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作為我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在詩歌史和文化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詩篇早已家喻戶曉,人們對他的浪漫、豁達(dá)的一面多有領(lǐng)略,面對整體上李白的形象不甚了了。黃玉峰的《說李白》以李白的行蹤為軌跡,輔以詩歌材料和歷史記載為旁證,用生動詼諧的文字勾勒出一個真實的李白。作者以一種“還原”李白的立意,清理了以前被人忽略的史料,加以必要的闡釋,全面地描繪出李白的原貌。
李白的兩次入贅
一個人對待婚姻的態(tài)度也可以反映出他的思想、追求,甚至性格特點。
李白的婚姻情況到底如何?他結(jié)過婚嗎?結(jié)過幾次婚?他的妻子是誰?夫妻關(guān)系怎么樣?生了幾個孩子?孩子的情況如何?這都是我們了解李白思想性格的重要方面。
可惜,關(guān)于這方面的記載實在太少,除了李白詩歌,見諸文字的很少。還好,李白有個追星族,一位叫魏顥的人寫的《李翰林集序》中有記載。魏顥又名魏萬,曾到處追蹤李白幾個月,相遇后李白就贊他前途無量,說他將來必得大名,還對他說,你得大名后你大發(fā)后,不要忘了我和我的兒子。后來此人果然中進(jìn)士。他在為李白編的集子中有這樣一段話:“白始娶于許,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劉,劉訣,次合于魯一婦人,生子曰頗黎。終娶于宋?!?BR> 魏萬是李白同時代人,李白又托他編集子,對李白的了解應(yīng)該比其他人更真實,它的這段話是關(guān)于李白婚姻和子女權(quán)威性的記錄。
從這段記錄中,我們獲得許多重要信息:李白結(jié)過四次婚,二次是正式的,用一個“娶”字,二次是一般的同居,用一個“合”字。
不過魏萬的話也有誤導(dǎo),從他的話中,我們只看到李白是“娶”了老婆,而事實并非如此。李白的兩次正式婚姻都不是“娶”,而是“贅”,“入贅”。
魏萬故意避諱了這個“贅”字,籠統(tǒng)地說“娶”,這是因為敬重李白之故,為尊者諱??墒牵畎自谧约旱奈恼轮袇s不避諱,大大方方地說自己是入贅,他在給安州裴長史的信中,說:“許相公家見招,妻以孫女,便憩跡于此,至曰移三霜焉?!彼玫氖恰耙娬小眱勺?,“見招”就是“入贅”。這個招字說得很明白,說明李白對“見招”沒有什么心理障礙,不以為羞恥。
那么,李白為什么會不在乎做招女婿,而且大大方方地講出來呢?
這與他的觀念有關(guān),在他看來,這沒什么了不起,這又與他的出身和文化背景有關(guān),李白從小生活在胡人中,對中原文化中這樣的習(xí)俗沒有切身的感受。在男女婚姻關(guān)系上,李白是很開放、很現(xiàn)代、很平等的。而且,李白從偏遠(yuǎn)的四川來到中原地區(qū),舉目無親,要升遷、發(fā)達(dá),在李白看來只要有機(jī)會讓他一展才華,實現(xiàn)他的濟(jì)蒼生安社稷的理想,招女婿又有什么關(guān)系。有時,李白也是很靈活,很庸俗的。
許家小姐倒是一個有才有貌、有很高文化修養(yǎng)的大家閨秀。不愧為相門之女,婚后有好多關(guān)于他們夫妻的故事。據(jù)宋長白的《柳亭詩話》記載,有一次李白寫了一首《長相思》給夫人看,最后一句詩是:“不信妾斷腸,歸來看取明鏡前?!边@位相門小姐看了微微一笑,說你聽讀過武后的詩嗎?我背給你聽:“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看取石榴裙”,李白聽了好沒面子,本來想在夫人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才華,現(xiàn)在反被看出自己模仿的痕跡??梢娺@位相門之女非同尋常。由此也可見,他們的夫婦關(guān)系,還是頗恩愛的。
