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又呈吳郎

字號:

教學目標:
    體會詩中運用虛詞使語言委婉懇切的表達效果
    感受杜甫憂國憂民,體恤下層百姓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
    反復朗讀,理清說理的層次,學習勸諫的方法,感受詩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中運用虛詞使語言更委婉懇切的表達效果
    教學流程:
    一、 導入
    1、在學習了《石壕吏》后,杜甫在你心中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2、杜甫的仁慈寬厚、悲天憫人還通過這樣的一件小事體現出來(教師介紹《又呈吳郎》故事的“前奏”)
    二、 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朗讀本詩,借助工具書掌握陌生字詞
    2、復述本詩的大致內容
    3、杜甫這首詩是寫給誰的?寫這首詩的目的是什么?
    三、 學習感受虛詞的表達效果
    1、杜甫想要說服吳郎任由貧苦的婦人撲棗并非易事,作者是怎樣做到即說服吳郎任由婦人撲棗,又不使吳郎產生反感抵觸的心理?
    2、出示學習目標:
    (1) 理清詩人說了幾層道理從而說服吳郎的?
    (2) 圈出詩中表現語氣的虛詞,反復朗讀感受其表達效果,分析這些虛詞在詩中起到的作用
    3、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討論
    四、 總結與實踐
    1、朗讀詩歌,在朗讀中體會詩中虛詞的表達效果,感受作者體恤同情下層百姓的憂國憂民的情感。
    2、課堂練習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