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熱點相關背景
新華社里約熱內盧8月14日體育專電(記者蘇斌 張寒)與首戰(zhàn)尼日利亞隊相比,出戰(zhàn)14日里約奧運會乒乓球男團四分之一決賽的中國隊遭遇更強挑戰(zhàn),每盤都丟掉一局。盡管如此,衛(wèi)冕冠軍還是以3:0橫掃英國隊,晉級四強。晚間展開的女團半決賽中,經(jīng)過近4個小時的鏖戰(zhàn),倫敦奧運會亞軍日本隊2:3不敵德國隊,后者首次躋身奧運會女團決賽,不過全場最后一球的判罰頗具爭議。
面試熱點解析
對陣吉隆坡世乒賽團體賽四強的“黑馬”英國隊,中國隊從教練組到隊員都做了充足準備。在本屆奧運會上成就單打“大滿貫”的馬龍取代許昕打頭陣,在與皮奇福德的對決中,馬龍以6:11先丟一局,不過此后他及時調整,以11:4、11:9和11:9連扳三局,完成逆轉。
馬龍說:“自己第一個出場,希望給中國隊開個好頭。今天因為壓力大,對這個對手不是很了解,第一局很快就輸了,整場比賽顯得比較緊,慶幸的是后兩局7:9落后時還能堅持贏下來?!?BR> 與首盤如出一轍,出戰(zhàn)第二盤的許昕也是在首局9:11告負的情況下,最終以3:1戰(zhàn)勝德林克霍爾。此后許昕又與張繼科搭檔出戰(zhàn)雙打,這對蘇州世乒賽冠軍組合在第三局中丟掉一局,最終還是以3:1戰(zhàn)勝沃克/德林克霍爾。
在許昕看來,英國隊靠的是整體實力,不像歐洲其他隊是前兩人或者只有一人突出,英國隊的三名隊員都具備一定沖擊力,比賽中他們也發(fā)揮出了戰(zhàn)斗力。
中國隊總教練劉國梁認為,比賽中遇到困難很正常,尤其到了奧運會四分之一決賽,每個隊員都不好打,對手都具備很強的殺傷力,跟中國隊打都是搏殺式打法,一旦打出來就會給中國隊造成很大的壓力和障礙,想隨隨便便贏是很困難的。
除了中國隊之外,本屆奧運會男團前四號種子中的另外三支隊伍德國、韓國和日本也順利闖入四強。中國隊在半決賽中將遭遇倫敦奧運會亞軍韓國隊,后者以3:1戰(zhàn)勝瑞典隊。另外一場半決賽將在二號種子德國隊與四號種子日本隊之間進行。
女團半決賽首場爭奪在日本隊和德國隊之間展開。前兩盤單打都被拖入決勝局,兩位日本隊選手的結局不同:首次參加奧運會的15歲小將伊藤美誠在9:3的情況下被索爾佳連拿7分,以10:12輸?shù)魶Q勝局;“一姐”石川佳純以11:8拿下與削球手韓瑩的決勝局,幫助日本隊將比分扳為1平。
德國隊的單曉娜/索爾佳在第三盤雙打比賽中以3:2戰(zhàn)勝福原愛/伊藤美誠,再次登場的石川佳純在第四盤中以3:0擊敗單曉娜,雙方進入決勝盤爭奪。這場決勝盤又在前四局平分秋色的情況下進入決勝局,最終德國隊陣中世界排名的韓瑩以3:2險勝福原愛,拿下最關鍵的一局勝利。
獲勝后的韓瑩興奮地躺在地上,將球拍甩了出去。不過德國隊鎖定勝局的最后一球頗具爭議,韓瑩打出一記擦邊球,福原愛對此無能為力,決勝局比分就此被鎖定在11:9。此時德國隊員沖入場內慶祝,福原愛和日本隊教練組都認為此球擦下邊,向裁判提出申訴,不過裁判并未給予理睬,德國隊借助這個爭議球創(chuàng)造了歷史。
除了兩場男團半決賽,中國隊與新加坡隊的另一場女團半決賽也將于15日進行。
相關內容:遭遇爭議球,“小愛”沒有哭
新華社里約熱內盧8月14日體育專電(記者蘇斌 張寒)失敗不是不可以接受,但如果是去品嘗爭議判罰帶來的失敗滋味,誰都很難做到。
