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淡泊名利的作文題目

字號:

人生在世,誰不想有所作為;蕓蕓眾生,誰不想成就一翻事業(yè)?世間的隱士高人視名利為糞土,對其之以鼻:佛家的得道高僧說名利皆為虛幻之物,然而世間真正能夠不為名利所惑的人又有幾個呢?
    老莊信奉“無為”人生哲學(xué),把世間的一切皆看作虛幻之物,對他們來說只不過是過眼云煙.可這些不真是沒落的奴隸主貴族為既將逝去的榮華富貴而發(fā)出的無可奈和的悲鳴嗎?
    陶淵明淡泊名利,崇高清淡,過著采菊東離下,悠然見南山的自在生活,成為后代所敬仰的一位隱者.然而他不正是由于受到當(dāng)朝權(quán)貴排擠而憤然辭官的嗎?可以說陶淵明他雖出世,但心卻入世.
    李白更是一副按能催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脫俗心襟.可是終不也發(fā)出了“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嘆息嗎?名利是帆,名利是墻,幾多奮斗,幾多沮喪:名利是場,名利是網(wǎng),幾多較量,幾多迷茫,然而世間卻是深陷于名利大網(wǎng)的傭人多,善待名利的智者少.
    姜太公八十歲垂釣于渭水河畔,直釣釣魚,漏掉的是只知游水嬉戲的蠢魚,釣上來的卻是智慧眼識珠的文王.姜太公追求名利,卻沒有委心倔從名利,他等到了真正可以讓他施展才華的文王.因此,姜太公懂得善待名利.
    所以,對于那些懂得名利的人來說,名利不是束縛心靈的網(wǎng),而是催人奮進的帆:不是泯滅人性的毒酒,而是激發(fā)潛能的藥引.它可以使人更加斗志昂揚,充滿激情.因此,我們每一人都應(yīng)正確的面對名利,給它一個公正的評價.
    2篇 淡泊名利的作文_走出名利的陰影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何人不想留取丹心照汗青?誰不是十年磨一劍只待收拾舊山河?
    姜太公釣魚,愿都上鉤,結(jié)果釣上了雄才大略的文王.
    諸葛亮隱居山林,自號臥龍,結(jié)果一臥來了個劉皇叔.
    不管是文王慧眼識珠找到的姜子牙,還是劉皇叔三顧茅廬請來的孔明,不管他們是釣魚也好,睡覺了罷,總之都是為了建功立業(yè)而譜的前奏.但他們懂得善待名利,而不像有些人迷戀上了名場利網(wǎng),以至于為伊消得人憔悴,最終落得個頭撞南墻才知悔.
    發(fā)明大王愛迪生,年輕時不知疲倦地工作,創(chuàng)造了1000多項發(fā)明的神話,然而在晚年時,他卻被名利迷住了,追求個人名譽.雖說沒有成為別人摒棄的對象,然而科學(xué)的王冠卻從此離他而去,于是再沒有了他在發(fā)明專利上可喜的報告.
    同是在科學(xué)研究一線工作的袁隆平院士卻恰恰相反,他被國際水稻所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同時,他還受到了中國,美國,英國,日本等國以及聯(lián)合國的各種表彰.然而,袁隆平院士并沒有因此而停步不前,他依然在為他的稻下乘涼美夢而奮斗在科研一線.他的成就給人類帶來了福音!國際水稻所所長這樣評價他.或許,他的下一步就可以震撼全世界!
    不過,我個人并不認為善待名利等價于淡泊名利,真正能淡泊名利的能有幾個人呢?況且,所謂的淡泊,我認為實際上是對現(xiàn)實的逃避.當(dāng)然,在生活中我們需要一些平淡,但一味的平淡只會讓我們感到乏味.我們不需要也不應(yīng)該像陶淵明那樣追求什么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本身并不是什么淡泊名利的代表人物,只是在人生戰(zhàn)場上敗退后給自己就兩句安慰話罷了,否則他才不會說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這樣看似豁達,實則充滿抱怨和自我安慰的話哩!
    但我們倒可以學(xué)學(xué)居里夫人,這位榮獲過兩次諾貝爾獎的偉大女性,從來都未珍惜過她所獲得的獎牌,她的觀點是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永遠守著它,否則就將一事無成.像這樣對名利寵辱不驚,才是真正的豁達,真正的善待名利,真正的走出了名利的陰影.
    善待名利,寵辱不驚是充滿陽光的成功的一面,而貪欲,沉迷是陰暗的通往絕徑的一面,如果你走進出境了名利的陰影,回頭或許還不晚.
    四篇 淡泊名利的作文_渺小的名利與酣暢的安閑
    還記得曾經(jīng)看到過一個很令我驚心的句子:可是,我們是多么渺小啊.
    可不是嗎?人們總是喜歡以自我為主宰,以世界為奴仆,以他人為蟲蟻.而以偉大自居.
    呵,也許是我們沉睡得太久了,竟然會忘記時不時地抬抬頭,看看那蒼穹之上浩渺的星辰.如旋臂般排列;如螢火般皓潔;如細沙之繁雜.
    如果,只是如果,我們能時不時的抬頭看一看星空,看看那漫天撒落的星辰,那我們終將知曉,我們是何等渺小.
    不過如螻蟻,不過如云煙.
    可是人們終歸是不明白啊,那些自以為是的珍藏,不過就是大自然的恩賜,所謂浮華,空浮夸,萬里煙云總是有人總笑他.
    因為不知道自己是渺小的,所以總是一臉驕傲,總是不加收斂,總是不知道名韁與利鎖遲早會灰飛煙滅,只有自己內(nèi)心的祥和才是真的,”勿忘心安“.
    人呵!我們本該是上帝的仆從,勤勞而且善良;然而那時魔鬼卻對我們說了:”人呵,勤勞與誠實不是你們的本性,跟著我來吧.“
    于是那時我們也就不再相信自己是渺小的,也就不再勤勞,也就不再善良.
    我們不明白,人,是出于塵土的渺小之人,然而也是受到上帝眷顧的人.神予我智慧;神予我健康;神予我生命;神予我思想.
    可是忙碌的人兒啊,他們再也不知道閑閑淡淡才是真,只知道歡笑、痛哭、悲呦、麻木.
    可是,人們都是這樣:在卑微塵土所造的軀殼之內(nèi),人的心妄自尊大,人人都想做規(guī)則的制定者,讓別人順服自己的想法和意念,拒絕真理,抗拒上帝的法則.
    人的生,為安閑,而非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