖層的接觸關系有( )、平行不整合接觸和角度不整合接觸
A整合接觸 B.侵入接觸
C沉積接觸 D.完整接觸
12.下列有關平行不整合接觸哪項正確?( )
A.不整合面上、下兩套巖層產(chǎn)狀不一致
B.與不整合面上的底礫巖巖性一致的巖層形成時間相對較早
C.與不整合面上的底礫巖巖性一致的巖層形成時間較晚
D.根據(jù)底礫巖無法判斷上、下巖層的相對新老關系
13.下列有關角度不整合接觸哪項不正確?( )
A 根據(jù)不整合面上的底礫巖可以判定上、下巖層的相對新老關系
B.上、下兩套巖層的產(chǎn)狀不一致
C 上、下兩套巖層之間無沉積間斷
D.與不整合面產(chǎn)狀一致的巖層形成時間較晚
14.下列有關侵入接觸的敘述,哪項正確?( )
A 侵入接觸是巖漿巖體與巖漿巖體之間的一種接觸關系
B.沉積巖形成時間較晚,巖漿巖形成時間較早
C 侵入接觸是沉積巖與變質(zhì)巖之間的一種接觸關系
D侵入接觸是沉積巖與活巖漿巖之間的——種接觸關系
15.下列哪,頁不是判別活斷層的確鑿證據(jù)?( )
A 錯斷全新世以來的最新地層
B.地面疏松土層出現(xiàn)大面積有規(guī)律分布的地裂縫
C 地層的重復或缺失
D.古老地層與全新世以后最新地層是斷層接觸
16.下列哪項是判別活斷層的確鑿證據(jù)?< )
A.地面疏松土層出現(xiàn)大面積有規(guī)律分布的地裂縫
B.地層的重復、缺失
C 斷層三角而
D.呈帶狀分布的泉
17.按形成原因天然地震可劃分為( )
A.構造地震和火山地震
B.陷落地震和激發(fā)地震
C:淺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D. A+B
18.下列關于震級和烈度的組合哪一個是正確的?( )
A,每次地震震級只有1個,烈度也只有—個
B.每次地震震級可有多個,烈度只有—個
C 每次地震艘級只有1個,但烈度可有多個
D,每次地震震級可有多個,烈度也可有多個
19.下列關于震級和烈度的敘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
A 震級是地震所釋放出來能量大小的反映
B.震級是由地面建筑物的破壞程度決定的
C 烈度是山地震釋放出來的能量大小決定的
D 每次地震的烈度只有一個
2Q.巖層傾向與地面傾斜力‘向相反,則巖層分界線與地形等高線( )
A 平行
B.彎曲方向—-—致,但巖層分界線的彎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線彎曲度
C.彎曲方向—致,但巖層分界線的彎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線彎曲度
D.彎曲方向相反
二、判斷下列各說法正誤
I.礦物是具有一定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zhì)的元素單質(zhì)和化合物。 ( )
2.玄武巖是巖漿巖。 ( )
3.粘土礦物是沉積巖所特有的礦物成分。 ( )
4.巖石的抗切強度是沿已有的破裂面剪切滑動時的剪應力。 ( )
三地質(zhì)年代單位有市、界、系、統(tǒng)、階。 ( )
6,巖漿巖與沉積巖之間的接觸關系為侵入接觸,則巖漿巖形成時間早于沉積巖。 ( )
7.某—褶曲,核部為老地層,翼部為新地層且對稱分布則該褶山為向斜褶,飽。 ( )
8.放在地質(zhì)圖右側(cè)的地層圖例,應嚴格按照自上而下,由新到老的順序排列; ( )
9.洞室圍巖的變形與破壞,程度,只取決于:地下天然應力、重分布應力及附加應力,與巖土體的結(jié)構性質(zhì)無關, ( )
10.地下水的儲藏量決定于巖上的有效空隙而不是總空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