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天氣:陰轉多云
集合!緊急集合!
接到上級的通知,我們在上午8點向合肥開進。昨天,我們收拾好了物資和自己的裝備,整裝待發(fā),因為攜帶很多大型機械,部隊分為兩路,一路是坐火車,一路是摩托化行軍。
我分在摩托化行軍這組,上午班長開自卸車,下午換成了我來駕駛,從秦皇島到合肥,行程1200余公里,車隊機動這么遠的距離,還是第一次。
當晚,坐火車的戰(zhàn)友們已抵達合肥,聽說下了車就投入南淝河搶險,還干了一夜。這個消息更加振奮了我的心情,我們一定要又快又穩(wěn)的趕到那里。
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天氣:雨
在南淝河大堤上戰(zhàn)斗一整夜,終于能夠休息一下了。
昨晚,我們從秦皇島乘坐動車到達合肥,下火車時,是十點多了,接到命令,直接去一線救援!雖說心里早就做好了準備,可真到了一線,經歷連續(xù)十多個小時的戰(zhàn)斗,身體十分疲憊,完全是靠毅力和戰(zhàn)友們間相互鼓勁挺過來的。
特別累的時候,我抬頭向遠處望,看到的第一個景象是我們中隊的隊旗,真的,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有一個精神方面的信仰。當我看到隊旗時,我什么都沒想,我只知道現場有三個中隊,作為七中隊的兵,我不能認輸,也不服輸,別的中隊的人能堅持,我就能堅持,于是,心中就有了力量。
一直到下午,我們回到了臨時宿營地——安徽省水利水電學院體育館,我堅持挺下來了,這時候,才能真正的把心中的弦放松一些,睡了一個囫圇覺。
2016年7月10日 星期日 天氣:陰轉雨
現在,已是下午3點了,回想昨日此時,整整奮戰(zhàn)15個小時。這15個小時,我們一直在與洪水做斗爭。下火車后,我們改乘大巴車,來到了合肥市郊的南淝河。
堤壩上,一片淤泥,河水已經觸手可及。汛情萬分急迫!
總隊領導作了戰(zhàn)前動員后,我們滿腔熱血,迅速投入了搶險救援中。黑夜里,我們不怕艱難險阻,與時間賽跑,沙袋一袋一袋的裝,戰(zhàn)友們在堤壩上排開長隊,一袋一袋的傳遞到堤線,加固危險河段。
搬運的過程中,大家汗流浹背,衣服都濕透了,沒有人顧得上去脫外套。原因只有一點,那就是抓緊時間投入救援。凌晨時分,疲憊襲來,兩個眼睛都快睜不開了,眼皮“老打架”,我用水洗一把臉,繼續(xù)干,最初和戰(zhàn)友們搬運沙袋,裝的人員速度快,傳的人員速度也是一樣快,不管腳下有沒有水,有沒有淤泥,要將沙袋快速傳遞給下一個人。
汗水濕透衣背,泥巴裹滿褲腿,不知不覺天亮了,就這樣整整奮戰(zhàn)了一個晚上,天亮的時候,搞后勤保障的戰(zhàn)友送來了雞湯和熱飯熱菜,飽飽的吃了一頓。坐下來,便睡著了。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天氣:晴
今天,是參加抗洪搶險任務的第四天了。
昨天,我們從合肥市南淝河堤壩轉戰(zhàn)到蕪湖市南陵縣。到了西七圩河堤,緊接著又投入到封堵決口的戰(zhàn)斗中。
遠遠望去,洪水淹沒了當地老百姓的房屋,大片大片的農田被淹沒。我們所有參戰(zhàn)官兵只有一個想法,就是早點堵住這條長達106米的大缺口。
說實話,大家沒來得及好好歇一歇,身體感到非常累,但是,眼前的形勢,容不得我們放松下來,我們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堵缺口的時候,戰(zhàn)友們個個都像打了雞血似的,我只想著要多扛一個沙袋、多出一份力氣,多為災區(qū)人民做一點奉獻。
