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崗教師考試真題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字號:

特崗教師考試真題案例分析題(共10題)
    1.【2012年安徽】以下是兩位老師對同一名學生寫的操行評語:
    評語一:該人不能嚴格要求自己,有時遲到,有時不按時交作業(yè),成績較差,在清潔衛(wèi)生活動中表現(xiàn)還算積極,與老師的期待有較大差距。
    評語二:“你熱心參加集體活動,能配合體育委員參加工作,對班長的工作也能大力協(xié)助和支持,很好地履行衛(wèi)生委員的職責,受到好評。在學習方面,主觀上想努力,但力度不夠,成績尚不夠理想,希望進一步學習學生行為規(guī)范,力爭在各項實踐活動中,得到更好的鍛煉,在學業(yè)方面得到更大進步。
    請從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角度,評價這兩則評語,并談談寫評語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案要點】
    (1)第一條評語生硬,提的缺點較多,對學生的優(yōu)點不重視,不利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第二條評語充分肯定了學生的優(yōu)點和特長,在肯定之余提出合理的批評,并給出建議,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2)操行評定是教師對學生思想品德、學業(yè)成績等進行的綜合評價,為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教師應該以積極肯定的語氣來寫,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和不足,用建議的語氣寫出學生的不足之處,讓學生看到老師對他的期望。
    2.【2008年山西】張老師是個讓領導頭疼的人物,他總是挑領導的“不是”。學校工作有時難以避免出現(xiàn)一些問題,張老師就抓著不放。張老師的教學業(yè)務水平高、工作能力極強,在學校里很有影響力。學校交給他的工作他都能保質保量地完成,學生信任、家長放心,但他那股直沖沖的傲氣讓人難以接受。學校該實習了,王校長按慣例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副校長、教務主任依次排列,后考慮到要有個能干的組員,于是請到了張老師。張老師爽快地答應了,并講到了自己對實習的設計,聽得王校長一個勁地點頭。后張老師提出條件:“要我干,我一定干好,但要給我一定的權力?!焙?,王校長考慮再三,終于同意了他的要求,任命他為實習小組副組長。他果然不負眾望,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問題:根據(jù)以上案例,你認為張老師向校長提出給予權力的要求是否正當?
    【答案要點】
    (1)張老師的要求是正當?shù)?。校長根據(jù)工作的實際情況給予張老師一定的權力,讓他擔任實習小組副組長的做法是正確的。
    (2)這里涉及領導用人原則的問題。領導用人要用人不疑,并用其所長,重在使用,注意責、權、利的結合。
    (3)案例中的張老師是學生信任、家長放心的老師,對這樣業(yè)務成熟的教師,領導要適當給予一定的權力,這樣既利于教師積極性的發(fā)揮,更利于工作的完成。
    3.【2009年吉林】有一個四年級的班級,是學校有名的亂班,打架成風,一些學生動輒舞棍弄棒,亂打一氣。課堂紀律混亂,上課怪叫起哄、爬桌子、翻窗戶成了一些學生的嗜好。曾有一青年教師上課時被學生亂起哄氣哭了,發(fā)誓再也不上這班的課。曾剛是班上有名的"調皮大王",打架時,只要他一揮手,其他人就會蜂擁而上。而曾剛家長對他的辦法就是痛打,但曾剛也有優(yōu)點就是愛勞動,有組織能力。班級同學之間不團結,正氣不能抬頭,也有少數(shù)同學 希望好好學習,對班里的現(xiàn)象不滿,但敢怒不敢言,怕受那些搗蛋的同學的報復,班級干部軟弱無力。班級學習成績差,是同年級中平均成績差的班級。
    根據(jù)以上情況,如果你擔任這個班的班主任,上這個班的語文課,你應如何著手進行工作,改變這個班的面貌?
