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抒情哲理散文:墨香_750字

字號:

——我的讀書故事
    一本書卷,被墨色渲染;幾枝春色,被清泉沖蕩。我自岸邊過,持書,拾春色。靜閱手中書卷,暗聞春色浮香。花香亦書香?答曰:其花香香于外,然則書香香于內(nèi)。
    小時候讀書,大多看的是花哨的封皮,因為外表美麗,才會如饑似渴的閱讀。至于書中的內(nèi)容,也只是囫圇吞棗的帶過。就像聞花香,聞得見外在,卻找不到內(nèi)心。
    這樣的花香,持續(xù)了一段時間,直到我強迫自己看完了《簡·愛》,才煙消云散。
    《簡·愛》對于當(dāng)時的一個小孩子來說,枯燥了些許。于是當(dāng)時的我,本以為會將這份枯燥一直延續(xù)下去,終身不去觸碰這一類書,可是我錯了,也慶幸我錯了。內(nèi)心的欲望使我一次又一次的重新閱讀了這本書,并在這一次又一次當(dāng)中感觸,收獲:從簡·愛的只身一人、遭人唾棄,到一步步靠自己的堅貞不屈,收獲友情,親情,愛情……我漸漸明白了,這一類書與我之前所讀的書的不同之處。
    這是真正的書香,才美不外見,只有深深品析才能夠探透內(nèi)心,聞到書卷之香。
    我一直認(rèn)為書是有生命的,在我看來,這兩種香也就意味著兩種人,一種注重外表,一種留意內(nèi)心。所以,當(dāng)一個人喜歡聞“花香”時,他看代人的眼光,也只停留在外表;反之,當(dāng)一個人喜歡聞“書香”時,他想探尋的就是一個人的內(nèi)心世界。
    繼《簡·愛》之后,《小婦人》、《撒哈拉的故事》、《解憂雜貨店》……這一類作品,又被我如饑似渴的閱讀。在閱讀中探尋一個人的內(nèi)心,感受作者筆下的絲縷情感中,然后不斷的升華自己。
    春色花香,墨色書香。亦美亦香,何也?答曰:墨香也。
     初二:姜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