到今晚,我們裝運沙袋22000個,累計拓展便道15公里,平整機械作業(yè)平臺5200平方米,這一突出表現,得到了首長的認可和表揚,也得到了當地政府和人民群眾的一致褒獎。
軍民齊心,其利斷金。有了各方的支持和群眾的擁護,我們一定能很快完成好封堵決口的任務!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天氣:雷陣雨
抗洪搶險第六天,中隊全體官兵也從剛開始的興奮進入到疲憊的連續(xù)作戰(zhàn)中??吹某鰜恚緜兌己芾?,我也一樣,人心都是肉長的,看到大家已經十分疲憊,卻又咬牙堅持的樣子,說真的,有些心疼。
今天的任務依然很重,繼續(xù)封堵漳河大壩西七圩段決口。一到現場,我和中隊長就帶領官兵,按照預先劃分的小組展開作業(yè)。救援現場的氣氛,緊張而又激烈。因為大家都知道只有我們早一天完成好抗洪搶險任務,群眾才能早日重建家園。
仿佛是老天刻意要考驗我們似的,35攝氏度的高溫,還有南方特有的濕悶,考驗著我們這幫來自北方的兵們。不到五分鐘,我全身上下就已經濕透,臉上、胸脯和后背,汗水就這么肆意的流著。為了預防中暑,我們給每一個戰(zhàn)士發(fā)放了仁丹、藿香正氣水等常備藥品,保持部隊的戰(zhàn)斗力。
烈日下,我們的衣服不知濕透了多少次,40分鐘時間里,我們裝填25公斤重的沙袋1000多袋,大大加快進度。今年上半年剛入黨的中士王雪清說:“指導員,這樣大干真的太爽了,感覺在挑戰(zhàn)自己的極限,這在以前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其實我認為,黨員不僅僅是一種身份,更多的應該是責任,這樣才能詮釋一名合格黨員的深刻內涵。
集合!緊急集合!
接到上級的通知,我們在上午8點向合肥開進。昨天,我們收拾好了物資和自己的裝備,整裝待發(fā),因為攜帶很多大型機械,部隊分為兩路,一路是坐火車,一路是摩托化行軍。
我分在摩托化行軍這組,上午班長開自卸車,下午換成了我來駕駛,從秦皇島到合肥,行程1200余公里,車隊機動這么遠的距離,還是第一次。
當晚,坐火車的戰(zhàn)友們已抵達合肥,聽說下了車就投入南淝河搶險,還干了一夜。這個消息更加振奮了我的心情,我們一定要又快又穩(wěn)的趕到那里。
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天氣:雨
在南淝河大堤上戰(zhàn)斗一整夜,終于能夠休息一下了。
昨晚,我們從秦皇島乘坐動車到達合肥,下火車時,是十點多了,接到命令,直接去一線救援!雖說心里早就做好了準備,可真到了一線,經歷連續(xù)十多個小時的戰(zhàn)斗,身體十分疲憊,完全是靠毅力和戰(zhàn)友們間相互鼓勁挺過來的。
特別累的時候,我抬頭向遠處望,看到的第一個景象是我們中隊的隊旗,真的,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有一個精神方面的信仰。當我看到隊旗時,我什么都沒想,我只知道現場有三個中隊,作為七中隊的兵,我不能認輸,也不服輸,別的中隊的人能堅持,我就能堅持,于是,心中就有了力量。
一直到下午,我們回到了臨時宿營地——安徽省水利水電學院體育館,我堅持挺下來了,這時候,才能真正的把心中的弦放松一些,睡了一個囫圇覺。
2016年7月10日 星期日 天氣:陰轉雨
現在,已是下午3點了,回想昨日此時,整整奮戰(zhàn)15個小時。這15個小時,我們一直在與洪水做斗爭。下火車后,我們改乘大巴車,來到了合肥市郊的南淝河。
堤壩上,一片淤泥,河水已經觸手可及。汛情萬分急迫!