    【答案要點】
    如果擔任這個班的班主任,我會做好如下幾項工作。
    (1)深入調查研究,摸清情況,對癥下藥。
    (2)做好班集體工作,特別是班干部的培養(yǎng)工作。支持和鼓勵他們積極大膽工作,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作用。
    (3)做好個別教育工作,特別是對曾剛的教育工作。要以一分為二的觀點,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他們,要尋找和點燃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使他們向好的方面轉化。曾剛有一定的組織能力,愛勞動,可以讓他參加班級工作,創(chuàng)造條件,使他的優(yōu)點得到發(fā)揮,缺點錯誤得到改正。
    (4)有計劃地開展有意義的教育活動,增強師生、同學的情誼,創(chuàng)設班內良好的人際交往環(huán)境,培養(yǎng)優(yōu)良班風,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對集體的責任感、義務感和榮譽感。
    (5)做好家長工作,尤其是做好曾剛家長的工作。
    (6)教好自己擔任的語文課,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并以此為起點,加強與任課教師的聯(lián)系,教育學生學好各門功課,搞好班級學習,提高班級學習成績。
    4.【2010年河南】某鎮(zhèn)小學四年級語文老師李老師在期末考試后把學生成績張貼到教室后面的小黑板上,并把后一名叫到了辦公室,進行了嚴厲的訓斥:“你每次都考這么少,拖了班里的后腿,影響咱們班的進步,真是沒有救了!”
    請根據(jù)教師職業(yè)道德相關內容分析李老師的行為。
    【答案要點】
    (1)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是教師高尚道德品質的表現(xiàn)。熱愛學生首先要理智地愛,不溺愛、不偏愛;其次要無私地愛,一視同仁;再次,愛與要求相結合。而材料中的李老師對成績不好的學生持歧視的態(tài)度。
    (2)師愛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環(huán)境因素。學生在遭受挫折時,教師的愛給他們以自信;在遇到困難時,教師的愛給他們以勇氣。教師的愛具有神奇的力量,能使學生產(chǎn)生愉快的心理體驗和幸福感,是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條件。但是材料中李老師顯然沒有認識到師愛的重要作用,其做法很可能適得其反。
    (3)在小黑板上公布學生的成績,這一做法欠考慮。我國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
    5.【2010年湖南】沉默寡言。天賦高,判斷力健全,記憶力強。文字通順,作風正派,有時不太用功,神學有成績,雖然嘗試講道不無熱情,但看來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傳教士。語言知識豐富,哲學上十分努力。
    問題:以上是黑格爾老師的評語,請談談這些評語有什么特點?你認為應該怎樣給學生寫評語?
    【答案要點】
    黑格爾老師的評語,以比較藝術的方式,讓學生知道其缺點與不足,這樣有利于學生的進步。評語以平靜的語氣,力求寫出這個人來,遵循了以下三個原則:(1)寫給學生看。(2)寫出這個人。(3)寫這個人的新起點。
    給學生寫評語應運用發(fā)展的眼光,通過鼓勵的方式與學生交流,對學生的發(fā)展和所取得的成績表示認同,使學生形成健康的目的和正確認識自我,以更好地把握自己未來的發(fā)展。
    6.【2014年河南】城市學生杜某,大學畢業(yè)通過招教考試成為一名鄉(xiāng)村教師。在認真?zhèn)湔n、反復試講后,他心情忐忑地走上講臺,剛做完自我介紹,一男生突然站起來說道:“老師,我們條件不好,學習基礎又差,你會喜歡我們嗎?”杜老師沒有回答,微笑地看著他問:“你會不會嫌棄自己的家人?”男生馬上回答:“當然不會,一家人怎么會嫌棄呢?!崩蠋熮D向全班同學鄭重地說:“我既然成了同學們的老師,大家就成為了一家人,我當然不會嫌棄你們了。同學們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卻沒有看到自己的長處,我們農(nóng)村孩子樸實、能吃苦,只要我們共同努力,都會成為優(yōu)秀學生的。老師喜歡你們,看好你們!”這一開場很快抓住了孩子們的心。
    請從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角度對該教師的做法進行分析評價。
    【答案要點】
    杜老師的做法體現(xiàn)了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中愛崗敬業(yè)、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的要求,值得贊揚。
