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七年級下冊生物期末試卷及答案參考

字號:

一、選擇題(必須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答題表中)
    1.將面團包在紗布中在清水中搓洗,鑒定粘留在紗布上的粘稠蛋白質(zhì)和洗出的白漿中的淀粉分別用的試劑是
    A、碘液、高錳酸鉀;B、雙縮脲試劑,碘液;C、碘液、雙縮脲;D、吲哚酚、雙縮脲
    2、下列營養(yǎng)物質(zhì)中,能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是
    ①糖類; ②脂肪; ③蛋白質(zhì); ④水 ; ⑤無機鹽;⑥維生素;⑦氧氣;
    A.①⑥⑦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⑤
    3、分布于消化道外且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腺是
    A、唾液腺 B、胰腺 C、肝臟 D、腸腺
    4、正常生長發(fā)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質(zhì),應該多吃下列哪種食物
    A.水果 B.大米 C.疏菜 D.瘦肉?
    5、有的幼兒吃了很多鈣片,但仍患佝僂病,其主要原因是缺乏
    A.維生素D B. 維生素B C.維生素A D.維生素C
    6、我們?nèi)粘J秤玫拿酌娴仁澄镏?,含量最多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是
    A.蛋白質(zhì) B.脂肪 C.糖類 D.維生素?
    7.為了比較蔬菜中維生素C的含量,根據(jù)維生素C可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原理,設計了如下實驗:在四只同樣的試管中分別加入質(zhì)量分數(shù)相同的高錳酸鉀溶液2 ml,然后用滴管分別向其中滴加幾種蔬菜汁液直到褪色為止,觀察結果如下,判斷哪種蔬菜含維生素C最多。
    蔬菜汁種類黃瓜汁青椒汁芹菜汁白菜汁
    蔬菜汁滴加量14滴8滴15滴11滴
    A.黃瓜 B.青椒 C.芹菜 D.白菜
    8.下列物質(zhì)中可以通過細胞膜的是
    ①淀粉 ②葡萄糖?、鄣鞍踪|(zhì) ④脂肪 ⑤氧氣?、匏?BR>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②⑤⑥ D.⑤⑥
    9.下列有關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腸炎患者通過消化道排出過多水分,和小腸吸收功能減弱有關
    B.脂肪的消化和肝臟分泌的膽汁有關系
    C.口腔和大腸都不具有吸收作用;
    D.營養(yǎng)物質(zhì)被吸收后,進入人體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
    10.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人體中的脂肪是儲備的能源物質(zhì)
    B.低血糖導致頭暈甚至休克的原因是腦供能不足
    C.兒童、青少年需要多吃一些奶、蛋、魚、肉等富含蛋白質(zhì)的食品
    D.缺鈣可能會導致貧血,缺鐵可能導致軟骨病
    11.小麗最近總覺得不舒服,去醫(yī)院檢查發(fā)現(xiàn)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白細胞18000個(白細胞正常值為每立方毫米5000~10000個),這種現(xiàn)象說明小麗患有
    A.炎癥 B.營養(yǎng)不良 C.貧血 D.失血過多
    12.人體的血液之所以是紅色的,是因為下列哪種血細胞中含有哪種物質(zhì)所致
    A.白細胞,纖維蛋白原 B.紅細胞,纖維蛋白原
    C.血小板,血紅蛋白 D.紅細胞,血紅蛋白
    13.某人手指不慎劃破出血,血液中與止血和避免發(fā)炎有關的是
    A.血小板、血漿; B.血小板、白細胞; C.紅細胞、血漿; D.白細胞、血漿;
    14.下列細胞中,成熟后無細胞核的是
    A.紅細胞 B.白細胞 C.脂肪細胞 D.神經(jīng)細胞
    15.血液在哪種血管中流得最慢,并且有利于
    A.動脈,氣體交換;B.靜脈,物質(zhì)交換;C.毛細血管,氣體交換;D.毛細血管,物質(zhì)交換
    16.心臟瓣膜向一個方向開放,保證血液流動的方向是
    A.心房→心室→靜脈→動脈→毛細血管;B.心房→心室→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心房