總隊領導作了戰(zhàn)前動員后,我們滿腔熱血,迅速投入了搶險救援中。黑夜里,我們不怕艱難險阻,與時間賽跑,沙袋一袋一袋的裝,戰(zhàn)友們在堤壩上排開長隊,一袋一袋的傳遞到堤線,加固危險河段。
搬運的過程中,大家汗流浹背,衣服都濕透了,沒有人顧得上去脫外套。原因只有一點,那就是抓緊時間投入救援。凌晨時分,疲憊襲來,兩個眼睛都快睜不開了,眼皮“老打架”,我用水洗一把臉,繼續(xù)干,最初和戰(zhàn)友們搬運沙袋,裝的人員速度快,傳的人員速度也是一樣快,不管腳下有沒有水,有沒有淤泥,要將沙袋快速傳遞給下一個人。
汗水濕透衣背,泥巴裹滿褲腿,不知不覺天亮了,就這樣整整奮戰(zhàn)了一個晚上,天亮的時候,搞后勤保障的戰(zhàn)友送來了雞湯和熱飯熱菜,飽飽的吃了一頓。坐下來,便睡著了。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天氣:晴
今天,是參加抗洪搶險任務的第四天了。
昨天,我們從合肥市南淝河堤壩轉戰(zhàn)到蕪湖市南陵縣。到了西七圩河堤,緊接著又投入到封堵決口的戰(zhàn)斗中。
遠遠望去,洪水淹沒了當地老百姓的房屋,大片大片的農田被淹沒。我們所有參戰(zhàn)官兵只有一個想法,就是早點堵住這條長達106米的大缺口。
說實話,大家沒來得及好好歇一歇,身體感到非常累,但是,眼前的形勢,容不得我們放松下來,我們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堵缺口的時候,戰(zhàn)友們個個都像打了雞血似的,我只想著要多扛一個沙袋、多出一份力氣,多為災區(qū)人民做一點奉獻。
到今晚,我們裝運沙袋22000個,累計拓展便道15公里,平整機械作業(yè)平臺5200平方米,這一突出表現,得到了首長的認可和表揚,也得到了當地政府和人民群眾的一致褒獎。
軍民齊心,其利斷金。有了各方的支持和群眾的擁護,我們一定能很快完成好封堵決口的任務!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天氣:雷陣雨
抗洪搶險第六天,中隊全體官兵也從剛開始的興奮進入到疲憊的連續(xù)作戰(zhàn)中??吹某鰜恚緜兌己芾?,我也一樣,人心都是肉長的,看到大家已經十分疲憊,卻又咬牙堅持的樣子,說真的,有些心疼。
今天的任務依然很重,繼續(xù)封堵漳河大壩西七圩段決口。一到現場,我和中隊長就帶領官兵,按照預先劃分的小組展開作業(yè)。救援現場的氣氛,緊張而又激烈。因為大家都知道只有我們早一天完成好抗洪搶險任務,群眾才能早日重建家園。
仿佛是老天刻意要考驗我們似的,35攝氏度的高溫,還有南方特有的濕悶,考驗著我們這幫來自北方的兵們。不到五分鐘,我全身上下就已經濕透,臉上、胸脯和后背,汗水就這么肆意的流著。為了預防中暑,我們給每一個戰(zhàn)士發(fā)放了仁丹、藿香正氣水等常備藥品,保持部隊的戰(zhàn)斗力。
烈日下,我們的衣服不知濕透了多少次,40分鐘時間里,我們裝填25公斤重的沙袋1000多袋,大大加快進度。今年上半年剛入黨的中士王雪清說:“指導員,這樣大干真的太爽了,感覺在挑戰(zhàn)自己的極限,這在以前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其實我認為,黨員不僅僅是一種身份,更多的應該是責任,這樣才能詮釋一名合格黨員的深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