    (1)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要求教師要愛崗敬業(yè),這是教師職業(yè)的本質要求。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zhèn)湔n上課,不得敷衍塞責。案例中的杜老師“認真?zhèn)湔n、反復試講后”,才“心情忐忑地走上講臺”,說明他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十分認真,對自己要求嚴格;并且從他回答學生的話中,可以看出他真心熱愛自己的工作,做到了愛崗敬業(yè)。
    (2)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要求教師要關愛學生,這是師德的靈魂。這要求教師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案例中杜老師面對學生的問題,他鄭重的態(tài)度和他真誠的回答都表現(xiàn)出了他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我既然成了同學們的老師,大家就成為了一家人,只要我們共同努力,都會成為優(yōu)秀學生的。老師喜歡你們,看好你們!”這些話語無不透露著杜老師對學生們的慈愛,同時又蘊含著對學生們的要求和期望,正是嚴慈相濟的生動表現(xiàn),體現(xiàn)了濃濃的師愛。
    (3)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要求教師要教書育人,這體現(xiàn)了教師的天職。“育人”是教師職業(yè)勞動的本質,通過“教書”的途徑,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是教師工作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師須對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案例中杜老師針對自認為“條件不好,學習基礎又差”的學生,先用對家人的感情來讓學生體會自己的一片赤誠,接著又夸獎他們“農(nóng)村孩子樸實、能吃苦”來打消學生們的自卑心理,后還鼓勵學生們努力學習,這“很快抓住了孩子們的心”。顯然杜老師的一番話大大提高了學生們的自信,有了信心,就邁出了通向成功的第一步,達到了教書育人的目的。
    7.【2009年吉林】某女士反映,轉學還不到一學期的10歲兒子小雷跟過去比好像換了個人。以往由于喜歡做小動作,小雷沒少挨老師的罵,結果看到老師就害怕,不得不轉學。到新學校后不久,雷在上課時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動作,被老師發(fā)現(xiàn)了。新老師什么也沒說,只是微笑著輕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繼續(xù)上課了。以后,每次新老師走過小雷身邊,如果小雷沒做小動中老師就會對他微笑并點頭表示贊許。很快,小雷改掉了壞習慣,還愛上了學習,自信大增。
    問題:從小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發(fā)展特點來分析這位新老師的教育方法。
    【答案要點】
    小學生身高、體重處于兩次增長高峰期之間,是指對穩(wěn)定的發(fā)展時期。他們的有意注意已開始發(fā)展,但無意注意仍占優(yōu)勢,他們的注意力不穩(wěn)定、不持久。小學生情感的不穩(wěn)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點也很突出,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還是依據(jù)他人的要求評價自己。這些都是小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的發(fā)展特點。
    上面這位新老師正是正確認識到了這點,并機智地運用這個特點來引導小雷,既糾正了他愛做小動作的缺點,又不傷害他的自尊心。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一定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情感,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更為重要和緊迫。
    8.【2010年湖南】新學年開始了,一位充滿工作熱情而熱愛教育工作的教師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為了給學生們提供一個更有情趣的學習環(huán)境,對教室進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在教室內周圍的墻上張貼了各種各樣、生動有趣的圖畫,窗臺上還擺上了花草、植物,使教室充滿了生機。
    請你判斷,它將產(chǎn)生什么樣的效果?為什么?
