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體育上冊教學案例:小動物跳跳樂園

字號:

一、指導思想:
    課程改革重要的就是將傳統(tǒng)意義上的知識傳授的師生關系轉(zhuǎn)變?yōu)閹熒ソ袒W。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的角色由知識的傳授者轉(zhuǎn)變?yōu)閷W生學習的參與者、促進者和指導者,與學生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本課根據(jù)一年級學生好表現(xiàn)、善于模仿、喜歡玩游戲的特點運用情境教學來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教材內(nèi)容通過游戲的形式展開,讓學生模仿他們喜愛的小動物的跳躍方式;并通過游戲使學生一到課堂上就感到生動有趣、形式新穎,興趣指向一下子就集中到練習之中;整節(jié)課學生的練習都處于在“樂中練,動中練,玩中練”的氛圍之中,使學生們身處生動活潑的情節(jié)之中鍛煉身體、學習動作,始終在角色扮演的良好環(huán)境中自覺、自主、能動的學習;他們心情愉悅,主動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通過自己的實踐去思考問題、交流合作、創(chuàng)新拓展,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二、案例介紹:小學一年級(2)班
    (一) 學習內(nèi)容
    1、 模仿各種小動物跳 2、 游戲一:小動物渡河 3、 游戲二:小動物運蘿卜
    (二) 學習目標
    1、參與目標:通過教學,激發(fā)學生對體育活動的情趣,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tài)
    度和行為。
    2、技能目標: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雙腳腳尖同時登地起跳的動作,以及
    游戲的方法和規(guī)則。
    3、發(fā)展目標:發(fā)展跳躍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和力量素質(zhì)
    4、社會目標:通過練習和比賽,能夠讓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得到提升,并體驗與他人
    合作學習的感受。
    (三)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是水平一(五)跳躍章節(jié)的第一部分,模仿不同動物的跳躍,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性技能,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是一項深受低年級小學生喜愛的基本活動教材。該教材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生動活潑而富有童趣,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跳躍能力,增強下肢力量,提高協(xié)調(diào)、靈敏素質(zhì),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不怕挫折、克服困難的自信心和勇氣。
    ( 四 ) 學情分析
    本次課的授課對象是小學一年級學生。他們模仿能力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強,敢于表現(xiàn)自我。但因?qū)W生年齡小,自控能力較差,在體育活動中自我意識強,友好合作精神不夠。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長時間集中,所以在本課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中,我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采用游戲活動為主要教學手段,不斷變化游戲方法,用游戲引
    趣、激趣、促趣,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鍛煉的習慣,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
    (五) 教學重難點
    1、重點:雙腳前腳掌同時蹬地起跳和落地的方法。 2、難點:動作協(xié)調(diào)。
    (六) 教法學法:
    1、教法:講解示范法、實踐法、糾正錯誤法、評價激勵法。 2、學法:通過觀察引導----誘導表達----模仿練習----設疑----自練----參與比賽----互相評價、互相激勵的整個過程。
    (七)教學流程
    1、開始部分 (2分鐘)
    按教學常規(guī)進行教學安排,用精煉的語言使學生了解這次課的主要內(nèi)容。
    2、準備部分 (6分鐘)
    教學中通過隊列隊形變換來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
    A、立正、稍息(為了把學生的精神集中到課堂上,我運用了集中注意力的游戲“反口令練習”) B、左右轉(zhuǎn)體
    設計意圖:1、集中學生的注意力;2、加強學生的隊列隊形練習;
    3、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展示自己的能力。
    3、基本部分 (28分鐘) 3.1 創(chuàng)設情景 3.1.1語言導入
