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參加此次選考的小伙伴來說,由于選考科目成績計入高考總分,等于是提前上了高考考場。
按照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統(tǒng)一高考招生,將按照3+3計分方式,即語文、數(shù)學、外語3門為統(tǒng)一必考科目,3門為選考科目,考生可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shù)7門科中任選3門為選考科目。除語文數(shù)學外,其他科目都有兩次考試機會,成績兩年有效。
招生高校確定至多3門選考科目范圍,考生1門符合即可報考。
這項改革,從2014年秋季入學的高中生開始實施,就是眼下的高三學生。
“選擇”是新高考關(guān)鍵詞,7門選考科目中,到底該選哪3門,是讓高中生糾結(jié)的事。
昨天,記者從杭州市教育考試院拿到了10月學考選考的報名數(shù)據(jù),看到了杭州高中生的選擇結(jié)果——
本次考試全市報考學考的考生為73041人,市本級考區(qū)(不包括蕭山、余杭、富陽,下同)考生25527人。
其中,參加選考的全市考生有36277人,市本級考區(qū)12535人。
在市本級考區(qū),7門選考科目中,本次選考多的是化學6018人,其余依次是地理、歷史、政治、物理、生物,從5173人至4773人,選考少的是技術(shù),2007人。
傳統(tǒng)高考,文理分科,理科生遠遠多于文科生。如今,理化生三門選考總?cè)藬?shù),卻與政史地三門選考總?cè)藬?shù)相差無幾。
選考人數(shù)和科次為何暴增
相對前兩次考試,此次選考人數(shù)和選考科次均大幅增加。據(jù)今年4月浙江省考試院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那全省高中生的選考科次為14.86萬,而10月僅杭州主城區(qū)的高中生選考科次就超過3萬。
前兩次考試,只有2014年秋季入學的那一屆高中生參加,今年第三次開考,新增了2015年秋季入學的部分高中生。
選考科目有兩次考試機會,對現(xiàn)高三學生來說,如果之前兩次選考都沒參加,要用足這兩次機會,就必須參加10月這次考試,然后再參加明年4月的,接著就是6月高考了。而之前已經(jīng)考過的許多考生,也會選擇10月這次作為第二次選考。兩重因素疊加,選考人數(shù)和科次暴增,一點不稀奇。
技術(shù)真的不受高中生待見嗎
在7門選考科目當中,乏人問津的是技術(shù)。
記者特地采訪了幾位杭州高中校長。杭十四校長邱鋒認為,一個是學習動機,許多高中生認為大學不一定看重這門學科;二是內(nèi)在原因,高中生對這門課不喜歡或者不熟悉,因為技術(shù)這門課是到了高中才有的,和其他幾門選考科目比,接觸時間較短,一下找不到感覺。
浙大附中校長申屠永慶分析,選考技術(shù)的學生人數(shù)少,其實也是一種理性選擇的反應。不少高中生們對這門高中才出現(xiàn)的學科,到底會怎么考,心里沒底,因為之前沒有經(jīng)歷過多次實踐性考試。同時,和其他學科相比,多數(shù)高中生在技術(shù)這門課上花的時間較少,擔心把握不了。
化學為什么成了香餑餑
校長們分析,從各高校的招生方案看,看重的兩門學科是物理和化學,尤其是許多重點大學,所以這兩門學科在高中的群眾基礎(chǔ)很不錯。但終選考化學的人數(shù)物理那么多,主要是小伙伴們對物理的學習信心不足,特別是一些女生,這門課確實對邏輯思維要求更高。相比之下,許多學生對化學更有把握,所以退而求其次,放棄物理,選了化學。
此消彼長,化學多了,選物理的就少了,但是物理是高校看重的一門學科。各高校提出選考科目要求的專業(yè)(類)中,選擇多的是物理,涉及設(shè)限專業(yè)(類)的81%;其次是化學,涉及64%;再次是技術(shù),涉及36%;生物、歷史、地理、政治分別涉及32%、19%、15%、13%。
杭州高級中學副校長陳偉濃分析,選物理的學生少,可能是幾所國內(nèi)頂尖的高校明確表示,必須選物理,令學霸們都毫不猶豫地選了物理。普通學生開始擔心,選考這門學科的尖子生較多,從而有了畏難情緒,不敢報了。
浙大附中申屠校長認為,現(xiàn)在學生鉆勁不足,缺乏迎難而上的勇氣。一些學生沒選物理,并不是對物理沒興趣,而是對考試沒啥信心。因此,學校和家長都要注意引導。