14日的里約中心3號體育館見證了一場鏖戰(zhàn),也留住了一個值得商榷的判罰。倫敦奧運會亞軍日本隊和德國隊聯(lián)手奉獻了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對決,打滿五盤,其中四盤打滿五局,然而若干年后,人們記住的或許不是膠著的比賽,而是終結比賽的一個球。
在誰都沒有退路的決勝盤,日本隊派上了福原愛,德國隊出戰(zhàn)的是世界排名的韓瑩。在韓瑩的削球打法面前,福原愛的連續(xù)扣殺威力大大削弱,兩人在前四局中難分高下。決勝局中率先上手的韓瑩曾以7:3,沒有放棄的福原愛連下6分,以9:7反超,再到韓瑩以10:9,距離勝利只差一球,跌宕起伏的進程讓人看得大呼過癮。
也就在此時,或許會在奧運會乒乓球歷留下印記的一個爭議判罰改變了兩支球隊的命運。削球打法的韓瑩放出一記擦邊球,球在空中劃出一條弧線,擦到福原愛一側球臺的邊之后落下,福原愛顯然對此沒有準備,裁判判罰韓瑩得分,她也將決勝盤中決勝局的比分定格在了11:9。
興奮的韓瑩躺在地上,球拍也被她扔到了擋板之外。福原愛則靜靜地站在原地,等韓瑩上前握手時,“小愛”的手并沒有伸出來,她相信自己的判斷,韓瑩的球沒有擦到球臺的上邊。
“如果握手的話,就等于承認了那個球是擦邊,所以我到最后一刻也沒想去握手,我的隊友也說沒有擦邊,我一直在等待著裁判的判斷?!备T瓙圻@樣解釋道。
韓瑩對此也表示了理解:“可以理解,因為最后一個球打了擦邊,要是我的話,我也會非常難過,沒有想太多。她已經(jīng)很盡力地去打,誰站在臺上都不會想輸,只是少了一點運氣?!?BR> 擦邊球一般分為擦到球臺的上側、一側和下側,乒乓球球規(guī)則對擦邊球得分的規(guī)定為:如果球擦到球臺上側,判定打出擦邊球的球員得分,而擦到球臺下側,判定對手得分,最難界定的是擦到球臺一側。韓瑩最后一球的爭議恰恰在于此,球在臺外旋轉下墜的過程中,究竟擦到了球臺的上側還是一側?究竟該判韓瑩還是福原愛得分?
就在福原愛的腦子陷入一片空白時,石川佳純已經(jīng)從擋板外沖到她的面前,向她說明自己看到的情況,此時現(xiàn)場播放的比賽精彩視頻中也包括了最后一球,與隊友站在一起看到這一幕的福原愛開始向裁判提出申訴,不過日本隊教練組和隊員的努力,最終沒能說服裁判做出改判,她們只能接受這場失利,福原愛的手也終于伸到了韓瑩的面前。
關于這點,賽后雙方的說法自然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韓瑩說,日本隊申請看回放錄像的時候,自己心里出現(xiàn)了起伏,她通過大屏幕上看了一眼,因為球是從高空下來,擦到邊上跳了一點,就不可能擦到底邊。
單打沒能收獲獎牌,團體又以這樣的方式與決賽告別,福原愛的遺憾之情可想而知,她說自己輸?shù)魡未虮荣惖淖詈笠磺蛞彩穷愃魄闆r,這讓她感覺非常遺憾。
這是福原愛參加的第四次奧運會,經(jīng)歷過大風大浪的她,早已經(jīng)不是當年那個愛哭的“小愛”。我們會在她半決賽面對李曉霞四局僅得9分后,聯(lián)想到之前她曾被張怡寧打哭的“囧事”,編出《鐵打的福原愛,流水的“大魔王”》的段子,但經(jīng)歷了這樣一場難以下咽的失利,站在我們面前的福原愛,沒有留下一滴眼淚。
“因為我是隊長,如果我哭了的話,小伊藤(15歲小將伊藤美誠)肯定就會哭了,所以我咬破嘴唇都不能哭,”福原愛的一席話,恰恰不經(jīng)意間觸動了聽者的淚點。
“不只我一個人努力了,對手也是在為奧運會努力著。不管什么結果,我都要接受,再去備戰(zhàn)下一步?!币粋€更加成熟的福原愛,在里約給我們帶來了驚喜。
“小愛”,不哭!
