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考點:勞動標準的制定與實施

字號:


      第二節(jié)勞動標準的制定與實施
      考點一勞動標準的含義 
    
  
      考點二勞動標準的結構
    
結構
    標準類別
    

    內容
    

    橫向結構
    

    就業(yè)、勞動關系、工作條件、勞動報酬、職業(yè)技能開發(fā)、勞動安全衛(wèi)生、社會保險、勞動福利、勞動行政管理等項標準。
    

    (續(xù)表)
    
    考點三工作時間的種類 
    
  1.標準工作時間 
    標準工作時間是指由國家法律制度規(guī)定的,在正常情況下勞動者從事工作或勞動的時間。標準工作時間為:職工每晝夜工作8小時為標準工作日;每周40小時為標準工作周,即每周工作5天,休息2天。 
    2.縮短工作時間 
    縮短工作時間是指在特殊情況下,勞動者實行的少于標準工作時間長度的工作時間制度。 
    3.計件工作時間 
    計件工作時間以勞動者完成一定勞動定額為標準的工作時間,是標準工作時間的轉化形式。 
    4.綜合計算工作時間 
    綜合計算工作時間是指因用人單位生產或工作特點,勞動者的工作時間不宜以日計算,需要分別以周、月、季、年等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長度的工時制度。 
    5.不定時工作時間 
    不定時工作時間是指每日沒有固定工時數的工時制度。
    考點四各類標準工作時間的計算方法 
    
  根據《全國年節(jié)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513號)的規(guī)定,職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和工資折算辦法如下。 
    (1)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①年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jié)假日)=250天 
    ②季制度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③月制度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④年制度工作工時=250×8=2 000(工時/人·年)
    ⑤季制度工作工時=62.5×8=500(工時/人·季)
    ⑥月制度工作工時=2 000/12=166.67(工時/人·月)
    (2)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按照《勞動法》第51條的規(guī)定,法定節(jié)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guī)定的11天法定節(jié)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如下。
    ①月計薪天數=(365-104)÷12=21.75(天/月)
    ②日工資=月工資收人÷月計薪天數 
    ③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典·題·精·練 
    
  1.( ?。┦侵冈谔厥馇闆r下,勞動者實行的少于標準工作時間長度的工作時間制度。 
    A.標準工作時間 
    B.正常工作時間 
    C.計件工作時間 
    D.縮短工作時間 
    D【解析】縮短工作時間是指在特殊情況下,勞動者實行的少于標準工作時間長度的工作時間制度。 
    2.關于勞動標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span id="kux9hdr" class=Apple-converted-space> 
    A.勞動標準的制定主體具有多樣性 
    B.勞動標準的制定以勞動領域的科學技 
    術、社會科學的發(fā)展及其實踐經驗為基礎 
    C.勞動標準均具有法律強制力 
    D.勞動標準的作用方式具有多樣性 
    E.勞動標準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級和效力范圍 
    ABDE【解析】理解勞動標準,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勞動標準是對勞動過程、勞動關系以及相關管理活動等方面的重復性事物、概念和行為作出的統(tǒng)一規(guī)定;②勞動標準的制定主體具有多樣性;③勞動標準的制定以勞動領域的科學技術、社會科學的發(fā)展及其實踐經驗為基礎;④勞動標準的表現形式具有多樣性;⑤勞動標準的作用方式具有多樣性,且強制性與非強制性并存;⑥勞動標準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級和效力范圍。
      考點五最低工資保障制度
    

    定義

     適用范圍
    

     意義
    

     國家以一定的立法程序規(guī)定的,勞動者在法定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其所在單位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我國境內的企業(yè)、個體經濟組織和與之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事業(yè)組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都應實行最低工資制度。
    

     基本出發(fā)點是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規(guī)范用人單位的工資分配行為。
    

      考點六最低工資標準的確定和調整 
    
  1.最低工資標準確定和調整的步驟 
    最低工資標準的確定和調整采用“三方性”原則,即在國務院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勞動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工會、企業(yè)代表組織研究擬訂,并將擬訂的方案報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方案內容包括最低工資確定和調整的依據、適用范圍、擬訂標準和說明。 
    用人單位應在最低工資標準發(fā)布后10日內將該標準向本單位全體勞動者公示。 
    2.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應考慮的因素 
    (1)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yǎng)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2)社會平均工資水平。(3)勞動生產率。(4)就業(yè)狀況。(5)地區(qū)之間經濟發(fā)展水平的差異。 
    一般來說,最低工資標準應高于社會救濟金和失業(yè)保險金標準。 
    典·題·精·練 
    
  勞動法規(guī)定,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應考慮的因素有( ?。?span id="5t8mftc" class=Apple-converted-space> 
    A.就業(yè)狀況 
    B.勞動生產率 
    C.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D.地區(qū)之間經濟發(fā)展水平的差異 
    E.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yǎng)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ABCDE【解析】勞動法對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應考慮的因素做了原則性的規(guī)定。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應考慮的因素有:①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yǎng)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②社會平均工資水平;③勞動生產率;④就業(yè)狀況;⑤地區(qū)之間經濟發(fā)展水平的差異。一般來說,最低工資標準應高于社會救濟金和失業(yè)保險金標準。
    考點七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guī)則 
    
  1.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guī)則的含義 
    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guī)則是用人單位依據國家勞動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結合用人單位的實際,在本單位實施的,為協調勞動關系,并使之穩(wěn)定運行,合理組織勞動,進行勞動管理而制定的辦法、規(guī)定的總稱。 
    2.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guī)則的特點 
    (1)制定主體的特定性。(2)企業(yè)和勞動者共同的行為規(guī)范。(3)企業(yè)經營權與職工民主管理權相結合的產物。 
    3.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guī)則的內容 
    (1)勞動合同管理制度。(2)勞動紀律。(3)勞動定員定額規(guī)則。(4)勞動崗位規(guī)范制定規(guī)則。(5)勞動安全衛(wèi)生制度。(6)其他制度。 
      典·題·精·練 
    
  1.制定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guī)則必須遵循( ?。?span id="shkdhux" class=Apple-converted-space> 
    A.制定主體合法 
    B.內容合法 
    C.職工參與 
    D.報上級勞動行政部門批準 
    E.正式公布 
    ABCE【解析】制定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guī)則必須遵循下述法定程序:①制定主體合法;②內容合法;③職工參與;④正式公布。 
    2.( ?。┦瞧髽I(yè)依法制定的,全體員工在勞動過程中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則。 
    A.編制定員規(guī)則 
    B.勞動紀律 
    C.勞動定額規(guī)則 
    D.勞動崗位規(guī)范 
    B【解析】勞動紀律是企業(yè)依法制定的,全體員工在勞動過程中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則。每位員工都必須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地點、質量、方法、程序和有關規(guī)程的統(tǒng)一規(guī)則要求履行自己的勞動義務,保持全體員工在勞動過程中的行為方式和聯系方式的規(guī)范化,以維護正常的生產、工作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