李白與許氏是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在安陸成親的。成親以后,李白過了一段相對穩(wěn)定的生活,就是他自己所說的“酒隱安陸,蹉跎十年”,也就是共同生活了十多年。這十多年中,他基本上生活在湖北安陸,雖然絕大部分時間仍在“名山游”,但還算是“?;丶铱纯础钡摹?BR> 他與許氏生了一女一男。女的叫平陽,出嫁后不久便死了。男的叫“明月奴”,郭沫若在《李白與杜甫》中認(rèn)為,這個名字怪,不像男孩名,應(yīng)該是平陽的小名,于是認(rèn)為這句話有漏字,應(yīng)該是:“娶于許,生一女,一男,女曰明月奴”。這是主觀臆斷的,解釋不通就說漏字。其實,要知道西域人取名與漢人不同,李白是“華僑”,受西域文化影響,取名自然不同。明月奴意思是像月亮一樣明亮的小家伙(奴是妮稱),明月奴,名伯禽,他姐姐叫平陽,平陽是漢武帝姐姐的名,嫁后寡,后嫁大將軍衛(wèi)青,能歌善舞。李白也不在乎她是個寡婦,同樣用這個名。他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得像平陽公主那么漂亮,能歌善舞。這也與中原漢人不同。對寡婦名字也不忌。他小兒子名字頗黎也是怪怪的,其實就是“玻璃”,就是要孩子像水晶那么明亮,從起名也可知李白受西域影響之大。
許夫人大概死于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當(dāng)時李白四十歲,還正在南陽游玩。
李白最后一任妻子宗氏,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孫女,這個女子是李白五十歲左右結(jié)合的,也跟了李白好多年,后來跟李白上廬山,李白入獄流放時,她與家人還極力營救。李白被赦后,可能又見過一面,后來李白又想去參加李光弼的軍隊,從此再沒見面。
納妾兩個
另外,李白的兩個妾,那個姓劉的女人,據(jù)說是不守婦道,“不賢”,把李白給蹬了,說你再不回家,就與你李白離異,因為李白長年不回家。
李白很氣憤,寫了一首《雪饞詩贈友人》斥罵這個女人,說:
“彼婦人之猖狂,不如鵲之疆疆;彼婦人之*昏,不如鵲之奔奔,坦蕩君子,無悅簧言”。
這樣斥罵自己妻子的詩,大概在我國詩壇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然而,作為丈夫,李白自己也說過,他不是一個好丈夫,他自己說: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嫁與李白婦,何如太常妻”《贈內(nèi)》
嫁給這個又沒錢又整年整年不見人影的李白,已經(jīng)很委屈了,還要挨這樣的毒罵,這實在不公平了。
不過,李白有時似乎也會換位思考,對她的行為也有所理解,他想象她“落花寂寂入青苔”,生活很寂寞,難怪她有怨言。
他用“去婦”的口吻寫了《去婦吟》,為這位大膽離去的人婦的行為辯護(hù):
“古來有棄婦,棄婦有歸處,今日妾辭君,辭君遣何去?本家零落盡,慟哭來時路……幽閨多怨思,盛色無十年,相思若循環(huán),枕席生流泉,……及此見君歸,君歸妾已老,物情惡衰賤,新寵方妍好……歲華逐霜霰,賤妾何能久……余身欲何寄,誰肯相牽攀。……”
他站在女方的立場說話:你不回家,我也有權(quán)利走。從這里倒也可以看出李白有男女關(guān)系較為平等的觀念。看到女方也應(yīng)該有自己的生理與感情需求,不是一味指責(zé)謾罵。
更令人感動的是,李白還進(jìn)行自我反省,他在詩的最后寫道:
“憶昔初嫁君,小姑方倚床,今日妾辭君,小姑如妾長,回頭語小姑,莫嫁如兄夫?!?BR> 他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模擬去婦的口吻對小姑說,“今后你嫁人,可千萬不要嫁給像你哥哥那樣的人啊”。
如果說那位挨罵的“去婦”還有個姓氏,我們還知道她姓劉,那么,李白在山東的那位妾,就連一個姓都不知道了。這位“魯一婦人”,為李白生了一個兒子。就是頗黎(玻璃)。取其純凈閃亮之意。又有個小名叫天然,希望他自由自在地成長。李白給自己的孩子取名,就像他的詩句,是很有個性的??上?,李白不久就又遠(yuǎn)走高飛,與家人天各一方,一門散百草,從此再也沒有相見。頗黎(玻璃)的命運(yùn),也成了一個永久的謎。
李白有個美女妹妹
世人都知道蘇東坡有個才女妹妹蘇小妹,卻很少有人知道李白也有個美女兼才女的妹妹。
李白故居所在的村子不叫李白村,而叫月圓村。月圓是誰,就是李白的妹妹。在當(dāng)?shù)厝说男闹校钤聢A不但是個大美女,還是一個大才女。
李月圓比李白小兩歲。小的時候,月圓和哥哥李白一起跟父親李客讀書,平時也喜愛吟詩作對。由于月圓心思細(xì)密,口齒伶俐,有時還比李白略勝出一籌,特別是對對聯(lián),比李白更是敏捷,一點也不讓哥哥。
傳說,有一年中秋夜,天高氣爽,月明星稀,景色十分迷人。李客和家人團(tuán)聚在一起,一邊飲酒,一邊賞月,共享天倫之樂。喝了幾杯之后,李客興致盎然,便想試試兒女的才華,便說:“今夜月白風(fēng)清,合家團(tuán)聚,我出個對子,你兄妹二人來對?!?BR> 李客說:“山清水秀?!薄盎ê迷聢A?!崩畎纂S口對道。月圓一聽哥哥用自己的名字作對,把嘴一翹,脫口而出:“李白桃紅?!?BR> 李客見此情形,不便夸獎?wù)l,又不好責(zé)備誰。李白媽媽打岔說:“都不好,還是聽我的?!藟勰曦S’。”
李白笑著說:“不好不好!”“有啥不好的?”李媽媽問道?!按蠹也灰獱幜?,我再出一對你們對。盤江、涪江、長江,江流平野闊?!?BR> 月圓搶著說:“匡山、圌山、岷山,山數(shù)戴天高?!?匡山、圌山、岷山、戴天山都是江油附近的名山)
李客說:“好,對得好?!崩畎仔Φ溃骸俺踉?、半月、滿月,月是故鄉(xiāng)明?!?BR> 李媽媽說:“白兒對得也不錯?!本瓦@樣,你出一對,他出一對,一家人一直對到深夜。
當(dāng)?shù)亓鱾髟聢A,是個難得的美女,至今還保留著月圓的故居。那里有一個美麗的名字——粉竹樓,位于青蓮場北的太華山西麓。
相傳李月圓年青時,為代哥哥李白盡孝,雖許配人家,但留而未去,于是李白為妹妹建造了這個粉竹樓作為繡樓。月圓常與女友張雪娥在這里居住,日日以琴棋書畫自娛。晨昏之時,便將洗臉后的脂粉水潑于樓下的竹林之上,時間一長,竹上便覆了一層白粉。于是,后人便將此樓稱為粉竹樓。
自唐以來,粉竹樓崇祀不絕。到明末遭到兵火,遺址尚存。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建。清代修復(fù)的粉竹樓頗具規(guī)模,有表演戲劇的舞臺(稱樂樓或萬年臺),左右配有廂房、廂樓,正中的殿堂有李月圓塑像。園林小巧娟秀,布局井然。后因長期失修,粉竹樓僅存山門。
山門是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建,有《重修粉竹樓記》碑,記載其事:“粉竹樓者,李青蓮先生為其妹月圓所筑也,自唐迄明,崇祀不絕,迨兵燹后,廟宇傾圮,基址猶存?!遍T為朱紅色,用寶頂中花、熬魚鴟、草翼角等加以裝飾。正中有豎匾一道,上有青瓷片鑲嵌的“粉竹樓”三個大字。
山門上有對聯(lián)四副,很有意思,分別為:“猶是隴西布衣不吾欺也;或謂山東李白其誰信之”?!霸聢A徽音不遠(yuǎn);謫仙何時歸來”?!叭招惫吕暨^;簾卷亂峰青”?!霸吕浣沙蓜氽E;風(fēng)來海表識高賢”。