觀點:中國夢與奧運魂
里約奧運會來了!人們的心態(tài)如同迎來一場盛大的節(jié)日。數(shù)十億雙眼睛中熱烈的目光4年前投向過倫敦,8年前投給過北京……也許讀者會問,在這個存在著不同種族不同地域不同信仰的世界上,人們?yōu)槭裁纯偸侨绱艘恢碌仄谠S著奧運盛會呢?
是男女健兒的摘金奪銀刺激了人類健康、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使人的原生態(tài)的體力與精力達到了和諧的回歸嗎?
是因為奧運無戰(zhàn)事的約定,讓我們這個飽受戰(zhàn)亂、兵禍、沖突和無節(jié)制發(fā)展之苦的地球家園得到了片刻的平靜和喘息嗎?
是運動場內外洋溢的熱情與友好讓我們又記起了童趣、天倫,記起了山風、海浪,記起了笑聲、歌舞以及肌膚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嗎?
都是,但也不全是。因為體育運動可不是簡單的肢體的蹦跳騰挪,它承載的那份時代重任可不輕松。我們就以近現(xiàn)代中國的體育為例吧——
在中國屈辱的近現(xiàn)代歷史中,曾涌現(xiàn)出了各種救國主張,例如“教育救國”“科學救國”“實業(yè)救國”等。耐人尋味的是,大凡具有這種救國思想的人們也大都具有“體育救國”的思想因素。如張伯苓、蔡元培、胡適、陳獨秀、毛澤東、惲代英、陶行知等。陳獨秀說,中國自古以來,專門講德育,智育也還稍稍講究,唯有體育一門,從來沒人提倡,以至于全國人斯文委弱,奄奄無生氣。胡適則這樣概括體育精神:體育比賽無論勝負,欣然面對;光明磊落,學會做人。毛澤東在以二十八畫生的筆名所著《體育之研究》中甚至認為,體育對于我們現(xiàn)代人來說,實在是處于第一的位置。正是在他們的倡導下,近代西方的體育觀念和活動才第一次敲開了中國塾館朱漆剝落的大門。盡管上述這些以強國強種為宗旨的“體育救國”思想具有很強的時代局限性,但它在對中國國民性加以改造上仍有著不可低估的積極意義。甚至可以說這些先進的中國人的體育理念與近代奧林匹克精神是殊途同歸、處處契合!
奧林匹克精神就是筆者說的“奧運魂”。眾所周知,與古典奧運不同,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是西方工業(yè)化的產物。說它是“產物”就是說它既包含著對工業(yè)化社會積極成果的肯定,也包括了對工業(yè)化社會消極影響的批判與匡正。例如它把社會化大生產的競爭原則化為“更快更高更強”的精神,把經(jīng)濟全球化的趨勢轉化為集天下體育運動技術精英于一身的博大。但在另一方面,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理念又充滿著對工業(yè)化社會消極面的批判與匡正?,F(xiàn)代奧運會的首創(chuàng)者看到了西方工業(yè)化所帶來的無節(jié)制的競爭,看到了不擇手段的追逐利潤是怎樣毒化了社會空氣,扭曲了人性,造成了嚴重的環(huán)境破壞和資源浪費。