    C.心室→心房→靜脈→毛細血管→動脈; D.心室→心房→動脈→毛細血管→靜脈
    17.血液循環(huán)的動力器官及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進行物質(zhì)交換的場所分別是
    A.動脈、靜脈; B.靜脈、心臟; C.心臟、毛細血管; D. 心臟、肺。
    18.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內(nèi)血液流動時,毛細血管的辨別特征是
    A.管腔較細  B.管腔較粗  C.血液流向心臟  D.管中紅細胞成單行通過
    19.與左心室相連的血管及.動脈血變成靜脈血的部位分別是
    A.肺靜脈、左心室 B.肺動脈、肺動脈
    C.主動脈、手部毛細血管 D.下腔靜脈、肺泡外的毛細血管
    20. 張鵬同學連續(xù)重復三次測定跑完200米后,每20秒鐘內(nèi)數(shù)得一次脈搏次數(shù),每間隔5秒,記錄三次數(shù)值分別是40次、41次、45次。他跑完200米后的心率應該確定為
    A.120次/分 B.123次/分 C.126次/分 D.135次/分
    21. 小明一家三口的血型各不相同,爸爸可以給小明和媽媽輸血,小明也可以給媽媽輸血,但媽媽既不能給爸爸輸血又不能給小明輸血,爸爸、媽媽、小明的血型可能是
    A. 爸爸O型、媽媽AB型、小明B型 B. 爸爸O型、媽媽A型、小明B型
    C. 爸爸AB型、媽媽O型、小明B型 D.爸爸AB型、媽媽O型、小明A型
    22、吞噬病菌的細胞、在顯微鏡同一視野中所見到數(shù)目最多的血細胞分別
    A. 紅細胞、白細胞;B. 白細胞、紅細胞;C. 精細胞、血小板;D.淋巴細胞、脂肪細胞
    23、左心室的壁最厚,其正確解釋是
    A.左心室接受全身的血液,承受的壓力
    B.左心室接受全肺的血液,承受的壓力
    C.左心室收縮時要將血液送到肺部,收縮力
    D.左心室收縮時要將血液送到全身,收縮力
    24.肌肉注射青霉素后,要想到達頭部,應幾次經(jīng)過心臟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25.在抽血或輸液時,要將針刺入部位的上方用膠皮管捆扎起來,下列解釋中不恰當?shù)氖?BR>    A.目的是減緩或暫時阻止血液的向心運動
    B.血管由于血液多而鼓脹起來,便于針刺入
    C.多數(shù)靜脈分布較淺,壁薄,彈性較強,有利于針的刺入
    D.靜脈中血液向心流動,刺后的傷口出血很少,稍經(jīng)壓迫即可止血
    26.下列關于平靜狀態(tài)下呼吸過程的敘述,哪項是正確
    A.胸廓擴大,肺擴張,肺內(nèi)氣壓下降,外界氣體經(jīng)呼吸道進入肺
    B.胸廓擴大,肺擴張,肺內(nèi)氣壓上升,外界氣體經(jīng)呼吸道進入肺
    C.胸廓回縮,肺縮小,肺內(nèi)氣壓下降,外界氣體經(jīng)呼吸道進入肺
    D.胸廓回縮,肺縮小,肺內(nèi)氣壓上升,外界空氣經(jīng)呼吸道進入肺
    27、冬天教室若長時間不開窗,很多同學會感到頭暈,注意力不集中,這是因為教室里
    A.二氧化碳濃度太高,缺氧 B.溫度太高 C.氧的濃度太高 D.病毒和細菌太多
    28. 肺泡外纏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網(wǎng),這
    A.有利于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B.有利于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C.有利于氣體在血液里的運輸 D.不利于氣體交換
    29.外界的空氣寒冷、干燥并混有灰塵和細菌,通過鼻腔后變得溫暖、濕潤、清潔,鼻腔中與之相適應的結構是
    ①鼻毛, ②鼻腔黏膜, ③鼻腔黏膜中的嗅細胞, ④鼻腔黏膜中的毛細血管,
    A.①②③ B.④②① C.②③④ D.①③④
    30、某同學手指被小刀劃傷流出了血,從深度看,小刀至少要劃到皮膚的( )才出血。
    A、角質(zhì)層 B、生發(fā)層 C、真皮 D、皮下組織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40分)
    31、假如一?;ㄉ兹紵?,使錐形瓶內(nèi)的20 ml水由25 ℃升高到35 ℃(提示:1 ml水每升高1 ℃需要吸收4.2 焦的熱量),錐形瓶內(nèi)的水吸收了___焦的熱量。實際上此?;ㄉ咳紵a(chǎn)生的熱量比上述熱量______。(填多或少)
    32、為了研究唾液及口腔的咀嚼對淀粉的消化作用,設計并完成下列實驗方案。
    分組1234
    處理饅頭塊0.5g0.5g
    饅頭碎屑 0.5g0.5g
    水2ml 2 ml
    唾液稀釋液 2 ml 2 ml