1963年,四川省人民政府立碑保護(hù)。1987年,江油縣政府決定,將彰明中學(xué)內(nèi)的太白樓折遷過來,重建粉竹樓,保持了木構(gòu)建筑古樸典雅的風(fēng)格。樓分上下兩層,陳列有表現(xiàn)李月圓與李白兄妹情深的書畫作品。樓柱上的對聯(lián)是:“登樓巳銷魂,劇堪憐粉竹芳叢、蒲花古井;邀月當(dāng)酌酒,莫辜負(fù)紅巖夜雨、漫波斜陽。”
傳說中,李白最對不住的人便是他這個妹妹。李白25歲出川后,到死也沒有回來過。據(jù)說是他無顏回來,因為李白離開青蓮時,帶上了李月圓的未婚夫作伴。當(dāng)他們一行到達(dá)湖北時,李月圓未婚夫一病不起,不久就離開了人世。消息傳到青蓮,李月圓悲痛不止。李月圓堅守愛情,至死不逾。
粉竹樓前的小院中有小亭花架,翠竹叢中坐著漢白玉雕塑的李月圓像,端莊靜穆,低首沉思。不知道她是在思念云游四方的胞兄,還是在思念和胞兄一起離去卻再沒回來的未婚夫。
李月圓死后,就埋在隴西院后的山坡上?!墩妹骺h志》記載:“李氏月圓墓,縣西十五里天寶山隴西院旁,道光八年(1829年)培修?!?BR> 從唐代以來,李月圓墓一直受到妥善保護(hù),當(dāng)?shù)厝嗣駷樗鼔就亮⒈?,使月圓墓不受侵害,保存至今。1964年,地方政府對墓園進(jìn)行了重修,新刻了墓碑,上題“唐李月圓之墓”。1982年,月圓墓再次培修,能工巧匠在墓的周圍種植了花草樹木。
人們在游覽太白碑林的時候,從山下的游道上行,穿過一片柳杉林,就到了月圓墓。墓的下邊,為新砌的石臺階。臺階的中部刻有書法家趙敬亭書寫的月圓墓簡介。
拾級而上,來到月圓墓前,墓上長滿了青青的綠色植物,常年不凋。墓的右邊,有一口古井,里面水色青幽,很有詩意。墓的后面,沿山體建月圓生平故事碑墻,講述了月圓一生的傳奇故事,令人神往。
在墓前不遠(yuǎn)的地方,有一方石刻,上面的詩句讓人回味:“阿兄文壇早蜚聲,妹冢亦存輸社名。畊讀并傳民意重,太白月圓共長生?!?
李白的兩次入贅
一個人對待婚姻的態(tài)度也可以反映出他的思想、追求,甚至性格特點。
李白的婚姻情況到底如何?他結(jié)過婚嗎?結(jié)過幾次婚?他的妻子是誰?夫妻關(guān)系怎么樣?生了幾個孩子?孩子的情況如何?這都是我們了解李白思想性格的重要方面。
可惜,關(guān)于這方面的記載實在太少,除了李白詩歌,見諸文字的很少。還好,李白有個追星族,一位叫魏顥的人寫的《李翰林集序》中有記載。魏顥又名魏萬,曾到處追蹤李白幾個月,相遇后李白就贊他前途無量,說他將來必得大名,還對他說,你得大名后你大發(fā)后,不要忘了我和我的兒子。后來此人果然中進(jìn)士。他在為李白編的集子中有這樣一段話:“白始娶于許,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劉,劉訣,次合于魯一婦人,生子曰頗黎。終娶于宋?!?BR> 魏萬是李白同時代人,李白又托他編集子,對李白的了解應(yīng)該比其他人更真實,它的這段話是關(guān)于李白婚姻和子女權(quán)威性的記錄。
從這段記錄中,我們獲得許多重要信息:李白結(jié)過四次婚,二次是正式的,用一個“娶”字,二次是一般的同居,用一個“合”字。
不過魏萬的話也有誤導(dǎo),從他的話中,我們只看到李白是“娶”了老婆,而事實并非如此。李白的兩次正式婚姻都不是“娶”,而是“贅”,“入贅”。
魏萬故意避諱了這個“贅”字,籠統(tǒng)地說“娶”,這是因為敬重李白之故,為尊者諱??墒牵畎自谧约旱奈恼轮袇s不避諱,大大方方地說自己是入贅,他在給安州裴長史的信中,說:“許相公家見招,妻以孫女,便憩跡于此,至曰移三霜焉?!彼玫氖恰耙娬小眱勺?,“見招”就是“入贅”。這個招字說得很明白,說明李白對“見招”沒有什么心理障礙,不以為羞恥。
那么,李白為什么會不在乎做招女婿,而且大大方方地講出來呢?