正因為看到了這些社會弊端,現(xiàn)代奧運精神才充滿了建立一種能受控制的公平競爭機制的呼聲,充滿了把世界體育賽事辦成公平競爭的努力,也充滿了力求通過體育的力量影響世界政治、經(jīng)濟,以達到改良社會的渴望。顧拜旦曾經(jīng)用散文般的語言表達工業(yè)化時代的社會狀況和自己的心愿:深感由產業(yè)科學的發(fā)展所產生的道德混亂,生活遭受巨變,人們感到大地在他們腳下不斷顫動。他們在混亂之中,好像在尋找……對物質力量的某種平衡力,從而探索散落于世界的任何道德力量的因素。我認為,這是體育復興的富有哲理的起源?!秺W林匹克憲章》則說得更加明晰:奧林匹克的目標是……要通過體育運動的教化作用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完善的人,再通過這些“獨立、自由、均衡、意志堅強的人”去改造社會,使之變成一個沒有道德沉淪、沒有弱肉強食的更加合理的社會。可見,從1892年顧拜旦發(fā)表首倡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著名演說,到1991年的《奧林匹克憲章》,奧運理念也就是筆者說的“奧運魂”,實際上已經(jīng)成為一種進行社會改良推動人類和諧進步的理想,而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則是把這一理想付諸實踐的偉大的社會改良運動。
當下的中國正處在實現(xiàn)工業(yè)化、信息化和新型工業(yè)化的的歷史轉型期,正處在向兩個百年的宏偉目標疾步邁進的階段。在這一時期它所遇見的各種社會矛盾和利益沖突,與歐洲早期工業(yè)化時的某些規(guī)律性遭遇十分相似。公眾對機會均等、競爭公平的社會訴求,全社會對規(guī)則、秩序及理性約束的強烈呼吁,所有這些都與現(xiàn)代奧運會的社會改良目標是如此相通與吻合。因為,體育的示范就在于,綠茵場上沒有財富上的分野、沒有特權下的例外,不存在達官貴人、不存在富商巨賈。這里只有勝利者失敗者助威者歡呼者喜極而泣者和悲情立志者。奧運的規(guī)則鼓勵競爭剔除野蠻,贊美真誠摒棄欺騙。這里的英雄享有的只是平等的熱情和平等的光榮。
一句話,邁向工業(yè)化和信息化的中國需要奧運精神的感染熏陶和激勵!當中國的發(fā)展理念與奧林匹克的社會改良理念發(fā)生共鳴時,“中國夢”不就是一幅壯美的現(xiàn)實畫卷嗎?(中國青年報舒行)
新華社里約熱內盧8月14日體育專電(記者蘇斌 張寒)與首戰(zhàn)尼日利亞隊相比,出戰(zhàn)14日里約奧運會乒乓球男團四分之一決賽的中國隊遭遇更強挑戰(zhàn),每盤都丟掉一局。盡管如此,衛(wèi)冕冠軍還是以3:0橫掃英國隊,晉級四強。晚間展開的女團半決賽中,經(jīng)過近4個小時的鏖戰(zhàn),倫敦奧運會亞軍日本隊2:3不敵德國隊,后者首次躋身奧運會女團決賽,不過全場最后一球的判罰頗具爭議。
面試熱點解析
對陣吉隆坡世乒賽團體賽四強的“黑馬”英國隊,中國隊從教練組到隊員都做了充足準備。在本屆奧運會上成就單打“大滿貫”的馬龍取代許昕打頭陣,在與皮奇福德的對決中,馬龍以6:11先丟一局,不過此后他及時調整,以11:4、11:9和11:9連扳三局,完成逆轉。
馬龍說:“自己第一個出場,希望給中國隊開個好頭。今天因為壓力大,對這個對手不是很了解,第一局很快就輸了,整場比賽顯得比較緊,慶幸的是后兩局7:9落后時還能堅持贏下來?!?BR> 與首盤如出一轍,出戰(zhàn)第二盤的許昕也是在首局9:11告負的情況下,最終以3:1戰(zhàn)勝德林克霍爾。此后許昕又與張繼科搭檔出戰(zhàn)雙打,這對蘇州世乒賽冠軍組合在第三局中丟掉一局,最終還是以3:1戰(zhàn)勝沃克/德林克霍爾。
在許昕看來,英國隊靠的是整體實力,不像歐洲其他隊是前兩人或者只有一人突出,英國隊的三名隊員都具備一定沖擊力,比賽中他們也發(fā)揮出了戰(zhàn)斗力。
中國隊總教練劉國梁認為,比賽中遇到困難很正常,尤其到了奧運會四分之一決賽,每個隊員都不好打,對手都具備很強的殺傷力,跟中國隊打都是搏殺式打法,一旦打出來就會給中國隊造成很大的壓力和障礙,想隨隨便便贏是很困難的。
