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英語四級語法解析:動賓介

字號:

老鞋以人格擔保:英語的問題,根本在詞匯、語法。
    學而不通,是因為胡亂去學,沒有章法。
    而對付詞匯、語法這兩只雕兒,有一枝利箭,就是詞的“用法”,尤其是詞中——動詞。
    動詞有一種用法,依然被放逐在被遺忘的角落,給我們帶來無盡麻煩。試看:
    It has put you, the readers who are paying attention, into trouble.
    讀到put you,可能遇到麻煩:什么意思?就此止步的話,就死了。
    如果有經驗的會跳過一雙逗號,連成put you into trouble,恭喜!
    字對字翻譯的選手還是會說:put you意思不明,無從去走下一步。
    不能確切解決這個問題的讀者,請聽老鞋一言:不是你的錯。
    各路詞匯語法學家給我們講動詞用法,說過系動詞、不及物動詞、及物動詞、雙賓動詞等,卻漏掉了一種極重要的用法:動賓介。
    以上的put即是這一類詞的最典型代表,即以此為例論其特性。
    1. 用法是動詞+賓語+介詞
    2. 要將整個短語做整體理解,往往要變成漢語的“將/把/使/給”等字的結構。
    3. 動詞意義可虛化,介詞意義是關鍵。
    如上句,要說成“將/使”你(you)陷入(into)麻煩(trouble)??梢钥闯觯?BR>    put沒有具體的意義
    “將/使”來源泉于這個“動賓介”的結構。
    “進入”決定于into。
    再看一個例證:
    I am trying to get you out of trouble.
    動賓之后還有介賓短語,擺出“將/把/使/給”的陣勢,把其它詞填進去,就成了“使你(you)擺脫(out of)麻煩(trouble)”。
    之前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些單詞,一旦構成句子,可能還是讓你暈菜。
    I am trying to provide people, who are struggling with English, with a new way of thinking.
    不懂用法結構,就會讀成“我正試圖提供人”,聽起來象是拐賣人口的。
    若知道provide法定用法是動賓介,
    一可預見到整個結構肯定是provide sb with sth;
    二可準確解讀出意思“給”誰提供什么。
    故本句核心意思是:我正試圖“為”人們提供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由此有兩個主要問題:
    哪此動詞是此用法?
    常用介詞是什么意思?
    第一個問題:學英語,核心就是動詞用法,平時有意識地積累,否則后果自負。要想用現成的,請關注老鞋的連載,不久會有成果出現。
    第二個問題:先舉兩個最常用的體驗。
    1.動詞A As B: 一般做“將A視為B”。
    dismiss most linguists(語言學家) as rubbish
    即使不認識dismiss, 也要讀出“將多數語言學家視為垃圾”的意思。
    2.動詞A into B, 要么是“使A進入B”,要么是“將A變成B”。
    大家不妨試讀:
    wuzhong fresh air into our life
    shengyou water into oil
    噓!千萬記住,在老鞋面前不要隨便說詞不認識,至少不要以之為讀不懂的理由。
    把動賓介的概念用上,把“將/把/使/給”擺出來,用上面所述兩種可能性代進去,出來了吧?
    不錯,一個是“將新鮮空氣注入我們的生活”,一個是“將水變成油”。
    老鞋向毛主席起誓:誰也不認識那兩個“動詞”,因為那根本不是英語,是自創(chuàng)的“無中生有”的漢語拼音也!
    稍做總結:
    動賓介為動詞的一種重要用法,需要特殊處理才能弄懂句子。
    閱讀中見到任何這樣用法的詞用心記住。