    【答案要點】
    這位熱情的教師出發(fā)點雖然很好,但事與愿違,過于精心布置的教室反而會產(chǎn)生分散學生注意力、影響學生集中學習的效果。根據(jù)無意注意的規(guī)律,有趣的圖畫和室內的花草、植物這些新異的刺激物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尤其對低年級學生,他們容易把注意力轉移到欣賞圖畫、花草、植物上,而影響了專心聽課。
    9.【2010年河南】王老師講秦牧的《土地》一文時,對其中精彩段落動情地高聲朗誦:“騎著思想的野馬,奔馳到很遠的地方,收起韁繩,回到眼前燦爛的現(xiàn)實?!痹捯魟偮洌晃粚W生站起來說:“老師,野馬怎么會有韁繩?”王老師毫無準備,不耐煩地說:“秦牧說的會錯嗎!”學生臉漲得通紅,欲言又止。班里的氣氛也一下子緊張起來。
    請根據(jù)教育學相關知識分析王老師的做法。
    【答案要點】
    在教學中,教師的教依賴于學生的學,學生的學離不開教師的教,教與學是辯證統(tǒng)一的。在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也要重視學生參與教學的主體能動性的發(fā)揮。學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他們的學習動機、興趣、意志等都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因此,在教學中必須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是統(tǒng)一的、相互促進的。只有教師、學生兩方面互相配合,才能收到佳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重視教師的作用,忽略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案例中王老師沒有顧及到學生的主體地位,挫傷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另外,教育情境是不斷變化的,教師不斷面臨挑戰(zhàn),這些挑戰(zhàn)可能來自內部也可能來自被教育者,可能是好奇卻遠離目的的提問,也可能是非善意的挑剔,或是中斷教育活動的紀律事件等。因此,教師需要“教育機智”。教師應能根據(jù)學生即發(fā)的、意外的情況,迅速而正確地作出判斷,隨機應變地采取及時、恰當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決問題。教育機智是教師良好的綜合素質和修養(yǎng)的外在表現(xiàn),是教師嫻熟運用綜合教育手段的能力。該案例中王老師的表現(xiàn)也可以說是因其缺乏“教育機智”。
    10.【2014年河南】某教師在教文言文《強項令》時,提了一個問題:“課文題目中的‘強項’是什么意思?”學生根據(jù)課文的注釋,馬上回答是“硬脖子”的意思。為了讓學生對比古今詞義的區(qū)別,教師又追問:“‘強項’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是什么意思?”這個問題一下子把學生問懵了,課堂上出現(xiàn)了“冷場”的局面,教師接連問了幾個學生都沒有答出來。課后,教師進行了認真的教學反思。第二天給另一個班上課時,該教師及時改變了提問策略。在學生找出“強項”在課文中的意思之后,教師請學生們思考:“請問你們都有什么強項?”一個學生答道:“我的強項是打乒乓球?!苯處熃又鴨枺骸澳敲矗闼玫摹畯婍棥鞘裁匆馑寄?”學生想了想說:“是‘長處’的意思?!庇谑?,教師再次請大家思考:“‘強項’在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中的詞義有什么差別?”學生們紛紛舉手并給出正確的答案。(注:教學對象為七年級學生)
    請運用有關教學理論對此案例進行分析評價。
    【答案要點】
    案例中的教師通過教學反思,呈現(xiàn)了兩種效果不同的教學情境,這其中體現(xiàn)了啟發(fā)誘導、循序漸進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原則。
    (1)啟發(fā)性原則是指教師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通過獨立思考來提高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要求教師首先要設置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參與其中。案例中這位教師第一堂課中的問題“‘強項’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是什么意思?”出現(xiàn)了課堂“冷場”的局面,這是由于沒有引起學生們的興趣,而在教學反思后的第二堂課上,學生們能夠緊跟問題思考,后“紛紛舉手并給出自己的答案”,這說明學生們的積極性被成功的調動了起來,證明教師的啟發(fā)有了效果。
    (2)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師要嚴格按照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和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教學,即必須按照學生的認識順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進行教學。案例中第一堂課中教師的問題之所有沒有得到學生的回應,正是由于他直接把難題擺了出來,沒有遵循由易到難的順序導致的;改進后的第二堂課中,教師先問了容易的問題,學生們作出回答之后再一步步的引導到目標問題。這樣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們自然而然就理解了老師的問題。
    (3)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應使學生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中來理解和掌握知識。這要求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注重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生活實際。案例中的教師在第一堂課中的問題沒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正是因為“強項”這個詞被單獨拿出來直接讓學生作解釋,學生無法聯(lián)系已有的經(jīng)驗。而到了第二堂課,教師先問了“你們的強項是什么?”當學生說出了自己的強項是打兵乓球之后,教師再讓學生來思考剛才說的“強項”是什么意思。這樣一來,成功的讓學生將理論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因此他們很快就明白了這個詞的現(xiàn)代意義,接下來也就可以成功的與課文原意對比了,收好了很好的效果。
    (4)新課程強調教師要經(jīng)常進行教學反思,教學反思也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案例中的老師通過教學反思之后,把第上課當中效果不好的環(huán)節(jié)進行了修正,第二次課上在相同的環(huán)節(jié)處理上就得到了很好的效果。這說明該教師的教學反思是積極有效的,我們都應該經(jīng)常通過教學反思來改進我們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