除了中國隊之外,本屆奧運會男團前四號種子中的另外三支隊伍德國、韓國和日本也順利闖入四強。中國隊在半決賽中將遭遇倫敦奧運會亞軍韓國隊,后者以3:1戰(zhàn)勝瑞典隊。另外一場半決賽將在二號種子德國隊與四號種子日本隊之間進行。
女團半決賽首場爭奪在日本隊和德國隊之間展開。前兩盤單打都被拖入決勝局,兩位日本隊選手的結局不同:首次參加奧運會的15歲小將伊藤美誠在9:3的情況下被索爾佳連拿7分,以10:12輸?shù)魶Q勝局;“一姐”石川佳純以11:8拿下與削球手韓瑩的決勝局,幫助日本隊將比分扳為1平。
德國隊的單曉娜/索爾佳在第三盤雙打比賽中以3:2戰(zhàn)勝福原愛/伊藤美誠,再次登場的石川佳純在第四盤中以3:0擊敗單曉娜,雙方進入決勝盤爭奪。這場決勝盤又在前四局平分秋色的情況下進入決勝局,最終德國隊陣中世界排名的韓瑩以3:2險勝福原愛,拿下最關鍵的一局勝利。
獲勝后的韓瑩興奮地躺在地上,將球拍甩了出去。不過德國隊鎖定勝局的最后一球頗具爭議,韓瑩打出一記擦邊球,福原愛對此無能為力,決勝局比分就此被鎖定在11:9。此時德國隊員沖入場內慶祝,福原愛和日本隊教練組都認為此球擦下邊,向裁判提出申訴,不過裁判并未給予理睬,德國隊借助這個爭議球創(chuàng)造了歷史。
除了兩場男團半決賽,中國隊與新加坡隊的另一場女團半決賽也將于15日進行。
相關內容:遭遇爭議球,“小愛”沒有哭
新華社里約熱內盧8月14日體育專電(記者蘇斌 張寒)失敗不是不可以接受,但如果是去品嘗爭議判罰帶來的失敗滋味,誰都很難做到。
14日的里約中心3號體育館見證了一場鏖戰(zhàn),也留住了一個值得商榷的判罰。倫敦奧運會亞軍日本隊和德國隊聯(lián)手奉獻了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對決,打滿五盤,其中四盤打滿五局,然而若干年后,人們記住的或許不是膠著的比賽,而是終結比賽的一個球。
在誰都沒有退路的決勝盤,日本隊派上了福原愛,德國隊出戰(zhàn)的是世界排名的韓瑩。在韓瑩的削球打法面前,福原愛的連續(xù)扣殺威力大大削弱,兩人在前四局中難分高下。決勝局中率先上手的韓瑩曾以7:3,沒有放棄的福原愛連下6分,以9:7反超,再到韓瑩以10:9,距離勝利只差一球,跌宕起伏的進程讓人看得大呼過癮。
也就在此時,或許會在奧運會乒乓球歷留下印記的一個爭議判罰改變了兩支球隊的命運。削球打法的韓瑩放出一記擦邊球,球在空中劃出一條弧線,擦到福原愛一側球臺的邊之后落下,福原愛顯然對此沒有準備,裁判判罰韓瑩得分,她也將決勝盤中決勝局的比分定格在了11:9。
興奮的韓瑩躺在地上,球拍也被她扔到了擋板之外。福原愛則靜靜地站在原地,等韓瑩上前握手時,“小愛”的手并沒有伸出來,她相信自己的判斷,韓瑩的球沒有擦到球臺的上邊。
“如果握手的話,就等于承認了那個球是擦邊,所以我到最后一刻也沒想去握手,我的隊友也說沒有擦邊,我一直在等待著裁判的判斷?!备T瓙圻@樣解釋道。
韓瑩對此也表示了理解:“可以理解,因為最后一個球打了擦邊,要是我的話,我也會非常難過,沒有想太多。她已經(jīng)很盡力地去打,誰站在臺上都不會想輸,只是少了一點運氣?!?BR> 擦邊球一般分為擦到球臺的上側、一側和下側,乒乓球球規(guī)則對擦邊球得分的規(guī)定為:如果球擦到球臺上側,判定打出擦邊球的球員得分,而擦到球臺下側,判定對手得分,最難界定的是擦到球臺一側。韓瑩最后一球的爭議恰恰在于此,球在臺外旋轉下墜的過程中,究竟擦到了球臺的上側還是一側?究竟該判韓瑩還是福原愛得分?