這與他的觀念有關(guān),在他看來,這沒什么了不起,這又與他的出身和文化背景有關(guān),李白從小生活在胡人中,對中原文化中這樣的習(xí)俗沒有切身的感受。在男女婚姻關(guān)系上,李白是很開放、很現(xiàn)代、很平等的。而且,李白從偏遠(yuǎn)的四川來到中原地區(qū),舉目無親,要升遷、發(fā)達(dá),在李白看來只要有機(jī)會讓他一展才華,實現(xiàn)他的濟(jì)蒼生安社稷的理想,招女婿又有什么關(guān)系。有時,李白也是很靈活,很庸俗的。
許家小姐倒是一個有才有貌、有很高文化修養(yǎng)的大家閨秀。不愧為相門之女,婚后有好多關(guān)于他們夫妻的故事。據(jù)宋長白的《柳亭詩話》記載,有一次李白寫了一首《長相思》給夫人看,最后一句詩是:“不信妾斷腸,歸來看取明鏡前?!边@位相門小姐看了微微一笑,說你聽讀過武后的詩嗎?我背給你聽:“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看取石榴裙”,李白聽了好沒面子,本來想在夫人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才華,現(xiàn)在反被看出自己模仿的痕跡??梢娺@位相門之女非同尋常。由此也可見,他們的夫婦關(guān)系,還是頗恩愛的。
李白與許氏是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在安陸成親的。成親以后,李白過了一段相對穩(wěn)定的生活,就是他自己所說的“酒隱安陸,蹉跎十年”,也就是共同生活了十多年。這十多年中,他基本上生活在湖北安陸,雖然絕大部分時間仍在“名山游”,但還算是“?;丶铱纯础钡摹?BR> 他與許氏生了一女一男。女的叫平陽,出嫁后不久便死了。男的叫“明月奴”,郭沫若在《李白與杜甫》中認(rèn)為,這個名字怪,不像男孩名,應(yīng)該是平陽的小名,于是認(rèn)為這句話有漏字,應(yīng)該是:“娶于許,生一女,一男,女曰明月奴”。這是主觀臆斷的,解釋不通就說漏字。其實,要知道西域人取名與漢人不同,李白是“華僑”,受西域文化影響,取名自然不同。明月奴意思是像月亮一樣明亮的小家伙(奴是妮稱),明月奴,名伯禽,他姐姐叫平陽,平陽是漢武帝姐姐的名,嫁后寡,后嫁大將軍衛(wèi)青,能歌善舞。李白也不在乎她是個寡婦,同樣用這個名。他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得像平陽公主那么漂亮,能歌善舞。這也與中原漢人不同。對寡婦名字也不忌。他小兒子名字頗黎也是怪怪的,其實就是“玻璃”,就是要孩子像水晶那么明亮,從起名也可知李白受西域影響之大。
許夫人大概死于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當(dāng)時李白四十歲,還正在南陽游玩。
李白最后一任妻子宗氏,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孫女,這個女子是李白五十歲左右結(jié)合的,也跟了李白好多年,后來跟李白上廬山,李白入獄流放時,她與家人還極力營救。李白被赦后,可能又見過一面,后來李白又想去參加李光弼的軍隊,從此再沒見面。
納妾兩個
另外,李白的兩個妾,那個姓劉的女人,據(jù)說是不守婦道,“不賢”,把李白給蹬了,說你再不回家,就與你李白離異,因為李白長年不回家。
李白很氣憤,寫了一首《雪饞詩贈友人》斥罵這個女人,說:
“彼婦人之猖狂,不如鵲之疆疆;彼婦人之*昏,不如鵲之奔奔,坦蕩君子,無悅簧言”。