    目的:引發(fā)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
    3.2導入情境
    3.2.1語言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同學們以前有沒有跟爸爸媽媽去過動物園? 生答:有;問:是不是看過很多可愛的小動物?。可穑菏?;師說:這些小動物在動物園里一天到晚蹦蹦跳跳可快樂了,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是怎么跳的嗎?生答:想;今天老師就帶領同學們一起去體驗一下小動物是怎么跳的。) 3.2.2 說兒歌,猜謎語。 自編兒歌:
    ①小腳丫踮起來,小耳朵豎起來,1、2、3,蹦蹦跳——小兔子; ②小腳丫跳開來,小手臂舉起來,1、2、3,呱呱呱——小青蛙; ③小肚皮大口袋,里面裝著小腦袋,1、2、3,跳跳跳——小袋鼠。
    3.3融于情境
    3.3.1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邊喊兒歌邊模仿不同動物的跳躍姿勢。 (原地)) 3.3.2小動物渡河 ①教師講解示范 ②組織學生分組練習
    ③教師巡視糾正錯誤
    ④根據(jù)學生練習的情況,提出一定的要求 ⑤比比哪組的小動物過河的本領棒
    3.4情景升華
    3.4.1小動物運蘿卜
    ①教師講解示范,并提出要求 ②組織學生分組練習 ③教師巡視糾正錯誤
    ④組織比賽,比比哪組的小動物蘿卜運的快,跳到河里的小動物越少。
    設計意圖:1、體會雙腳前腳掌同時登地起跳和輕巧落地的方法;
    2、身體的協(xié)調(diào)配合; 3、提高自我表現(xiàn)的能力;
    4、通過練習初步學會連續(xù)雙腳跳的技術; 5、培養(yǎng)遵守公平競爭的習慣; 6、體驗成功與失敗。
    4、結(jié)束部分(5分鐘)
    1、隨音樂師生同做幸福拍手操。
    2、說說自己本節(jié)課的收獲和需要努力的地方,說說別人的優(yōu)點。 3、老師總結(jié),師生再見。
    三、案例分析
    這節(jié)課教案編寫的主要特點是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教學理念。 培養(yǎng)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是小學階段體育課的重要目標之一,為達到這目標,將其歸納為:“樂中練,動中練,玩中練”。這里的練是發(fā)展能力的手段,而“樂、動、玩”則是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生動體驗。
    1、本課依照課程標準要求,努力改革體育教學方法,通過情境教學模式,用兒歌形式通過游戲活動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本課的“導入’,把猜謎語、聽音樂、看圖片和模仿練習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充分調(diào)動學生視、聽、本體感覺一起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使學生一入課堂就感覺到生動有趣,形式新穎,興趣的指向始終集中在各項活動之中。
    2、本課充分挖掘教材內(nèi)涵,以猜謎語、模仿小動物跳、游戲、幸福拍手操等情境方式,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在課堂中營造出一種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體驗到成功喜悅。
    3、本課教學中的教學語言和情景設置為一大特色,打破了以往體育課成人化的呆板面孔,力求貼近兒童,用教學語言,情景設置及音樂的伴奏來體現(xiàn)體育教學中的童趣與親切。
    4、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提高學生的跳躍能力,課堂上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空間。讓學生自我表現(xiàn),努力創(chuàng)新,從而在課堂上教學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教師的補救手段,使每個學生都能學會,都有所得。在學習方法上,運用了自主學習方式,通過情景教學,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技能和拓展能力。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把教材和游戲有機結(jié)合起來,通過探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促進學生身體素質(zhì)和運動技能的提高,發(fā)展學生個性,培養(yǎng)學生互相學習、團結(jié)協(xié)作的優(yōu)良品質(zhì)和集體主義精神。
    總之,這堂課我深刻地認識到,要做好一位體育教師不但要有滿腔的熱情,更要關注每一個孩子,保護他們的自尊,隨時留意特殊群體的行為變化,并能夠機動靈活地改變教學方
    法,創(chuàng)設良好的活動場景,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把課堂真正建設成為教師和學生共同的樂園。
    從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深深地領悟到,只有給學生足夠的展示機會,只有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四、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