就在福原愛的腦子陷入一片空白時,石川佳純已經(jīng)從擋板外沖到她的面前,向她說明自己看到的情況,此時現(xiàn)場播放的比賽精彩視頻中也包括了最后一球,與隊友站在一起看到這一幕的福原愛開始向裁判提出申訴,不過日本隊教練組和隊員的努力,最終沒能說服裁判做出改判,她們只能接受這場失利,福原愛的手也終于伸到了韓瑩的面前。
關于這點,賽后雙方的說法自然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韓瑩說,日本隊申請看回放錄像的時候,自己心里出現(xiàn)了起伏,她通過大屏幕上看了一眼,因為球是從高空下來,擦到邊上跳了一點,就不可能擦到底邊。
單打沒能收獲獎牌,團體又以這樣的方式與決賽告別,福原愛的遺憾之情可想而知,她說自己輸?shù)魡未虮荣惖淖詈笠磺蛞彩穷愃魄闆r,這讓她感覺非常遺憾。
這是福原愛參加的第四次奧運會,經(jīng)歷過大風大浪的她,早已經(jīng)不是當年那個愛哭的“小愛”。我們會在她半決賽面對李曉霞四局僅得9分后,聯(lián)想到之前她曾被張怡寧打哭的“囧事”,編出《鐵打的福原愛,流水的“大魔王”》的段子,但經(jīng)歷了這樣一場難以下咽的失利,站在我們面前的福原愛,沒有留下一滴眼淚。
“因為我是隊長,如果我哭了的話,小伊藤(15歲小將伊藤美誠)肯定就會哭了,所以我咬破嘴唇都不能哭,”福原愛的一席話,恰恰不經(jīng)意間觸動了聽者的淚點。
“不只我一個人努力了,對手也是在為奧運會努力著。不管什么結果,我都要接受,再去備戰(zhàn)下一步?!币粋€更加成熟的福原愛,在里約給我們帶來了驚喜。
“小愛”,不哭!
觀點:中國夢與奧運魂
里約奧運會來了!人們的心態(tài)如同迎來一場盛大的節(jié)日。數(shù)十億雙眼睛中熱烈的目光4年前投向過倫敦,8年前投給過北京……也許讀者會問,在這個存在著不同種族不同地域不同信仰的世界上,人們?yōu)槭裁纯偸侨绱艘恢碌仄谠S著奧運盛會呢?
是男女健兒的摘金奪銀刺激了人類健康、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使人的原生態(tài)的體力與精力達到了和諧的回歸嗎?
是因為奧運無戰(zhàn)事的約定,讓我們這個飽受戰(zhàn)亂、兵禍、沖突和無節(jié)制發(fā)展之苦的地球家園得到了片刻的平靜和喘息嗎?
是運動場內外洋溢的熱情與友好讓我們又記起了童趣、天倫,記起了山風、海浪,記起了笑聲、歌舞以及肌膚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嗎?