這樣斥罵自己妻子的詩,大概在我國詩壇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然而,作為丈夫,李白自己也說過,他不是一個好丈夫,他自己說: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嫁與李白婦,何如太常妻”《贈內(nèi)》
嫁給這個又沒錢又整年整年不見人影的李白,已經(jīng)很委屈了,還要挨這樣的毒罵,這實在不公平了。
不過,李白有時似乎也會換位思考,對她的行為也有所理解,他想象她“落花寂寂入青苔”,生活很寂寞,難怪她有怨言。
他用“去婦”的口吻寫了《去婦吟》,為這位大膽離去的人婦的行為辯護(hù):
“古來有棄婦,棄婦有歸處,今日妾辭君,辭君遣何去?本家零落盡,慟哭來時路……幽閨多怨思,盛色無十年,相思若循環(huán),枕席生流泉,……及此見君歸,君歸妾已老,物情惡衰賤,新寵方妍好……歲華逐霜霰,賤妾何能久……余身欲何寄,誰肯相牽攀。……”
他站在女方的立場說話:你不回家,我也有權(quán)利走。從這里倒也可以看出李白有男女關(guān)系較為平等的觀念。看到女方也應(yīng)該有自己的生理與感情需求,不是一味指責(zé)謾罵。
更令人感動的是,李白還進(jìn)行自我反省,他在詩的最后寫道:
“憶昔初嫁君,小姑方倚床,今日妾辭君,小姑如妾長,回頭語小姑,莫嫁如兄夫?!?BR> 他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模擬去婦的口吻對小姑說,“今后你嫁人,可千萬不要嫁給像你哥哥那樣的人啊”。
如果說那位挨罵的“去婦”還有個姓氏,我們還知道她姓劉,那么,李白在山東的那位妾,就連一個姓都不知道了。這位“魯一婦人”,為李白生了一個兒子。就是頗黎(玻璃)。取其純凈閃亮之意。又有個小名叫天然,希望他自由自在地成長。李白給自己的孩子取名,就像他的詩句,是很有個性的??上?,李白不久就又遠(yuǎn)走高飛,與家人天各一方,一門散百草,從此再也沒有相見。頗黎(玻璃)的命運(yùn),也成了一個永久的謎。
李白有個美女妹妹
世人都知道蘇東坡有個才女妹妹蘇小妹,卻很少有人知道李白也有個美女兼才女的妹妹。
李白故居所在的村子不叫李白村,而叫月圓村。月圓是誰,就是李白的妹妹。在當(dāng)?shù)厝说男闹校钤聢A不但是個大美女,還是一個大才女。
李月圓比李白小兩歲。小的時候,月圓和哥哥李白一起跟父親李客讀書,平時也喜愛吟詩作對。由于月圓心思細(xì)密,口齒伶俐,有時還比李白略勝出一籌,特別是對對聯(lián),比李白更是敏捷,一點也不讓哥哥。
傳說,有一年中秋夜,天高氣爽,月明星稀,景色十分迷人。李客和家人團(tuán)聚在一起,一邊飲酒,一邊賞月,共享天倫之樂。喝了幾杯之后,李客興致盎然,便想試試兒女的才華,便說:“今夜月白風(fēng)清,合家團(tuán)聚,我出個對子,你兄妹二人來對?!?BR> 李客說:“山清水秀?!薄盎ê迷聢A?!崩畎纂S口對道。月圓一聽哥哥用自己的名字作對,把嘴一翹,脫口而出:“李白桃紅?!?BR> 李客見此情形,不便夸獎?wù)l,又不好責(zé)備誰。李白媽媽打岔說:“都不好,還是聽我的?!藟勰曦S’。”
李白笑著說:“不好不好!”“有啥不好的?”李媽媽問道?!按蠹也灰獱幜?,我再出一對你們對。盤江、涪江、長江,江流平野闊?!?BR> 月圓搶著說:“匡山、圌山、岷山,山數(shù)戴天高?!?匡山、圌山、岷山、戴天山都是江油附近的名山)
李客說:“好,對得好?!崩畎仔Φ溃骸俺踉?、半月、滿月,月是故鄉(xiāng)明?!?BR> 李媽媽說:“白兒對得也不錯?!本瓦@樣,你出一對,他出一對,一家人一直對到深夜。
