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知識點

字號:

一、應牢記知識點
    1、歐文頓(E .Overton)的發(fā)現(xiàn)和結論
    ⑴、發(fā)現(xiàn):細胞膜對不同物質的通透性不同。
    凡是脂溶性物質都更容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
    ⑵、結論:膜是由脂質組成的。
    2、1925年荷蘭科學家的實驗發(fā)現(xiàn)和結論
    ⑴、實驗:提取人紅細胞中的脂質,在空氣——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層分子。
    ⑵、發(fā)現(xiàn):單層分子的面積為人紅細胞表面積的2倍。
    ⑶、結論:細胞膜中的脂質分子必然排列為連續(xù)的兩層。
    3、1959年,羅伯特森(J .D .Robertsen)的發(fā)現(xiàn)和論斷
    ⑴、發(fā)現(xiàn):電鏡下,發(fā)現(xiàn)細胞膜有清晰的“暗—亮—暗”三層結構。
    ⑵、論斷: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
    4、“熒光標記的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融合實驗”的發(fā)現(xiàn)和結論(P—67圖4—5)
    ⑴、發(fā)現(xiàn):兩種細胞剛融合時,融合細胞一半發(fā)綠色熒光,另一半發(fā)紅色熒光;370C下40min后,
    兩種顏色的熒光均勻分布。
    ⑵、論斷: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5、1972年,桑格(S .J .Singer)和尼克森(G .Nicolson)提出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⑴、磷脂雙分子層是細胞膜的基本支架。
    ⑵、蛋白質分子或鑲或嵌入或橫跨磷脂雙分子層。
    ⑶、磷脂和蛋白質分子都是可以運動的。
    6、糖被——糖蛋白
    ⑴、位置:細胞膜的外側表面。
    ⑵、組成:蛋白質和多糖。
    ⑶、功能:細胞識別作用、信息傳遞等。
    保護和潤滑作用。如消化道、呼吸道上皮細胞表面的糖蛋白。
    二、應會知識點
    1、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流動性
    2、細胞膜的功能特點——選擇透過性。
    3、磷脂是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質是細胞膜的重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