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教案:蘇州園林

字號:

蘇州園林
    教學重點:
    一、體會作者抓住了蘇州園林的哪個特征,又是怎樣突出這個特征的。
    二、學習本文嚴謹?shù)慕Y構層次。
    三、學習本文準確、簡潔、生動的語言。
    四、熟悉說明方法,學習用比較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征。
    教學難點:
    一、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寫作意圖,進而體會作者寫作思路,理解文章結構。
    二、在把握全篇結構的基礎上,通過練習進一步加強對說明文的分析掌握。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學習說明文知識
    2、作者簡介及寫作緣由
    3、字詞
    4、朗讀課文,找出說明對象
    5、理清文章結構,劃分段落層次,歸納段意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找出說明對象的總體特征,并分析作者通過哪幾個方面來突出這幾個特點的。
    2、明確本文的說明順序。
    3、以課文第4、5節(jié)為例,指導學生掌握說明文閱讀重點。
    教學內(nèi)容及步驟:
    一、導入:同學們已經(jīng)提前預習了《蘇州園林》,那么請大家先看兩段影片,請你們猜一猜哪段影片是蘇州園林?你是根據(jù)什么判斷出來的?你認為蘇州園林有什么特點? (學生討論,回答)下面,我們共同學習葉圣陶先生寫的《蘇州園林》,看看他是
     怎樣抓住蘇州園林的特點來進行說明的。
    二、朗讀第一段,找出其中能說明蘇州園林地位的詞語,分析。
    明確:標本——同一類事物中可以作為代表的事物。表明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藝術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三、朗讀第二段,找出蘇州園林具有怎樣的總體特征,才能成為各地園林的標本?
     明確: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提問:為了達到這一標準,作者認為設計者和匠師從哪幾個方面下了功夫?
     明確:四個講究。
    四、分析第三自然段
     提問:本段具體說明了蘇州園林哪個特點?
     蘇州園林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什么?
     為了什么這一特點,作者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作比較、打比方)
    五、閱讀第四自然段,完成下列練習:(學生思考、討論)
     (1) 用“||”劃分這段文字的層次
     (2) 這段文字的說明對象是 ,其中又以 為主。
    (3) 蘇州園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
    (4) 文中概括蘇州園林假山特點的一句是 。
    (5) 文章分幾個方面介紹池沼?
    (6) 這段文字的結構特點是 。
    (7) 這段文字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8) 文中“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中的“藝術”和“技術”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互換?
    六、配合圖片,簡要分析第五、六自然段,回答問題:
     (1) 概括本段的段意
     (2) 指出本段運用的說明方法。
     (3) 這段文字除用說明這種表達方式,還用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4) 本段的說明順序是什么?
    七、提問:作者在寫完蘇州園林的四大特點后,為何又寫了7、8、9段?
     這三段主要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蘇州園林的?
    八、整理說明順序:概括——具體 主要——次要
    九、歸納說明文閱讀的重點:
     (1) 明確說明對象
     (2) 弄清所說明的事物的特征
     (3) 劃分段落層次,概括段意
     (4) 了解文章使用的說明方法
     (5) 明確說明順序
     (6) 把握說明文的結構
     (7) 在說明文中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的運用及效果
     (8) 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密
    十、本課小結
    十一、布置作業(yè):作文《我們的校園》
     要求: 1、認真觀察,抓準特點
     2、按照一定的說明順序
     3、用3~4種說明方法
     4、字數(shù):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