當(dāng)?shù)亓鱾髟聢A,是個難得的美女,至今還保留著月圓的故居。那里有一個美麗的名字——粉竹樓,位于青蓮場北的太華山西麓。
相傳李月圓年青時,為代哥哥李白盡孝,雖許配人家,但留而未去,于是李白為妹妹建造了這個粉竹樓作為繡樓。月圓常與女友張雪娥在這里居住,日日以琴棋書畫自娛。晨昏之時,便將洗臉后的脂粉水潑于樓下的竹林之上,時間一長,竹上便覆了一層白粉。于是,后人便將此樓稱為粉竹樓。
自唐以來,粉竹樓崇祀不絕。到明末遭到兵火,遺址尚存。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建。清代修復(fù)的粉竹樓頗具規(guī)模,有表演戲劇的舞臺(稱樂樓或萬年臺),左右配有廂房、廂樓,正中的殿堂有李月圓塑像。園林小巧娟秀,布局井然。后因長期失修,粉竹樓僅存山門。
山門是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建,有《重修粉竹樓記》碑,記載其事:“粉竹樓者,李青蓮先生為其妹月圓所筑也,自唐迄明,崇祀不絕,迨兵燹后,廟宇傾圮,基址猶存?!遍T為朱紅色,用寶頂中花、熬魚鴟、草翼角等加以裝飾。正中有豎匾一道,上有青瓷片鑲嵌的“粉竹樓”三個大字。
山門上有對聯(lián)四副,很有意思,分別為:“猶是隴西布衣不吾欺也;或謂山東李白其誰信之”?!霸聢A徽音不遠(yuǎn);謫仙何時歸來”?!叭招惫吕暨^;簾卷亂峰青”?!霸吕浣沙蓜氽E;風(fēng)來海表識高賢”。
1963年,四川省人民政府立碑保護(hù)。1987年,江油縣政府決定,將彰明中學(xué)內(nèi)的太白樓折遷過來,重建粉竹樓,保持了木構(gòu)建筑古樸典雅的風(fēng)格。樓分上下兩層,陳列有表現(xiàn)李月圓與李白兄妹情深的書畫作品。樓柱上的對聯(lián)是:“登樓巳銷魂,劇堪憐粉竹芳叢、蒲花古井;邀月當(dāng)酌酒,莫辜負(fù)紅巖夜雨、漫波斜陽。”
傳說中,李白最對不住的人便是他這個妹妹。李白25歲出川后,到死也沒有回來過。據(jù)說是他無顏回來,因為李白離開青蓮時,帶上了李月圓的未婚夫作伴。當(dāng)他們一行到達(dá)湖北時,李月圓未婚夫一病不起,不久就離開了人世。消息傳到青蓮,李月圓悲痛不止。李月圓堅守愛情,至死不逾。
粉竹樓前的小院中有小亭花架,翠竹叢中坐著漢白玉雕塑的李月圓像,端莊靜穆,低首沉思。不知道她是在思念云游四方的胞兄,還是在思念和胞兄一起離去卻再沒回來的未婚夫。
李月圓死后,就埋在隴西院后的山坡上?!墩妹骺h志》記載:“李氏月圓墓,縣西十五里天寶山隴西院旁,道光八年(1829年)培修?!?BR> 從唐代以來,李月圓墓一直受到妥善保護(hù),當(dāng)?shù)厝嗣駷樗鼔就亮⒈?,使月圓墓不受侵害,保存至今。1964年,地方政府對墓園進(jìn)行了重修,新刻了墓碑,上題“唐李月圓之墓”。1982年,月圓墓再次培修,能工巧匠在墓的周圍種植了花草樹木。
人們在游覽太白碑林的時候,從山下的游道上行,穿過一片柳杉林,就到了月圓墓。墓的下邊,為新砌的石臺階。臺階的中部刻有書法家趙敬亭書寫的月圓墓簡介。
拾級而上,來到月圓墓前,墓上長滿了青青的綠色植物,常年不凋。墓的右邊,有一口古井,里面水色青幽,很有詩意。墓的后面,沿山體建月圓生平故事碑墻,講述了月圓一生的傳奇故事,令人神往。
在墓前不遠(yuǎn)的地方,有一方石刻,上面的詩句讓人回味:“阿兄文壇早蜚聲,妹冢亦存輸社名。畊讀并傳民意重,太白月圓共長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