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復習導入
1、剛剛學習的《梅花魂》一課主要寫了什么?
生:一位身在異國他鄉(xiāng)的華僑老人對祖國的思念之情。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看看文中的人物是怎樣表達他們對祖國的感情的。
3、抽生讀課題,課題質疑。
生:為什么難忘?難忘的是什么?這一課有什么內容?
二、初讀課文
1、帶著剛才的問題邊讀邊勾畫,思考文章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抽生說主要內容,講主要內容寫在書上。
三、深入課文
1、文中有一句話反復出現(xiàn),你找到了嗎?一共出現(xiàn)幾次?
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币还渤霈F(xiàn)了3次。
2、第出現(xiàn)是在怎樣的情景中?
生:他用粉筆在黑板上一筆一劃地寫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彼麑懙煤苷J真,也很吃力。
(抓住“一筆一劃”“很認真也很吃力”感受)
師:為什么寫自己國家的文字會很吃力?
(補充臺灣被占領的相關資料,生談感受)
師:日本人為何不讓中國人學習自己的語言?
生:想從精神上、思想上奴役中國人。
師:都德曾說過:“亡了國當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
生:所以,他們才會在光復之后努力地學習祖國語言和文字。
師生共同書寫: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3、第二次出現(xiàn)這句話的情景?
生:和孩子們一起,跟著那位教室,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讀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BR> 師:這個情景中有哪些地方打動你嗎?
a. 大聲地:盡情釋放自己的感情
b. 整齊地:因為都有著一顆共同的愛國之心,所以作者和學生融為一體
c. 一遍又一遍:光復后可以盡情發(fā)泄
4、第三次出現(xiàn)這句話的情景?
生:激動地重復著他剛才交給孩子們的那句話:“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師:作者為什么這樣激動?
生:因為看到了禮堂里掛著的歷代偉人像。
師:你認識這些偉人嗎?談一談。
生:孫中山是革命先驅,鄭成功收復臺灣……
師:看到這些偉人像作者有什么感受?
生:這是多么強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濃厚的愛國情意?。?BR> 師:“還有什么別的話比這句簡單的話更能表達我此時的全部感情呢?”“這句話”指哪一句?將此句改為陳述句。
四、課文總結
“難忘的一課”,作者難忘的是什么?
生:一句話“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掛在禮堂的偉人像;臺灣人民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
自我反思:
1、教師情緒不夠釋放。本單元主題為“勿忘國恥”,此種類型的文章的講解應該是慷慨激昂,能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課堂氛圍濃厚的,但教師情緒還不夠到位,以至于無法很好地帶動學生的情緒。
2、留給學生的時間不夠。此篇文章為略讀課文,應該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但課堂上留給學生的時間相對較少,可能使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自己感悟文章。
3、提問不夠周密。有些課前提出的問題沒有及時解答。有些問題又提的過于突然,學生思考不夠。
4、總結語不夠精煉。對于學生的回答,總結不夠精辟,有時只是簡單的重復學生的話。
5、板書欠佳。板書不夠美觀,不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1、剛剛學習的《梅花魂》一課主要寫了什么?
生:一位身在異國他鄉(xiāng)的華僑老人對祖國的思念之情。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看看文中的人物是怎樣表達他們對祖國的感情的。
3、抽生讀課題,課題質疑。
生:為什么難忘?難忘的是什么?這一課有什么內容?
二、初讀課文
1、帶著剛才的問題邊讀邊勾畫,思考文章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抽生說主要內容,講主要內容寫在書上。
三、深入課文
1、文中有一句話反復出現(xiàn),你找到了嗎?一共出現(xiàn)幾次?
生:“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币还渤霈F(xiàn)了3次。
2、第出現(xiàn)是在怎樣的情景中?
生:他用粉筆在黑板上一筆一劃地寫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彼麑懙煤苷J真,也很吃力。
(抓住“一筆一劃”“很認真也很吃力”感受)
師:為什么寫自己國家的文字會很吃力?
(補充臺灣被占領的相關資料,生談感受)
師:日本人為何不讓中國人學習自己的語言?
生:想從精神上、思想上奴役中國人。
師:都德曾說過:“亡了國當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
生:所以,他們才會在光復之后努力地學習祖國語言和文字。
師生共同書寫: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3、第二次出現(xiàn)這句話的情景?
生:和孩子們一起,跟著那位教室,大聲地、整齊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讀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BR> 師:這個情景中有哪些地方打動你嗎?
a. 大聲地:盡情釋放自己的感情
b. 整齊地:因為都有著一顆共同的愛國之心,所以作者和學生融為一體
c. 一遍又一遍:光復后可以盡情發(fā)泄
4、第三次出現(xiàn)這句話的情景?
生:激動地重復著他剛才交給孩子們的那句話:“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師:作者為什么這樣激動?
生:因為看到了禮堂里掛著的歷代偉人像。
師:你認識這些偉人嗎?談一談。
生:孫中山是革命先驅,鄭成功收復臺灣……
師:看到這些偉人像作者有什么感受?
生:這是多么強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濃厚的愛國情意?。?BR> 師:“還有什么別的話比這句簡單的話更能表達我此時的全部感情呢?”“這句話”指哪一句?將此句改為陳述句。
四、課文總結
“難忘的一課”,作者難忘的是什么?
生:一句話“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掛在禮堂的偉人像;臺灣人民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
自我反思:
1、教師情緒不夠釋放。本單元主題為“勿忘國恥”,此種類型的文章的講解應該是慷慨激昂,能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課堂氛圍濃厚的,但教師情緒還不夠到位,以至于無法很好地帶動學生的情緒。
2、留給學生的時間不夠。此篇文章為略讀課文,應該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但課堂上留給學生的時間相對較少,可能使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自己感悟文章。
3、提問不夠周密。有些課前提出的問題沒有及時解答。有些問題又提的過于突然,學生思考不夠。
4、總結語不夠精煉。對于學生的回答,總結不夠精辟,有時只是簡單的重復學生的話。
5、板書欠佳。板書不夠美觀,不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