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鳥的天堂》教學案例

字號:

《鳥的天堂》教學案例
    一、課堂實錄
    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來看一段錄像,好嗎?[生齊說]請看:點錄像模塊,進入
    [師生一起觀看]
    師:作家巴金曾到此游歷,并寫下了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這就是—
    [生齊說,板書:12鳥的天堂]
    找中心句
    師:通過預習,同學們知道作者幾次到了鳥的天堂嗎?
    [生齊說]
    師:前后兩次到鳥的天堂,他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呢?請大家打開書,看誰快從課文中找出兩句概括性的話來。
    生:作者第到鳥的天堂,發(fā)出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的感慨。
     點感受模塊或直接進入,出示第一張圖片
    生:作者第二次到鳥的天堂,贊嘆道“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點按,出示第二張圖片
    師:很好,一起來讀一讀(先指第2句,再指第1句)
     [生齊讀]
    學習寫榕樹的文字
    師:這南國美麗的樹就是一株——
    生:榕樹(板書:榕樹)
    師:榕樹的美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請大家自由朗讀寫榕樹的段落。
     [生自由讀7、8自然段]
    師: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榕樹的美麗呢?
    生:我從課文第8自然段感受到了榕樹葉子的美
    師:請讀出來
     [生讀課文] 點榕葉模塊,進入
    師:請大家先自由朗讀這一段話,仔細感受榕葉的美。
     [生自由讀書]
    師:美在何處呢?能結(jié)合具體詞句來說一說嗎?
    生:我覺得第一句中“茂盛”一詞概括地寫出了榕樹的美。點按圖標,突出“茂盛”
    師:說得多簡練[板書:茂盛]還有嗎?
    生:第2句“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寫得很美。
    師:很好。點按圖標,突出“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堆”是什么意思?
    生:挨、擠
    師:不錯
    生:壓、疊
    師:很好,哪個詞更好呢?
     [生齊說]點按下一步圖標,進入動畫演示
    師:一個“堆”字,是不是形象準確地寫出了榕葉的多和密呢?男同學來讀讀這句話。
     [男生齊讀]
    師:還有你覺得很美的句子嗎?
    生:第3句“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寫得特別美。
     點按圖標,突出文字
    師:確實,榕葉綠得耀眼、綠得發(fā)亮、生機勃勃,能讀出這種美感嗎?女同學讀讀。
    [女生齊讀]
    師:讀得不錯。請大家練習讀這一段話。點按圖標,放音樂
     [生自由練讀]
    師:誰來讀讀?[指名讀](2人讀)
    師:1大組讀讀[1組齊讀]
    師:一起讀讀[全班齊讀] 放音樂
    師:榕葉真美呀!課文中還有什么地方能讓你感受榕樹的美麗嗎?
    生:我從課文第7自然段中也能感受到榕樹的美麗。點枝干模塊進入,出現(xiàn)圖片
    師:請讀出來
    [生讀]點按圖標,出現(xiàn)文字
    師:大家也先讀讀這段話,體會一下,這美不美,美在哪?
    [生自由讀書]
    師:感受到了嗎?美在何處呢?
    生:枝干的數(shù)目不可計數(shù)
    師:不錯,還有嗎?
    生: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點按圖標,在該句下劃波浪線
    師:好極了!看,這就是枝上生根的奇特景象點按圖標,動畫演示。能讀出這種獨特的美感嗎?
     [指名讀]
    師:還有補充嗎?
    生:我覺得“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的景象也很美。
    師:這句話中,哪個詞用得好?
    生:“臥” 點按圖標,突出“臥”
    師:你能讀出這種美感嗎?
     [該生讀](如不太好,師指導:“臥在水面上”讀得稍慢,留給人想象的余地,再指名讀)
    師:很好,我們把這段話來讀一遍
     [齊讀]
    師:俗話說“獨木不成林”,可這兒卻恰恰是——
     [生一起說:獨木成林]
    師:體會到了嗎?榕樹的特點是——
     [生一起說](板書:大)
    師:下面,我們來看一段榕樹的錄像點解說模塊進入,想一想,你能為它配上一段聲情并茂的解說嗎?請大家邊看錄像,邊自由練習一遍。點按圖標,播放錄像
     [生邊看錄像,邊自由練說](師下堂指導)
    師:準備好了嗎?誰愿意上前來解說?請注意態(tài)度要自然大方,語言要清楚完整。
     [生1解說](師靈活處理,如該生身體姿勢、動作、人稱不對,給予糾正之后,再問:誰再來試試?)
    師:不錯,誰能比他說得更好嗎?