    條件37℃保溫5分鐘
    碘液檢測2滴2滴2滴2滴
    實驗現(xiàn)象
    ① 如果把2和4作為一組實驗,目的是研究______。② 若模擬研究正常攝食情況下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應選擇的實驗組合是______。③ 3、4號試管中加入碘液后的顏色變化分別是______和______。你對此現(xiàn)象的解釋是______。
    33、右圖模擬的是呼吸時膈肌的運動情況,請根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氣球代表的是肺,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___。
    (2)如圖乙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時氣球會脹大,這表示___氣的過程。在人體內(nèi),此過程進行時,橡皮膜代表的結構會___(填“收縮”或“舒張”),其頂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徑增大,使得胸腔容積___,肺便擴張,胸腔內(nèi)的氣體壓力相應___,于是氣體就被吸入。
    (3)人體通過吸氣和呼氣實現(xiàn)了肺與___的氣體交換。
    34、下面左邊數(shù)據(jù)是取自某正常人原尿和尿液的樣品,右圖是腎單位結構模式圖。請回答。
    物質(zhì)葡萄糖無機鹽蛋白質(zhì)尿素血細胞
    樣品A(g/L)016.002.0無
    樣品B(g/L)1.07.500.3無
    (1)根據(jù)左邊表內(nèi)數(shù)據(jù)分析,原尿是___(填“樣品A”或“樣品B”),存在于右圖中的[__]腎小囊腔中。
    (2)當血液流經(jīng)5時,血漿中的大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及尿素等物質(zhì)通過___到腎小囊中形成原尿。圖中6 處的幾個向上的箭頭的含義是______。圖中④⑤⑥合稱______。
    (3)原尿和尿液相比,尿液中不含______,若[5]腎小球有炎癥,尿液中會出現(xiàn)血細胞和大分子______ 。
    35. 根據(jù)右面人體血液循環(huán)和氣體交換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用字母和箭頭表示出A,B,E,K這四部分結構中血液流動的方向:______。圖中由B到C 的循環(huán)途徑為______循環(huán),其主要作用是為組織細胞提供______,同時運走細胞代謝產(chǎn)生的___;由D到A為___循環(huán),其主要作用是______。若M流進小腸內(nèi)毛細血管,則N內(nèi)流動的血中___增多了。
    36、在下圖空白處填上適當?shù)母拍?,使之成為完整的概念圖。
    E、___,F(xiàn)、___,3、 ___,4、___。①圖中屬于排泄過程的是______。②5過程中的細胞可能是什么腺體的?___
    37、在1至7處填上適當?shù)母拍?,使之成為完整的概念圖。
    1、___,2、___,3、___,4、___,5、___,6、___,7、___
    參考答案:
    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BCCDACBCCDADBAD
    題號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BCDCCABDBDAABBC
    31、840 多
    32、 ① 咀嚼對淀粉消化作用;② 3和4;③ 3號試管藍色,4號試管不變藍,4號試管內(nèi)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3號試管中沒有淀粉酶,淀粉不發(fā)生變化,遇碘變藍色。
    33、(1)膈肌;(2)吸, 收縮,擴大, 減小 ;(3)外界。
    34、(1)樣品B,4;(2)、腎小球濾過,原尿中有用成分由腎小管重吸收回血液,腎單位;(3)葡萄糖、蛋白質(zhì)。
    35、K→A→B→E; 體循環(huán) 氧氣 養(yǎng)料 代謝廢物; 肺循環(huán) 通過肺氣體交換,排出血液中二氧化碳, 空氣中氧氣進入血液;二氧化碳和養(yǎng)料。
    36:E、氣管,F(xiàn)、胃,3、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4、氧氣養(yǎng)料,①1、5、6,②汗腺。
    37:1、呼吸運動,2、氣體擴散,3、動脈血,4、葡萄糖,5、心臟,6、腎小球,7、腎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