都是,但也不全是。因為體育運動可不是簡單的肢體的蹦跳騰挪,它承載的那份時代重任可不輕松。我們就以近現(xiàn)代中國的體育為例吧——
在中國屈辱的近現(xiàn)代歷史中,曾涌現(xiàn)出了各種救國主張,例如“教育救國”“科學救國”“實業(yè)救國”等。耐人尋味的是,大凡具有這種救國思想的人們也大都具有“體育救國”的思想因素。如張伯苓、蔡元培、胡適、陳獨秀、毛澤東、惲代英、陶行知等。陳獨秀說,中國自古以來,專門講德育,智育也還稍稍講究,唯有體育一門,從來沒人提倡,以至于全國人斯文委弱,奄奄無生氣。胡適則這樣概括體育精神:體育比賽無論勝負,欣然面對;光明磊落,學會做人。毛澤東在以二十八畫生的筆名所著《體育之研究》中甚至認為,體育對于我們現(xiàn)代人來說,實在是處于第一的位置。正是在他們的倡導下,近代西方的體育觀念和活動才第一次敲開了中國塾館朱漆剝落的大門。盡管上述這些以強國強種為宗旨的“體育救國”思想具有很強的時代局限性,但它在對中國國民性加以改造上仍有著不可低估的積極意義。甚至可以說這些先進的中國人的體育理念與近代奧林匹克精神是殊途同歸、處處契合!
奧林匹克精神就是筆者說的“奧運魂”。眾所周知,與古典奧運不同,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是西方工業(yè)化的產物。說它是“產物”就是說它既包含著對工業(yè)化社會積極成果的肯定,也包括了對工業(yè)化社會消極影響的批判與匡正。例如它把社會化大生產的競爭原則化為“更快更高更強”的精神,把經(jīng)濟全球化的趨勢轉化為集天下體育運動技術精英于一身的博大。但在另一方面,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理念又充滿著對工業(yè)化社會消極面的批判與匡正?,F(xiàn)代奧運會的首創(chuàng)者看到了西方工業(yè)化所帶來的無節(jié)制的競爭,看到了不擇手段的追逐利潤是怎樣毒化了社會空氣,扭曲了人性,造成了嚴重的環(huán)境破壞和資源浪費。
正因為看到了這些社會弊端,現(xiàn)代奧運精神才充滿了建立一種能受控制的公平競爭機制的呼聲,充滿了把世界體育賽事辦成公平競爭的努力,也充滿了力求通過體育的力量影響世界政治、經(jīng)濟,以達到改良社會的渴望。顧拜旦曾經(jīng)用散文般的語言表達工業(yè)化時代的社會狀況和自己的心愿:深感由產業(yè)科學的發(fā)展所產生的道德混亂,生活遭受巨變,人們感到大地在他們腳下不斷顫動。他們在混亂之中,好像在尋找……對物質力量的某種平衡力,從而探索散落于世界的任何道德力量的因素。我認為,這是體育復興的富有哲理的起源?!秺W林匹克憲章》則說得更加明晰:奧林匹克的目標是……要通過體育運動的教化作用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完善的人,再通過這些“獨立、自由、均衡、意志堅強的人”去改造社會,使之變成一個沒有道德沉淪、沒有弱肉強食的更加合理的社會。可見,從1892年顧拜旦發(fā)表首倡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著名演說,到1991年的《奧林匹克憲章》,奧運理念也就是筆者說的“奧運魂”,實際上已經(jīng)成為一種進行社會改良推動人類和諧進步的理想,而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則是把這一理想付諸實踐的偉大的社會改良運動。
當下的中國正處在實現(xiàn)工業(yè)化、信息化和新型工業(yè)化的的歷史轉型期,正處在向兩個百年的宏偉目標疾步邁進的階段。在這一時期它所遇見的各種社會矛盾和利益沖突,與歐洲早期工業(yè)化時的某些規(guī)律性遭遇十分相似。公眾對機會均等、競爭公平的社會訴求,全社會對規(guī)則、秩序及理性約束的強烈呼吁,所有這些都與現(xiàn)代奧運會的社會改良目標是如此相通與吻合。因為,體育的示范就在于,綠茵場上沒有財富上的分野、沒有特權下的例外,不存在達官貴人、不存在富商巨賈。這里只有勝利者失敗者助威者歡呼者喜極而泣者和悲情立志者。奧運的規(guī)則鼓勵競爭剔除野蠻,贊美真誠摒棄欺騙。這里的英雄享有的只是平等的熱情和平等的光榮。
一句話,邁向工業(yè)化和信息化的中國需要奧運精神的感染熏陶和激勵!當中國的發(fā)展理念與奧林匹克的社會改良理念發(fā)生共鳴時,“中國夢”不就是一幅壯美的現(xiàn)實畫卷嗎?(中國青年報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