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考點:行政主體和行為

字號:


     行政主體和行為是我們公基考試中經(jīng)常會考察的內(nèi)容,而行政主體和行政行為我們經(jīng)?;厝菀谆煜?,下面我們來具體詳分一下:
     一、行政主體
     (一)行政主體
     行政主體是指享有國家行政權(quán)力,能以自己的名義從事行政管理活動并獨立承擔由此產(chǎn)生的法律責任的組織。行政主體包括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guī)授權(quán)的組織。
     (1)行政機關
     1.派出機關:(政府派出)
     行政公署:省、自治區(qū)人民政府經(jīng)國務院批準設立;
     區(qū)公所:縣人民政府經(jīng)省級人民政府批準設立
     街道辦事處:市轄區(qū)、不設區(qū)的市政府經(jīng)上級政府批準設立
     2.派出機構(gòu)(職能部門派出)
     政府職能部門派出,法律授權(quán)的情況下為行政主體
     派出所:警告、500元罰款
     (2)法律、法規(guī)授權(quán)的組織。
     如高校、專利復審委員會、商標評審委員會。
     (二)行政相對人
     指行政管理法律關系中與行政主體相對應的另一方當事人,即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影響其權(quán)益的個人或組織。
     二、行政行為
     (一)概念
     行政行為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quán),作出的能夠產(chǎn)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
     (二)分類分類
     1)羈束行政行為與自由裁量行政行為
     羈束行政行為與自由裁量行政行為,是以行政行為受法律規(guī)范拘束的程度為標準來劃分的。
     羈束行政行為指行政主體依嚴格法律規(guī)范實施的行政行為;自由裁量行政行為指行政主體依法自由裁量實施的行政行為。
     2)依職權(quán)行政行為與依申請行政行為
     是以其啟動是否需要相對人先行申請為標準來劃分的。
     依職權(quán)行政行為指行政主體直接依法定職權(quán)實施的行政行為;
     依申請行政行為指行政主體在相對人提出申請后依法實施的行為。
     3)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
     是以行政行為以其對象是否特定為標準來劃分的。
     抽象行政行為指行政主體針對不特定行政管理對象實施的行政行為;
     具體行政行為指行政主體針對特定對象實施的行政行為。
     (三)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
     判斷標準:1.適用對象:不特定為抽象,特定為具體
     2.能否反復適用:能為抽象,不能為具體
     【例題】行政行為以()標準,可分為羈束行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為。
     A.受法律規(guī)范拘束的程度
     B.管理對象是否特定
     C.行政機關是否可以主動作出行政行為
     D.適用與效力作用的對象范圍
     A【解析】行政行為以受法律規(guī)范拘束的程度為標準,可分為羈束行政行為與自由裁量行政行為。羈束行政行為是指法律明確規(guī)定了行政行為的范圍、條件、程度、方法等,行政機關沒有自由選擇的余地,只能嚴格依照法律作出的行政行為。自由裁量行政行為,是羈束行政行為的對稱,指法律規(guī)范僅對行為目的、行為范圍等作一原則性規(guī)定,而將行為的具體內(nèi)容、條件、標準、幅度、方式等留給行政機關自行選擇、決定而實施的行政行為。因此,本題選擇A選項
     【拓展】依據(jù)不同的標準,行政行為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