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事業(yè)單位招聘行測言語理解基礎(chǔ)知識試題及答案3

字號:


    四、閱讀理解(共3小題,共56.0分)閱讀理解
    第16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岳陽樓記
    范仲淹
    ①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②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
    (1)前人之述備矣()
    (2)連月不開()
    (3)薄暮冥冥()
    (4)至若春和景明()
    2、翻譯文中劃線句子。
    (1)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2)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3 、文章以“情”貫穿全文,既寫了遷客騷人的情,又寫了古仁人的情。請問:遷客騷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寫這兩種情的目的是什么?
    遷客騷人的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仁人的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這兩種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為現(xiàn)代人的你能否做到?為什么?情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wù)効捶ā?BR>    1小題>
    :【參考答案】:
    (1)詳盡 (2)放晴 (3)迫近 (4)日光
    2小題>
    :【參考答案】:
    (1)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安居樂業(yè)),許多已荒廢了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
    (2)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dān)心*人說壞話、害怕壞人的批評指責(zé)。
    3小題>
    :【參考答案】:
    遷客騷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憂國憂民)。目的是:通過這兩種情的對比,贊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現(xiàn)了作者的曠達胸襟和政治抱負(fù),突出文章主旨。
    4小題>
    :【參考答案】:
    表明觀點,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①能。這說的是一種從容的平常心境。只要發(fā)揮心靈力量,砥礪意志,就可以養(yǎng)成平常心境。面對考試的失敗,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不能。這是一種需要修煉才能達到的境界,作為中學(xué)生,心靈尚需砥礪,戰(zhàn)勝外在的力量不易。擔(dān)心考試失敗是學(xué)生普遍的心態(tài),便是這個道理。
    第17題: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題。
    春光美
    周海亮
    ①街路劃一條漂亮的弧線,探進公園深處。公園綠意盈盈,卻有桃紅粉紅輕輕將綠意打破。柳絮紛飛,落滿松軟的一地。鴿子們悠閑地散步,孩子們快樂地追逐,空氣里彌漫著沁人心脾的花香。春天屬于山野,屬于城市,屬于公園里每一朵勇敢開放的丑丑的小花。
    ②公園的小徑上走著一位女孩。女孩的棍子畏畏縮縮,慌亂且毫無章法。棍子戳戳點點,碰到了毫無防備的老人。
    ③老人輕微地“噓”了一聲。
    ④“對不起,”女孩急忙停下來,“對不起……戳痛你了吧……真的對不起,我是一個盲人……”
    ⑤“沒關(guān)系的,”老人輕輕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BR>    ⑥“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時黯淡下來,“可是我看不見了,永遠(yuǎn)看不見了……就像現(xiàn)在,每個人都可以在這里欣賞春色,我卻不能……”
    ⑦“可是孩子,春色只是為了給人看嗎?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為給人欣賞而存在嗎?”
    ⑧“難道不是嗎?”
    ⑨ “當(dāng)然不是?!崩先苏f,“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這朵花很小,淡藍(lán)色,五個花瓣。也許它本該六個花瓣吧?那一個可能被螞蟻們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 是鵝黃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見這朵花,然而你看不到。可是這朵花因為你沒有看見它而開得松懈嗎?還有那些有殘缺的花兒,比如被蟲兒吃掉花瓣,啃了骨朵, 比如被風(fēng)雨所折斷,被石塊所擠壓,它們可曾因為它們的殘缺和大自然給予它們的不公就拒絕開放嗎?”
    ⑩“孩子,你要知道,當(dāng)秋天來臨,所有春天開過的花兒,都會結(jié)成種子。就像我眼前的這朵小花,它也會結(jié)出它的種子……這與它的卑小無關(guān)……更與它的殘缺無關(guān)……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兒,勇敢的花兒都是快樂和幸福的?!?BR>    ⑾“花兒就像你,你就是花兒……為什么悶悶不樂呢?為什么要放棄開放的機會呢?為什么要放棄整個春天呢?”
    ⑿“我沒有放棄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
    ⒀“你還可以去觸摸春天。孩子,你可以觸摸花草,觸摸鴿子,觸摸陽光與柳絮……其實盲人也是可以看到這世界的,卻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覺,甚至,用愛……”
    ⒁“您是說,用愛嗎?”
    ⒂“是的,孩子。只有用愛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讀懂春天。我知道你看不見春天,可是你的心里,難道不能擁有一個溫暖而美好的春天嗎?只要你還相信春天,那么對你來說,這世上就還有春天,你的心中就會萬紫千紅。我說的對嗎,孩子?”
    ⒃“可是我不知道這里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奶奶,你愿意把你看到的告訴我嗎?”
    ⒄“當(dāng)然可以,孩子,我很樂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兒,藍(lán)色的花兒,五個花瓣……你的旁邊有一棵樹,樹長出嫩綠色的葉子……再旁邊有一個草坪,碧綠的草坪,有人在澆灌……再往前,是一條卵石甬道,鴿子們飛過來了,輕輕啄著人們的手心……”
    ⒅女孩聽得很是癡迷。她的表情隨著老人的講述而變化,每一種變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似乎,女孩真的看到了整個春天。
    ⒆女孩是笑著離開的。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聲音。她步履輕松。她像春的精靈。
    ⒇然后,老人輕輕拍拍她身邊的導(dǎo)盲犬。她說:“虎子,我們該回家了?!彼髦艽蟮哪R,悄無聲息地走向春的深處……
    ——選自《青年博覽》(有刪改)
    1.細(xì)讀全文,題目“春光美”中的“美”,除了景色美之外,還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2.聯(lián)系文章語境,品析下列加粗詞語的含義。
    (1)(春天)屬于公園里每一朵勇敢開放的丑丑的小花。
    (2)女孩的神情霎時黯淡下來。
    3.聯(lián)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畫線句子,簡要分析其表達作用。
    (1)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2)花兒就像你,你就是花兒。
    4.文中的女孩,是因為明白了什么道理,才由先前的“畏畏縮縮”變得“步履輕松”的?
    5.文章獨具匠心,直到最后才告訴讀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說說這樣結(jié)尾有哪些妙處?
    1小題>
    :【參考答案】:
    老人善良美好的心靈、老人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老人講述的深刻道理、女孩走出陰影變得積極樂觀。
    2小題>
    :【參考答案】:
    (1)指(小花的)不美,也暗指女孩的殘缺卑小,表現(xiàn)作者對殘缺卑小生命的憐愛。
    (2)指小女孩情緒低落,流露出小女孩的悲觀心理。
    3小題>
    :【參考答案】:
    (1)委婉含蓄,體現(xiàn)了老人對盲女孩的尊重。表現(xiàn)了老人的善良和愛心。
    (2)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老人對女孩的希望和鼓勵;雖殘缺卑小,但仍然要像花兒一樣勇敢開放,樂觀生活。
    4小題>
    :【參考答案】:
    花兒的開放與殘缺、卑小無關(guān),任何生命都是有價值的,都可有所作為;一個人只要用心、用愛去感受世間萬物,就能體會生活的美好。
    5小題>
    :【參考答案】:
    這樣結(jié)尾使讀者覺得老人的形象更高大;收到出人意料、回味無窮、震撼人心的藝術(sh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