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詩歌鑒賞專題訓(xùn)練(1)

字號: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移家別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1)作者是采用什么樣的藝術(shù)手法來表達他對湖上亭依戀難舍的深厚感情?請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
    (2)古人寫詩很講究煉字,詩中的“系”和“啼”兩個動詞就用得準確傳神,請分別予以簡要分析。
    2、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 語言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渲染出詩人怎樣的情感?
    ② 后人評價“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兩句詩在全詩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對這一評價請簡要闡述你的鑒賞體會。
    3、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1)(2)兩題(6分)
    清平樂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慈⊥韥盹L勢,故應(yīng)難看梅花。
    [注]挼,讀ruó,“揉搓”之意。
    (1)這首詞處處跳動著詞人生活的脈搏。詞人對“賞梅”的感受因生活階段不同而不同,請結(jié)合詞句說明寫了哪幾個階段的怎樣感受?(3分)。
    (2)這首詞運用了多種藝術(shù)手法來表現(xiàn)賞梅的不同感受。請選擇其中一種手法來說明。(3分)
    4、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春夜別友人 陳子昂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1)首聯(lián)“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描繪了一個別筵將盡,朋友分手在即的場景,句中的“吐”字寫出了友人怎樣的神情?(2分)
    (2)簡要分析“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一聯(lián)的表達效果。(4分)
    5、閱讀下面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
    送人歸東 溫庭筠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guān)。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何當重見日,尊酒慰離顏。
    [注]首聯(lián)“戍”字,名詞,堡樓。頷聯(lián)“漢陽渡”系長江渡口(舊址屬今武漢市),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門山”。
    清朝有位文學(xué)批評家稱這首詩的首聯(lián)“起調(diào)”;其意思是,起筆便顯露了不凡的格調(diào)。請參考這一評價,寫出你對首聯(lián)(“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guān)”)的理解和評價。
    6、閱讀下面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落日悵望 馬戴
    孤云與歸鳥,千里片時間。念我何留滯,辭家久未還。
    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臨水不敢照,恐驚平昔顏。
    (1)本詩以“落日悵望”為題,從全詩內(nèi)容看,作者惆悵的原因是什么?(2分)
    (2)請從語言、表達技巧方面任選一個角度,寫一段50字左右的鑒賞文字。(4分)
    7、閱讀下邊一首詩,完成(1)—(2)題。
    東欄梨花 蘇軾
    梨花淡白柳色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1)詩人為什么見“東欄一株雪”而“惆悵”?請聯(lián)系全詩作簡要分析。
    (2)有人認為“梨花淡白”與“一株雪”相重復(fù),主張將“梨花淡白”改為“桃花爛熳”。你對這一主張有什么看法?
    8、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后面的問題。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溪頭臥剝蓮蓬”中“臥”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譽(一字用得恰到好處,給全句或全詞增輝)。你同意此說嗎?為什么?
    9、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6分)
    幽居初夏 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注]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注]籜龍,就是筍。木筆,又名辛夷花。兩者都是初夏常見之物。
    (1)詩人寫景是從哪幾方面突出表現(xiàn)一個“幽”字的?試作簡要分析。
    (2)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哪些復(fù)雜的思想感情?
    10、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劍門道中遇微雨 陸游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銷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注:作者從抗金前線的南鄭調(diào)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寫下了這首詩。
    ① 聯(lián)系注釋,可以看出第一句中“征塵”和“酒痕”分別有什么含 義?
    ② 第三句是一個問句,第四句是如何回應(yīng)的?從中可以看出詩人什么思想感情?
    ③ 最后兩句在感情的表達上有什么特點?該詩的整體風格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