     [生2解說]
    師:說得真好!榕樹不僅大,(在板書上連線)而且茂盛,所以作者由衷地贊嘆——返回感受模塊
     [生齊讀](師指導:深情地)[生再讀]
    學習寫眾鳥活動的文字
    師:這株茂盛的榕樹被稱為“鳥的天堂”,作者為什么說那的確是鳥的天堂呢?(板書:鳥)請看,點動畫模塊進入,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點按圖標,播放動畫
    生:鳥多、鳥兒很歡快、場面挺熱鬧(板書:多、歡快)
    師:作者是怎樣把鳥兒的多和歡快寫出來的呢?請認真讀書,仔細體會。
     [生自由讀書]
    師:下面,同學們能不能接著老師的問題讀下去呢?(引讀)鳥的叫聲和影子作者是怎么寫的——形狀呢——顏色呢——動作呢——
    師:大家讀得真好,能不能再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呢?請看:點按下一步圖標,進入。先同桌互說。
     [同桌互說]
    師:誰來說說?
     [指2名同學說]
    師:說得真好!面對這壯觀的奇景,作者情不自禁地贊嘆道——返回感受模塊
     [生齊讀]
    師:第一個鳥的天堂指什么?點按圖標,突出文字
    生:大榕樹
    師:第二個鳥的天堂是什么意思?點按圖標,突出文字
    生:鳥兒自由快樂生活的地方。
    師:再來讀讀。
     [生齊讀]
    總結(jié)
    師:作者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色,你們發(fā)現(xiàn),這兩處描寫有什么不同嗎?
    生:作者寫榕樹,著重表現(xiàn)它的靜態(tài);點按圖標,“靜”字覆蓋“這美麗的南國的樹”。寫鳥,主要表現(xiàn)它們的動態(tài)。點按圖標,“動”字覆蓋“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板書:靜態(tài)、動態(tài))
    師:這樣,動靜結(jié)合,構(gòu)成了一幅鳥的天堂的生動畫面!讓我們再次齊讀課文的后一句話——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BR>    二、課后反思
    《鳥的天堂》文質(zhì)兼美,巴金先生深情地向人們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我曾
    在長沙市小學語文cai閱讀教學觀摩課上執(zhí)教了這一課,當我再次帶領另一群孩
    子走進《鳥的天堂》時,我對原來的教學設計進行了部分的調(diào)整。
    在本課教學中,我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
    1、注重學習方法的引導和滲透。
    開課時,我引導學生通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找到文中寫作者兩次到
    “鳥的天堂”的不同感受的語句。四年級的學生應該已經(jīng)具備概括課文內(nèi)容,快速找到中心句,感受作者情感的閱讀能力。這是對學生學習方法的一種滲透與培養(yǎng)。長期堅持這樣的訓練,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結(jié)課時,我又引導學生比較、感受作者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兩處描寫方法的不同之處,并通過反饋、點撥指導學生明白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這樣兩種不同的寫法。
    2、注重語言文字的品讀與感悟。
    文章的組詞成句構(gòu)段的方法研究是提高學生對語言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徑,在
    教學中,我抓住有關的句子進行比較、揣磨、欣賞,不斷地提高其對語言感知的敏銳程度。如:教學第8自然段中“這棵榕樹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對于“堆”“顫動”“展示”等關鍵詞,我著重引導學生在想象、朗讀中去咀嚼、感悟用詞的微妙與精當,讓學生體會到“展示”是清楚地擺出來,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突出榕樹的旺盛的生命力;“顫動”是短促而頻繁地振動,課文把微風吹動,陽光照耀下樹葉一閃一閃的樣子,不但美麗而且動靜結(jié)合,顯示了大榕樹那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受。這樣,學生品出了精妙詞語,咀嚼出了它的神韻,從而在心靈上與作者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促使學生語感不斷地增強。
    3、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直觀和轉(zhuǎn)換作用。
    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較弱,理解事物比較直觀,要領悟文字所表達的內(nèi)涵,
    應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形象思維,通過形象思維的引路,把語言文字描繪的情景“轉(zhuǎn)換”成生動的“圖像”材料,讓學生在身臨其境般的體驗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課堂上我借助電教手段,播放了“鳥的天堂”錄像,把學生帶進一種特定的評議環(huán)境中,學生神情專注而投入,隨后讓學生看著早上沒有鳥的這一棵大榕樹,啟發(fā)學生想想說說,“百鳥歡鬧”是一幅怎樣的情景。當再讀到“百鳥歡鬧”這一段時,學生已沉浸在其中,仿佛身臨其境,而讓學生說說一只鳥的特寫景頭時,也能說得有聲有色,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在學生活動中,他們學習起來興趣盎然,或為大榕樹的美麗所感染,或被眾鳥紛飛的熱鬧場面所吸引,學習效果很好。我為這樣生動活潑的課堂而興奮。當然,我也在思考自己教學設計上的諸多不足之處,如課堂上教師的引導也許顯得多了一些,課堂整體不夠開放和大氣等等,這些都是我今后一直要努力追尋的教學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