按照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統(tǒng)一高考招生,將按照3+3計分方式,即語文、數(shù)學、外語3門為統(tǒng)一必考科目,3門為選考科目,考生可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shù)7門科中任選3門為選考科目。除語文數(shù)學外,其他科目都有兩次考試機會,成績兩年有效。
招生高校確定至多3門選考科目范圍,考生1門符合即可報考。
這項改革,從2014年秋季入學的高中生開始實施,就是眼下的高三學生。
“選擇”是新高考關(guān)鍵詞,7門選考科目中,到底該選哪3門,是讓高中生糾結(jié)的事。
昨天,記者從杭州市教育考試院拿到了10月學考選考的報名數(shù)據(jù),看到了杭州高中生的選擇結(jié)果——
本次考試全市報考學考的考生為73041人,市本級考區(qū)(不包括蕭山、余杭、富陽,下同)考生25527人。
其中,參加選考的全市考生有36277人,市本級考區(qū)12535人。
在市本級考區(qū),7門選考科目中,本次選考多的是化學6018人,其余依次是地理、歷史、政治、物理、生物,從5173人至4773人,選考少的是技術(shù),2007人。
傳統(tǒng)高考,文理分科,理科生遠遠多于文科生。如今,理化生三門選考總?cè)藬?shù),卻與政史地三門選考總?cè)藬?shù)相差無幾。
選考人數(shù)和科次為何暴增
相對前兩次考試,此次選考人數(shù)和選考科次均大幅增加。據(jù)今年4月浙江省考試院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那全省高中生的選考科次為14.86萬,而10月僅杭州主城區(qū)的高中生選考科次就超過3萬。
前兩次考試,只有2014年秋季入學的那一屆高中生參加,今年第三次開考,新增了2015年秋季入學的部分高中生。
選考科目有兩次考試機會,對現(xiàn)高三學生來說,如果之前兩次選考都沒參加,要用足這兩次機會,就必須參加10月這次考試,然后再參加明年4月的,接著就是6月高考了。而之前已經(jīng)考過的許多考生,也會選擇10月這次作為第二次選考。兩重因素疊加,選考人數(shù)和科次暴增,一點不稀奇。
技術(shù)真的不受高中生待見嗎
在7門選考科目當中,乏人問津的是技術(shù)。
記者特地采訪了幾位杭州高中校長。杭十四校長邱鋒認為,一個是學習動機,許多高中生認為大學不一定看重這門學科;二是內(nèi)在原因,高中生對這門課不喜歡或者不熟悉,因為技術(shù)這門課是到了高中才有的,和其他幾門選考科目比,接觸時間較短,一下找不到感覺。
浙大附中校長申屠永慶分析,選考技術(shù)的學生人數(shù)少,其實也是一種理性選擇的反應。不少高中生們對這門高中才出現(xiàn)的學科,到底會怎么考,心里沒底,因為之前沒有經(jīng)歷過多次實踐性考試。同時,和其他學科相比,多數(shù)高中生在技術(shù)這門課上花的時間較少,擔心把握不了。
化學為什么成了香餑餑
校長們分析,從各高校的招生方案看,看重的兩門學科是物理和化學,尤其是許多重點大學,所以這兩門學科在高中的群眾基礎(chǔ)很不錯。但終選考化學的人數(shù)物理那么多,主要是小伙伴們對物理的學習信心不足,特別是一些女生,這門課確實對邏輯思維要求更高。相比之下,許多學生對化學更有把握,所以退而求其次,放棄物理,選了化學。
此消彼長,化學多了,選物理的就少了,但是物理是高校看重的一門學科。各高校提出選考科目要求的專業(yè)(類)中,選擇多的是物理,涉及設(shè)限專業(yè)(類)的81%;其次是化學,涉及64%;再次是技術(shù),涉及36%;生物、歷史、地理、政治分別涉及32%、19%、15%、13%。
杭州高級中學副校長陳偉濃分析,選物理的學生少,可能是幾所國內(nèi)頂尖的高校明確表示,必須選物理,令學霸們都毫不猶豫地選了物理。普通學生開始擔心,選考這門學科的尖子生較多,從而有了畏難情緒,不敢報了。
浙大附中申屠校長認為,現(xiàn)在學生鉆勁不足,缺乏迎難而上的勇氣。一些學生沒選物理,并不是對物理沒興趣,而是對考試沒啥信心。因此,學校和家長都要注意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