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廣東省(縣級以上)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申論真題及答案四

字號:


     材料7: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國人走出國門,出境游成為一種時尚,但伴隨而來的非議也不時傳出。一些中國游客常?!安痪行」?jié)”:隨處丟垃圾、在路邊長椅上脫鞋襪、大聲說話、對于外國的文化習俗不以為然等。在日常生活中,公共場所吸煙、乘車不排隊、“中國式過馬路”等種種不文明行為也屢見不鮮。
     【情景1】
     記者:你好,我想問一下,你知道這個地方不能抽煙嗎?
     游客:我不知道。
     記者:這里是森林公園,如果不小心引起山火,怎么辦?
     游客:我們在這兒抽完以后,會把它滅了,扔在垃圾桶里。
     記者:門口有個禁止抽煙的牌子,你沒看見嗎?
     游客:哦,是嗎?
     【情景2】
     動物園里:許多孩子在家長的示意下,隨意投喂動物一些零食、水果,家長在一旁拍照,全家總動員,把這當成一種“娛樂”,而旁邊就有明顯的“請勿喂食”的溫馨提示牌。
     【情景3】
     小林剛拿到駕照不久,今天是他第一天開車上班。
     “嘟嘟嘟”,因為不敢開太快,小林已經被后面的司機鳴笛好幾次,嚇得手心直冒汗。
     快到單位小林更加緊張了,因為單位門口的路是條單行線,經常有車逆行,讓人防不勝防。
     【情景4】
     交通協(xié)管員:大家等等,綠燈亮了再過馬路!
     行人甲:前面不是有人已經過去了嗎?憑啥就不準我過??!
     行人乙:大哥,行行好,我趕時間,要遲到了,這里沒車,你就讓我過去吧,出事我自己負責……
     材料7講的是民眾在出游的過程中不講文明,不講禮儀的問題,“中國式過馬路”現(xiàn)象十分突出,亂寫亂畫亂抽煙等,這些都是不講規(guī)矩的表現(xiàn)
     材料8:
     道德與法律都是人類社會的行為調整規(guī)范。德治的根本在于約束人的心靈,求諸內心;法治的根本在于約束人的行為,求諸外行。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fā)揮作用。既應重視發(fā)揮法律的規(guī)范作用,又要重視發(fā)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體現(xiàn)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yǎng)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實現(xiàn)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道德與法律存在著縱橫兩個向度的關系:在縱向關系中,道德在上,法律在下。道德主要約束心靈,是關于真善美及公平正義等向上精神的指引;法律主要約束行為,是為人的行為設置的一條底線或大坎。在橫向關系中,道德與法律相互滲透、相互影響。法律根據(jù)道德原則制定,反映道德訴求,固守道德底線;道德滲透于法律,內化于法律,制約著法律,評判著法律。
     古人云:“繩墨以求直線,秤以權輕重,規(guī)以求圓,矩以劃方,此為基本之器,由此基本之器,方能成就萬器?!币馑季褪侨f事萬物都有它的規(guī)矩。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規(guī)矩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石。
     材料8講的是道德與法律間的關系,道德重在約束心靈,起教化作用,法律重在約束外在行為,起規(guī)范作用,最后引申到了規(guī)矩上,“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